- 數(shù)學歷史小故事 推薦度:
-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 推薦度:
- 歷史上有名的家風家訓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歷史小故事(精選22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歷史小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小故事 1
當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準備再次興兵進犯江東。但是,他又擔心西涼州的鎮(zhèn)東將軍馬騰,會乘機襲取空虛的許都。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涼州,以 朝廷的名義給馬騰加以征南將軍的頭銜,命令他隨軍討伐孫權(quán)。于是,馬騰帶領(lǐng)次子馬休、馬鐵及5000西涼兵卒應(yīng)召來到許昌城下。不久,西涼兵被曹操消滅, 馬騰父子三人也慘遭殺害。此后,曹操自認為解除了后顧之憂,即時起兵30萬,直撲江東。江東聞報之后,立即讓魯肅派使者西上荊州,向劉備求援。諸葛亮看罷 江東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對劉備說:“既不用動江南之兵,也不用動荊州之兵,我自有妙計使曹操不敢進兵東南。”他讓使者帶回江東的信中說:“如果曹軍南 犯,劉皇叔自有退兵之策!敝T葛亮告訴劉備說:“曹操平生最擔心的就是西涼之兵,F(xiàn)在曹操殺了馬騰,馬騰長子馬超仍然統(tǒng)領(lǐng)著西涼之眾,曹操的`殺父之仇定使 馬超刻骨切齒。主公只要修書一封,派人結(jié)援馬超,讓馬超興兵入關(guān)。這樣一來,曹操豈能兵犯江東?”劉備聞言大喜,立即修書,派使者投送西涼的馬超。
馬超聽說父親和兩個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聲大哭,悲倫倒地。他咬牙切齒,痛罵曹賊。正在此時,劉備的使者持書趕到。馬超拆書一看:劉備在信中除了大罵曹 操之外,還回憶了昔日與馬騰同受漢帝密詔、誓誅曹賊的往事和舊情。指出,現(xiàn)在曹操與馬超又結(jié)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他建議馬超率西涼之兵以攻曹之 右,他統(tǒng)荊、襄之眾以遏曹之前。認為此舉不但曹操可擒、奸黨可滅、大仇可報,而且漢室可以復(fù)興。馬超看罷,立即揮淚復(fù)信,打發(fā)使者先回,隨后便點起西涼兵 馬。正準備進發(fā)時,西涼太守韓遂使人請馬超相見。原來韓遂與馬騰是結(jié)義兄弟,韓遂與馬超以叔侄相稱。韓遂告訴馬超:曹操派人送來書信,以封西涼侯為誘餌, 讓韓遂擒拿馬超。韓遂還向馬超表示:既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與馬超一起聯(lián)軍進擊曹操,以報仇雪恨。韓遂殺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調(diào)手下8部兵馬,合自己與馬 超共計10部,20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長安。曹操得到關(guān)中警報以后,遂放棄南下攻擊孫權(quán)的計劃,專力對付關(guān)中的馬超、韓遂之軍。諸葛亮一封書信就輕而易 舉地制止了曹軍的南下,救了孫權(quán)的大駕。
此計名出自戰(zhàn)國時期孫臏“圍魏救趙”的故事。古人云:“治兵如治水!泵鎸韯輧疵偷膹姅, 一味硬碰,無異于以卵擊石,所以應(yīng)采用分流的辦法:或者打擊其薄弱的部位,或者是繞到敵人的背后打擊它。如此一來,敵人就不得不放棄原來的目標。這是一種 轉(zhuǎn)化敵我雙方地位的迂回策略!皣壕融w”之計的奧秘所在,是不要就事論事,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致力于抓住對方的要害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把強敵分散、調(diào)動 開再打。也就是避高就下、避實擊虛、避強攻弱、避銳擊衰的戰(zhàn)術(shù)。
歷史小故事 2
這個故事史料記載如下:“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這便是成語“超群絕倫”的由來。
中國影視文藝作品的皇帝,經(jīng)常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樣子,很穩(wěn)重,缺少像西方歷亞歷山大、凱撒、拿破侖一類的政治:既是統(tǒng)帥和政治功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自身又是具備崇高武德和天才戰(zhàn)斗技藝的武士,項羽是大家知道擁有高超戰(zhàn)斗技能的例外,但他本身戰(zhàn)略思維的水準以及政治智慧的不足,卻又降低了他作為偉大士兵的聲望,而他對俘虜?shù)臍埲,更是一件敗壞武德的不名譽行為;仡欀袊鴼v史,要說在這方面足以與世界上那些偉大武士政治家媲美的人物,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屬。
陳寅恪先生談李唐開創(chuàng)的核心力量及其族群特征,曾用“胡化的漢人和漢化的胡人一語,”這一論斷可謂精準鉤劃出唐太宗時代與地區(qū)精英族群的文化及個性特征。當時李家所在的太原是北方不同族群勢力交錯,戰(zhàn)爭為生活主要內(nèi)容的地區(qū),按民國 軍事家蔣百里的說法,生活方式與戰(zhàn)斗方式高度一致,這就決定了唐太宗年幼時代所受的教育是一種武士化的貴族子弟教育,騎射、戰(zhàn)斗技能以及戰(zhàn)略的知識,乃成為其日常的功課,而由于戰(zhàn)亂時期,有防衛(wèi)的城市為各種躲避戰(zhàn)火的游民聚集之地,而好行動與向往功業(yè)的性情則又使其對不同的底層人群有接觸的興趣。這些再與其得天獨厚的天才相結(jié)合,于是,一個既有天下大局觀,又有高超戰(zhàn)斗技藝的少年武士就誕生了。
史書中記載他第一次參加戰(zhàn)斗,并發(fā)揮重大作用是十六歲。當時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一個既有天下大局觀,又有高超戰(zhàn)斗技藝的少年武士就誕生了。
史書中記載他第一次參加戰(zhàn)斗,并發(fā)揮重大作用是十六歲。當時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圍困,李世民參加了一名叫云定興的將軍的部隊,前往救援。他向主帥提出:突厥敢于圍困中國皇帝,必定是基于大規(guī)模救援不及的判斷,如此小規(guī)模的救援部隊,直接投入戰(zhàn)斗,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不如讓部隊分成不同的分隊,多張旗幟,拉開行軍間距,令敵人認為是大規(guī)模部隊來援,如此,突厥人必定認為自己判斷錯誤,因此就會自動撤軍。主帥采納了他的建議,后來事實果然如他所判斷。
關(guān)于他在太原起兵的關(guān)鍵決定中的作用,史書已有太多記載,但人們?nèi)菀缀雎缘年P(guān)于他作為武士的獨特個性和作為。到李唐底定關(guān)中,他作為方面軍統(tǒng)帥,在與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中,仍然有大量他親自參加戰(zhàn)斗,帶隊突擊敵陣,并取得關(guān)鍵戰(zhàn)果的記錄。這是中國
軍事極為罕見的。
讀過隋唐演義的人都諳熟尉遲恭單騎救主之類故事,與一般毫無根據(jù)的歷史人物演義不同的是,這些故事都有真實的戰(zhàn)史原型,而且,歷的故事遠比演義精彩。在演義中,是由于唐太宗游園之類原因,導(dǎo)致對方偷襲,而事實上,這是太宗常見的戰(zhàn)斗方式。公元621年,在圍攻洛陽王世充的最后戰(zhàn)斗階段,他多次帶少量騎兵部隊或偵察敵情,或誘敵來攻,或直接帶頭突擊、貫穿敵陣,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左右開弓,與他經(jīng)常配合戰(zhàn)斗的是后來那位門神尉遲恭,后者的武器是馬槊,一種騎兵使用的長矛。他專門編練了一支千余人的騎兵突擊分隊,號稱玄甲軍,各小隊分別有秦叔寶、程知節(jié)等人率領(lǐng),這種矛頭部隊經(jīng)常是他戰(zhàn)役計劃的核心,也成了其百戰(zhàn)百勝的秘密武器。與亞歷山大一樣,他不僅親自參加戰(zhàn)斗,而且也是古代騎兵戰(zhàn)略的大師,堪稱閃電戰(zhàn)的古代前驅(qū)。
正如后世有所謂三大戰(zhàn)役的說法,緊接著東都的圍攻,竇建德救援王世充的大軍傾巢而來,除了史書記載的太宗在戰(zhàn)略和戰(zhàn)役戰(zhàn)法上的精妙之外,在決戰(zhàn)當日,太宗率領(lǐng)的.騎兵特種部隊,率先對潰逃中臨時反身結(jié)陣的河北大軍展開中央突擊,其勢如奔雷,銳不可當,一戰(zhàn)陣擒竇建德,因此也使得東都負隅的王世充開城而降,為李唐王朝掃平了統(tǒng)一天下的兩大障礙。
唐太宗自16歲正式參加戰(zhàn)斗,直到29歲通過政變成為皇帝,這種輝煌武士的青春時代對他的一生事業(yè)也有決定性的影響。漫長的戰(zhàn)斗歲月使其僚屬成為政治利益一體化的團體,而長期戰(zhàn)斗中形成的戰(zhàn)友感情也給傳統(tǒng)的君臣關(guān)系注入了一種難得的伙伴色彩,這也是唐初政治空氣相比其他王朝遠為寬松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戰(zhàn)斗的殘酷和戰(zhàn)略思維的務(wù)實、嚴謹與冷靜也給予他與眾不同的人格和個性訓練,使他的統(tǒng)治更富于人性與理性色彩,可以說,他統(tǒng)治的年代也是中國漫長帝王專 制歷罕見的思想相對寬容、個性化和文化上開放的年代,這是他作為偉大的帝王經(jīng)常被后世人們懷念的重要原因。
歷史小故事 3
1960年,我們許昌縣的1500多人去青海省同德縣支援邊疆。當時,我擔任同德縣巴灘農(nóng)場二站的生活管理員,是外出辦事最多的一個。支邊青年的生活、生產(chǎn)用品大部分由我采購和調(diào)運。因為出行的主要方式是騎馬,時間長了,我和馬產(chǎn)生了深厚的友情,從而也知道了很多關(guān)于馬的故事。
相比騎自行車,這里出行騎馬的好處太多了。上山坡的時候,人和馬的夾角達到45度時,人就無法騎了。這個時候,人下來用手拉住馬尾巴,就可以被它順利地拉到山頂。過大河時馬會浮水,人拉著馬尾巴可以跟著它過河。在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城鎮(zhèn)稀少,沒有村寨和樹木,很容易迷路,特別是在大雪天或者陰雨天的晚上,伸手不見五指,但只要不用韁繩左右馬,它一準會把你帶回出發(fā)的地方。記得有一次,我到澤庫縣去買東西,回農(nóng)場時天晚了,黑糊糊的看不見路。因為草地上根本就沒有路,我只得把韁繩松開,信馬由韁。馬走得慢了,我用腳碰碰它的肚皮,它就走快些。走了好長時間,它突然站住不走了,我怎么用腳碰都不動。我以為是狼來了,幾乎脫口驚呼?蛇沒等我叫出聲,我的手就碰到了拴馬樁。我這才意識到是到家了。也正是到那時,我才深深地理解了“老馬識途”的含義。
有人說:“一馬三分龍”,的確如此,馬能通人性。我的一位同事曾經(jīng)給我說過這樣一件事。一次,他騎著馬走在表面正常的草地上,突然,馬陷進了沼澤地里。他趕緊叫馬“臥倒”,馬便果真往下一躺。他和另一位同事拽著馬尾巴,它還配合得真得當,一下子就從沼澤地中出來了。還有一次,我騎著我的馬過薄冰小河時,它先用前蹄在冰面上打,看冰面是否打得破,如果硬得打不破,便直走過去。我在馬背上不禁連聲稱贊它:“你這家伙真能。”
關(guān)于馬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fā)生在我們二站一位同志身上的事。他叫李留望,是我們站趕馬車的。一次,他趕車去山上拉柴。裝好柴下山時,因為裝得太高,他沒有地方坐,又不想走路,便坐在車轅上。下山必須用剎車,拉剎車的繩子就在他的腳下。但不幸的是,他用腳踩剎車繩時,不小心踩空了,一頭栽在那匹馬的肚子下。而此時,馬的一只后蹄正好踏在他的臉上。當時他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墒悄邱R真神了,只用3條腿,硬是把車剎住,并且一動不動。于是,李留望一只手抓著馬的腳脖子,另一只手托起馬蹄子,把臉移了出來。在我們返鄉(xiāng)時,他仍沒忘記救過它的那匹馬。在我們臨離開時,他走到那匹馬的身邊,親切地摸了又摸,待了很久后,才忍著眼淚依依不舍地離開。
歷史小故事 4
戰(zhàn)國時,商鞅準備在秦國變法,惟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個城門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長的木柱,并到處張貼告示:"誰能把城門前那根木頭搬走,官府就賞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議論紛紛。大家懷疑這是騙人的舉動,但一個年輕力壯、膀大腰圓的小伙子說:"讓我試試看吧!我去把城門那木頭搬走,要是官府賞錢,就說明他們還講信用,往后咱們就聽他們的';如果不賞給,就說明他們是愚弄百姓。他們往后說得再好,我們也不信他們那一套了。"說罷來到城門前把那根木頭搬走了。商鞅聽到這一消息,馬上命令賞給那人五十金。那位壯漢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開懷大笑,一邊炫耀那五十金,一邊對圍觀的老百姓說:"看來官府還是講信用的啊!"這事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就傳遍了整個秦國,商鞅這才下令變法。
歷史小故事 5
守歲傳統(tǒng),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傳統(tǒng),俗名“熬年”。
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煞,稱作“年關(guān)”,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guān)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傳統(tǒng)的習慣。
守歲傳統(tǒng)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傳統(tǒng)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比藗凕c起蠟燭或油燈,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歷史小故事 6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shè)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jīng)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xiāng)人曹邱生,專愛結(jié)交有權(quán)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xiāng),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xù)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歷史小故事 7
曹操征服荊州,劉薔慌忙逃奔夏口。諸葛亮看到事情危急,便去東吳求救于孫權(quán)。
當時,孫權(quán)兵聚柴桑,對曹操的進兵是戰(zhàn)是降一直猶豫 不決,想觀望曹劉的勝敗之后再作決定;諸葛亮見到孫權(quán)說:“天下犬亂未已,將軍您起兵據(jù)有江東,劉備亦在漢南收拾民眾,與曹操共爭天下,逐鹿中原,F(xiàn)在, 曹操巳基本平復(fù)北方之亂,遂而甫下破了荊州,威震四海。致使劉備英雄無用武之地,逃遁奔命。將軍您當此緊急關(guān)頭應(yīng)該慎重從事,量力而行。如果您認為吳越之 眾足以與曹操的中原抗衡,不如早與曹操斷絕,布兵相拒,如果您認為不能與曹操相抗,何不棄甲罷兵,歸降曹操呢?現(xiàn)在,您外表上說服從曹操,內(nèi)心中卻在猶豫 不決,事情危急而不果斷,恐怕大禍即將臨頭了!睂O權(quán)說,“按你的說法,劉備為何不歸降曹操呢?”諸葛亮知道孫權(quán)本不想投降,而恐戰(zhàn)而不勝失去江東,便以 激將法對孫權(quán)說:“田橫是齊國的壯士,他都能夠守義而不降受辱,何況劉備是皇室后裔呢?劉備英才蓋世,眾人仰慕,賢人智士之歸依他,猶如百川之人大海。如 果他的大事不濟,只能說是天意使然了,他怎么能夠歸降曹操呢?”激將法果然奏效,孫權(quán)聽后憤然說:“我誓不能以東吳之地,10萬之眾受制于人,與曹操相戰(zhàn) 這就決定了!彪m然如此,孫權(quán)心中仍存疑慮,他說:“劉備新敗之后,能否渡過此次大難呢?”諸葛亮看到孫權(quán)大計已定,便趁熱打鐵說,“劉備雖然新遭長阪之 敗,但戰(zhàn)士歸還者及關(guān)羽所率的水軍仍不下萬人,荊州劉琦的江夏士兵也不下萬人。曹操的士兵遠來疲憊,聽說追劉備時,一日一夜行軍300余里,這就是所謂的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是兵法上的大忌。而且曹軍是北方人,不習水戰(zhàn)。荊州百姓附于曹操,不過是迫于兵威,不是真正的.心服。所以,如果您能派猛將領(lǐng)兵數(shù)萬 與劉備協(xié)同作戰(zhàn),擊敗曹操是必然之事。曹軍失敗必然北還,如此則荊州與東吳的勢力強大起來,天下鼎足三分的格局便形成了。成敗之機,在于今日。希望將軍您 早下決心!敝T葛亮一番激將法后再以明確的分析安慰孫權(quán),使孫權(quán)聽后大為高興,因為戰(zhàn)勝曹操,自己的東吳便無累卵之危了。他立即派遣周瑜、程普、魯肅等人 領(lǐng)兵3萬,與劉備并力而戰(zhàn)曹軍,果然大敗曹軍于赤壁。
劉備新敗之后窮困不堪,只好求救于孫權(quán)。孫權(quán)正在狐疑,如按一般的辦法求救,孫權(quán)害怕曹軍的氣勢,未必敢作出出兵的決定,而諸葛亮以激將法游說孫權(quán),激起孫權(quán)的豪氣膽略;正是他的手段高明所在。
歷史小故事 8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占領(lǐng)了野王(今河南沁陽)。截斷了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和韓都的聯(lián)系,上黨形勢危急。上黨的韓軍將領(lǐng)不愿意投降秦國,打發(fā)使者帶著地圖把上黨獻給趙國。
趙孝成王(趙惠文王的兒子)派軍隊接收了上黨。過了兩年,秦國又派王龁(音hé)圍住上黨。
趙孝成王聽到消息,連忙派廉頗率領(lǐng)二十多萬大軍去救上黨。他們才到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上黨已經(jīng)被秦軍攻占了。
王龁還想向長平進攻。廉頗連忙守住陣地,叫兵士們修筑堡壘,深挖壕溝,跟遠來的秦軍對峙,準備作長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幾次三番向趙軍挑戰(zhàn),廉頗說什么也不跟他們交戰(zhàn)。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報秦昭襄王,說:“廉頗是個富有經(jīng)驗的老將,不輕易出來交戰(zhàn)。我軍老遠到這兒,長期下去,就怕糧草接濟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請范雎出主意。范雎說:“要打敗趙國,必須先叫趙國把廉頗調(diào)回去!
秦昭襄王說:“這哪兒辦得到呢?”
范雎說:“讓我來想辦法!
過了幾天,趙孝成王聽到左右紛紛議論,說:“秦國就是怕讓年輕力強的趙括帶兵;廉頗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們所說的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小時愛學兵法,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自以為天下無敵,連他父親也不在他眼里。
趙王聽信了左右的議論,立刻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一下。如今來的是王龁,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
趙王聽了很高興,就拜趙括為大將,去接替廉頗。
藺相如對趙王說:“趙括只懂得讀父親的兵書,不會臨陣應(yīng)變,不能派他做大將。”可是趙王對藺相如的勸告聽不進去。
趙括的`母親也向趙王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王別派他兒子去。趙王把她召了來,問她什么理由。趙母說:“他父親臨終的時候再三囑咐我說,‘趙括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兒戲似的,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將來大王不用他還好,如果用他為大將的話,只怕趙軍斷送在他手里!晕艺埱蟠笸跚f別讓他當大將。”
趙王說:“我已經(jīng)決定了,你就別管吧。”
公元前260年,趙括領(lǐng)兵二十萬到了長平,請廉頗驗過兵符。廉頗辦了移交,回邯鄲去了。
趙括統(tǒng)率著四十萬大車,聲勢十分浩大。他把廉頗規(guī)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廢除,下了命令說:“秦國再來挑戰(zhàn),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邊范雎得到趙括替換廉頗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間計成功,就秘密派白起為上將軍,去指揮秦軍。白起一到長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趙括不知是計,拼命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yù)先埋伏好的地區(qū),派出精兵二萬五千人,切斷趙軍的后路;另派五千騎兵,直沖趙軍大營,把四十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只好筑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秦國又發(fā)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趙括的軍隊,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zhàn)。趙括帶兵想沖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fā),把趙括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四十萬趙軍,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里全部覆沒了。
歷史小故事 9
龐統(tǒng)被蜀將張任射殺,孔明聞聽十分震驚,便親自統(tǒng)兵前往四川?酌髋蓮堬w先行。張飛所到之處,蜀兵望風歸順。張飛到達雒城后,見到了劉備。劉備、張飛幾次與雒城守將張任交鋒,各有勝敗,但雒城依舊在張任手中。
正在這時,孔明率人馬來到雒城,詢問了雒城的情況。降將吳懿說:“守將張任,是蜀郡人,很有膽略,不可輕敵!笨酌鳑Q定先捉張任,然后攻取雒城。
在雒城東有一座橋叫“金雁橋”?酌黩T馬到橋邊繞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對黃忠、魏延說:“離金雁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叢,可以埋伏。魏延帶領(lǐng) 1000槍手伏在左面,單戮馬上的敵兵;黃忠率1000刀手伏在右邊,單砍敵兵的坐騎。殺散了敵軍,張任必定從東面小路逃走。張飛率1000人馬,埋伏在 這條路邊,擒捉張任。”接著,又令趙云埋伏在金雁橋北:“等我誘引張任過橋后,你就把橋拆斷,然后列兵在橋北,使張任不敢往北走,逼他向南撤退,進我們的 埋伏圈!闭{(diào)兵遣將完畢后,孔明親自去誘敵。
張任得知孔明前來攻城,忙教張翼等人守城,自己與卓膺分別率領(lǐng)前隊和后隊,出城退敵? 明帶著一支不整不齊的隊伍,過金雁橋與張任對陣。孔明乘坐四輪車,頭戴綸巾,手搖羽扇。兩邊有100多騎兵簇擁著,遠遠地指著張任說:“曹操仗著百萬軍 隊,聽到我的名聲,嚇得望風而逃。你是什么人,敢不投降?”
張任見孔明軍伍不齊整,在馬上冷笑道:“人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是有名 無實!闭f完,把槍一擺,率軍一齊殺過來。孔明丟了四輪車,上馬向橋后退走。張任從背后追趕過來,一直追過金雁橋。正在這時,只聽一陣大喝,劉備從左邊, 嚴顏從右邊,一齊沖殺過來。張任知道自己中計,急忙回軍,卻見金雁橋已被拆斷。正想朝北退卻,只見趙云率軍隔岸擺開,于是不敢北去,直往南繞河逃走。
走了不到幾里,到了蘆葦叢雜的`地方。魏延一軍從蘆葦叢中忽然出現(xiàn),用長槍亂戳;黃忠一軍伏在蘆葦里,用長刀只剁馬蹄。張任的騎軍紛紛摔倒被俘。步兵見勢 不好,哪敢再來?張任只帶著幾十個騎兵往山路而退,正撞著等候在那里的張飛。張任正想奪路而逃,張飛大喊,一聲,眾軍齊上,把張任活捉了。部將卓膺見張任 中計,也早就投降了趙云。
張飛押著張任,來到劉備的帳中?酌饕苍趧渖砼宰。劉備對張任說:“蜀中的各位將領(lǐng),紛紛望風而降,你 為什么不早點投降呢?”張任怒目而視,叫喊說:“忠臣怎能事從兩個主人呢?”劉備說:“你不識時務(wù)啊!投降即可避免一死!睆埲握f:“今日就是投降了,日 后也會變節(jié)的。你快把我殺了吧!”劉備不忍殺他,張任破口大罵。孔明令人斬殺張任,保全他的名節(jié)。劉備感嘆不已,讓人收斂張任的尸首,葬在金雁橋旁,以表 彰他的忠誠。
設(shè)伏是軍事上的一個常用的計謀。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伏擊敵人的戰(zhàn)例。設(shè)伏實際上是挖一個陷阱等著敵人來跳?酌鞔擞嬒仁 在熟悉地形的基礎(chǔ)上,再以他本人聰慧的頭腦,準確無誤的算計,以及對兵法的熟諳,果斷地采用了誘敵深入,切斷退路,然后布置伏兵,請君入甕的絕妙計策。
歷史小故事 10
宋代時期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保稳莩跞盏墓饬。詩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總把新桃符換下舊桃符—除舊布新。
關(guān)于桃符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曲蟠三千里,結(jié)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
一個漆黑的晚上,有青面獠牙、紅發(fā)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并用草繩捆著喂了看山的老虎。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他們死后變?yōu)閷iT懲治惡鬼的神仙。后世人們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cè),以驅(qū)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隨著時代的變化,桃符本身也在變化,以后人們又將兩個神仙的名字寫在桃符上,代替畫像,再后來,又發(fā)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對稱、意思相應(yīng)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這就是春聯(lián)的前身。
歷史小故事 11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shè)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shù)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笜s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fù)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只要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一樣對待你。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三個關(guān)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的小故事吧:
古時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爺吼叫著問路,這位老大爺不但沒給他指路,還罵他是個“冒失鬼”。過了一會兒,岳飛也來到這里,他先離鐙下馬,然后很有禮貌地施禮并問路,這位老大爺見岳飛很有禮貌,便給他指路。
一個女青年下公共汽車,她的長裙拖在車廂的踏板上,被后面的小學生踩了一下,女青年看見了,小學生連忙抬腳,向女青年道歉,女青年并沒和他計較,反而說了聲“沒關(guān)系”,于是一場可能發(fā)生的糾紛避免了。
朱師傅為周總理理發(fā)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師傅不小心在周總理的臉上劃了一道小口子,深感不安。周總理并沒有責怪他,還安慰他。
這些內(nèi)容其實都是《談禮貌》這篇課文里的,它告訴我們:禮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減少矛盾。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和文化修養(yǎng)。正如俗話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晉國智氏,魏氏,韓氏聯(lián)軍進攻趙氏居城晉陽,引汾水灌城。趙襄子苦不堪言時,三家領(lǐng)導(dǎo)同志居然還在乘船欣賞他們的'杰作。智伯同志(三人中的NO.1)見破城指日可待,心情大好,得意洋洋的說道:“我現(xiàn)在才知道一條河可以毀滅一個國家啊。”身后韓康子狠踩了魏桓子一腳,后者則捏了前者一下。當然咯,智伯是不知道兩個家伙在他身后的小動作的,他知道的只有幾天后倒淹了他的大營的大水,還有和大水一起沖過來的趙魏韓三家的戰(zhàn)船。(可憐的智伯同志,到死可能都沒想起來,魏氏和韓氏的居城都建在河邊上呢。不先滅了你難難道還等你去灌。。。┶w氏恐怕被大水淹怕了,仗一打完就馬不停蹄的把都城遷到不靠河的邯鄲去了。而魏氏的反應(yīng)好象就沒那么快,等到百年后秦軍掘開黃河大堤灌了大梁城才想起來:都城千萬別建在大河邊上。
公元前682年,宋國討伐魯國,魯國活捉了宋國的南宮萬。經(jīng)宋國官方請求,魯國放回了南宮萬。第二年秋天,宋閔公和南宮萬外出打獵時玩爭道游戲,宋閔公爭不過南宮萬,就生氣了,伸出雙手做鄙視狀說:“以前我很敬重你,而現(xiàn)在你只不過是一個可憐的魯國俘虜!蹦蠈m萬非常生氣,從懷里掏出棋盤砸死了閔公。大夫仇牧聽說了這件事,來討伐南宮萬。南宮萬迎擊仇牧,仇牧打沖鋒的時候門牙撞到了門扇上就死了。南宮萬又殺了太宰華督,改立公子游為國君。(事見《宋微子世家》)
點評:不要跟玩不起的人玩游戲,另外,注意處理好門牙和門扇的關(guān)系。
康王去世后,他的兒子昭王瑕即位,昭王做人有問題,做老大問題在更大,于是王道衰落。他到南方去巡視,這一去便沒有回來。原來是因為當?shù)厝嗽鲪核拇_所做所為,給了他一條膠水黏合的船,船到江中間開膠了,昭王于是溺斃于江中。
歷史小故事 12
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楚成王在接待他時問,你如果回到晉國的話,將怎樣報答我?重耳說,楚國遍地是人杰,到處物產(chǎn)豐饒,比晉國富多了,我拿什么報答您呢?楚成王又說,那你還是報答一下我吧。重耳說,若以您的賢明,讓我回國,以后如果晉楚會師中原,交起戰(zhàn)來,我將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認為這樣還不足以報答,我將只好與您戰(zhàn)斗下去!聽了重耳的話,楚成王認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會讓他復(fù)興晉國,違反天意是要闖大禍的。于是以禮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國。后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在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舍:古時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雖然晉楚城濮之戰(zhàn)時的.真實情況是:晉國對于楚國的行軍迅速不及準備戰(zhàn)陣,為了避免失敗,晉軍不得不后撤,以每天退一舍計,等于是退了三舍。鑒于有些軍吏表示異議,晉大夫狐偃對晉軍說:這是大王先前允諾了要用來報答楚王的。對此,后世多信以為真,人們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還是用“退避三舍”來比喻對人讓步或有所回避,以避免沖突。
歷史小故事 13
《林則徐對聯(lián)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lián),這兩幅對聯(lián)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jù)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yī)術(shù)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尋訪天下名醫(yī),虛心求教,終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y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xiàn)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xiāng)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zhí)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chuàng)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fā)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答案補充
《柳公權(quán)戒驕成名》 柳公權(quán)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fā)現(xiàn)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fù)肃従游牟蛔R家的墻,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于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答案補充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于,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于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稱為“書圣”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wèi)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fā)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于,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jīng)過刻苦攻讀,他終于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里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囊螢照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jié)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張三豐創(chuàng)太極》 張三豐,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關(guān)于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jīng)廣泛流傳于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豐到底怎么創(chuàng)造的太極拳嗎?本片要說的,正是這個故事。答案補充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瑯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墒悄阒绬幔谥T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fā)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jīng)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jīng),終于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xiāng)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fā)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dǎo)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lǐng)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jié),“為什么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伙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fā)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后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歷史小故事 14
有一天蔣干來訪,周瑜感到很奇怪,蔣干是曹操的人,在兩軍對壘時跑到我這里來,不會有什么好事,可自己畢竟和蔣干是同窗是朋友,現(xiàn)在雖然各為其主,可朋友的交情還是在的`,這樣回絕蔣干也太不禮貌了。
周瑜想,蔣干這個時候來見我,一定是為曹操打探消息,我不如將計就計讓蔣干上當,借他的手除掉曹操的一些得力干將,也省卻了我的力氣。
周瑜大擺筵席,并禁止在席間談?wù)摬懿倥c東吳軍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籌交錯,大笑暢飲。
飲至天晚,周瑜裝醉。蔣干為了有所收獲,好向曹丞相有個交代,于是他劍走偏鋒,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為。
后來曹操果然中計,斬了水軍首領(lǐng)蔡瑁、張允。
歷史小故事 15
齊莊公要到郊外去打獵,正準備上馬車,發(fā)現(xiàn)車輪前有一只蟲子舉起前臂,要同車輪搏斗。
“這是什么蟲呀?”齊莊公問趕車人。
趕車人回答說:“這種蟲叫螳螂,它總以為自漢芾骱;掷前交只@笸耍衷諞德植罰媸遣蛔粵苛Α”說完準備趕車前進,把那只螳螂軋死。
“慢著!”齊莊公制止了趕車人,“這蟲子是個勇士。∪绻莻人,必定是天下最勇敢的.人了!本兔畎衍囎油嘶厝,給那只螳螂讓路。
后來,齊國的士兵們聽說了這件事,就議論說:“國王連勇敢的蟲子都那么尊重,更何況勇敢的人了!睆哪且院,齊國的士兵打起仗來,都勇猛無比。
哲理點撥:要影響別人,行動比說教更有效。
歷史小故事 16
王嘉所著《王子年拾遺記》中說:“蜀先主甘后……生而體貌特異,年至十八,玉質(zhì)柔肌,態(tài)媚容冶;先主致后于白綃帳中,于戶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雕像是物,決不是活生生的人,人們可以把雕像作為一種藝術(shù)欣賞;也可以睹像思人,那還是出自愛人,而不是愛這雕像本身。如果是把雕像作為活生生的人去愛戀,那就有些變態(tài)了。
雕像戀的情況,自古以來中外皆有。古希臘神話中講到一個名叫皮克馬利翁的塞浦路斯王子,愛上一個美女雕像,每天在雕像前祈禱,立志娶雕像為妻,幾年不衰。雕像感其誠,于是真的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美女,嫁給了他。后人就把這種“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狀況稱為“皮克馬利翁效應(yīng)”。
當然這只不過是神話而已?墒沁@類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是存在的,在漢時已有記載。王嘉所著《王子年拾遺記》中說:“蜀先主甘后……生而體貌特異,年至十八,玉質(zhì)柔肌,態(tài)媚容冶;先主致后于白綃帳中,于戶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河南獻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側(cè),晝則講說軍謀,夕則擁后而玩玉人,常稱玉之所貴,比德君子,況為人形而可不玩乎?甘后與玉人潔白齊潤,觀者殆相亂惑,嬖寵者非唯嫉甘后,而亦妒玉人。后常欲琢毀壞之,乃戒先主曰:昔子罕不以玉為寶,春秋美之,今吳魏未滅,安以妖玩經(jīng)懷!凡誣惑生疑,勿復(fù)進焉。先主乃撤玉人像,嬖者皆退。當時君子以甘后為神智婦人。”從以上記載看來,蜀先主劉備可以說是一個雕像戀者,但程度不太深罷了。
這一類的記載后世不斷,中國的“皮克馬利翁”一再出現(xiàn)于稗官野史之中。例如唐于逖《聞奇錄》說:“進士趙顏,于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女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納為妻。畫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妻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yīng)之,應(yīng)則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顏如妻言,遂呼之百日,晝夜不止,乃應(yīng)日諾,急以百家彩灰酒灌,遂活,下步,言笑飲食如常,曰:謝君召妾,妾愿侍箕帚,終歲生一兒……”從這段記載看來,趙顏確有畫像戀,畫像變活了還為他生了孩子,可能只是他的.白日夢而已,到了后來的文人筆下,就演變成了“畫里真真,呼之欲出”的神話和詩境。
歷史小故事 17
三國形成時期,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十二日,距今已1807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帶大勝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chǔ)的著名戰(zhàn)役。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之一。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鐫字
曹操基本統(tǒng)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訓練水兵,并對可能動亂的關(guān)中地區(qū)采取措施,隨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tǒng)南北。便率領(lǐng)20多萬人馬(號稱80萬)南下。此時孫權(quán)已自江東統(tǒng)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吞并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fā)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占荊、益,聯(lián)合孫權(quán),進圖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練水陸軍。曹操軍勞師、水土不服、短于水戰(zhàn)、戰(zhàn)馬無糧等弱點,堅定了孫權(quán)抗曹決心。孫權(quán)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
曹操乘勝取江陵后,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tǒng)本部兵,鎮(zhèn)守漢川(今江漢平原)。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quán),聲稱要決戰(zhàn)吳地。冬,親統(tǒng)軍順長江水陸并進。
孫劉聯(lián)軍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擊曹軍,遇于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zhàn)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zhàn)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與聯(lián)軍隔江對峙。
曹操下令將戰(zhàn)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zhàn)。周瑜鑒于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zhàn)。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huán)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贊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后帶船數(shù)十艘出發(fā),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并系輕快小艇于船后,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松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鸫孙L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lián)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余船,引軍退走。
聯(lián)軍水陸并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jīng)華容道(今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并遣甘寧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后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xù)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后,溯漢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戰(zhàn),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且軍中出現(xiàn)瘟疫,終致戰(zhàn)敗。孫權(quán)、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jié)盟抗戰(zhàn),揚水戰(zhàn)之長,巧用火攻,創(chuàng)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
歷史小故事 18
東漢漢靈帝末年,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臺,三顧茅廬后始得諸葛亮輔佐。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孫權(quán)將周瑜等大勝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荊州五郡,后又奪取益州。奪取漢中擊退曹操后,劉備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
魏黃初二年(221年)時曹丕已于前一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皇帝位,蜀中又傳言漢獻帝已經(jīng)遇害,劉備遂于成都武擔之南即皇帝位(公元221年3月15日,距今已1794年),年號章武。次年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
章武三年(223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謚號昭烈帝。后人稱劉備為先主。
歷史小故事 19
官渡之戰(zhàn),是三國時期“三大戰(zhàn)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之一。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具體日期不詳,暫存此處),袁紹起兵十萬,戰(zhàn)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zhàn)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道到許昌,曹軍諸將認為難以戰(zhàn)勝袁紹,曹操卻說:“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遂決定起兵兩萬迎敵。
八月,曹操率軍進據(jù)黃河北岸重鎮(zhèn)黎陽,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一帶,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昌。留于禁率步騎兩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令東郡太守劉延守白馬,以防止袁軍渡河南下,此為第一道防線。九月,曹操還許昌,置主力在官渡筑壘固守,為第二道防線。官渡為袁紹進攻許昌的'咽喉之地。12月,曹操復(fù)還官渡,親自坐鎮(zhèn),嚴陣以待袁軍來犯。
正當曹操全力以赴布置對袁作戰(zhàn)時,劉備起兵反叛曹操,殺曹徐州刺史車胄,占據(jù)下邳,屯兵沛縣,并積極與袁紹聯(lián)絡(luò),欲合力夾攻曹操。曹操分析了眼前的形勢,認為“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遂于建安五年(200年)年正月,率精兵東征劉備,一舉占領(lǐng)沛縣,收復(fù)徐州,轉(zhuǎn)攻下邳,并迫降了關(guān)羽。劉備全軍潰敗,僅帶少數(shù)兵馬逃往河北投奔袁紹去了。曹操獲勝后,還軍官渡,以迎戰(zhàn)袁紹。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親率大軍進軍黎陽,派遣郭圖、淳于瓊、顏良進攻東郡太守劉延駐守的白馬,劉延兵勢微弱,被顏良軍圍困,情況緊急。四月,曹操決定率兵救劉延。他采納謀士荀攸的建議,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裝渡河襲擊袁紹的后方,袁紹當即分兵西應(yīng)。曹操卻乘機率一支精兵向東奔襲白馬,顏良措手不及,被關(guān)羽斬殺,白馬之圍遂被解出。袁紹又派大將文丑與劉備率五六千騎步兵渡河追擊曹軍。曹軍當時只有騎兵五百余騎,危急之中,曹操令眾騎兵解鞍放馬,又將輜重丟棄在袁軍來的路上。不久,文丑兵到,見到曹軍丟棄的馬匹、輜重后,你爭我搶,亂作一團。曹操見此,命其500多騎兵立即上馬,向袁軍沖殺,袁軍頓時潰敗,大將文丑被斬首。此番曹軍連斬顏良、文丑兩員河北名將,袁軍大為震動。袁紹下令煺軍陽武。曹操也還軍官渡固守。
八月,袁紹兵臨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數(shù)十里。曹操也分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出擊,但戰(zhàn)斗不順。當時曹操兵不滿一萬,且十有二叁為傷兵,只好煺回營壘堅守。袁軍見此,便堆起土山,筑高櫓,用箭俯射曹營,使曹軍士兵只能蒙盾而行。為了扭轉(zhuǎn)這種被動局面,曹操命工匠連夜趕造霹靂車,向袁軍還以飛石,摧毀了袁軍的櫓樓。袁紹又命士卒挖地道襲擊曹營,曹軍也針鋒相對,在營內(nèi)掘地壕以對抗。曹操又聞袁紹的幾千車軍糧即將運至官渡大營,他立刻派大將徐晃、史渙截擊,將袁軍糧草全部燒毀。
雙方相峙月余,曹軍糧草將盡,士卒疲乏,于是曹操尋機與袁紹決戰(zhàn)。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命淳于瓊等五人率兵萬余人護衛(wèi),將糧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四十里的烏巢。謀臣許攸建議袁紹派輕騎趁夜突襲許昌,袁紹不予采納。恰這時許攸家中有人犯法,被其政敵審配扣押。許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并獻計曹操奇襲烏巢。許攸之計正合曹操尋找戰(zhàn)機,出奇制勝的心意。于是曹操當機立斷,留曹洪、荀攸守官渡大營,自己親率步騎五千人,連夜出發(fā),一路扮著袁軍,騙過袁軍哨卡。到達烏巢后,即圍住糧屯放火,及至天明。淳于瓊才見曹軍兵少,于是出壘迎戰(zhàn)。曹操揮軍沖殺,袁軍抵擋不住,被迫推回營壘堅守。這時,袁紹一面派騎兵救烏巢,一面命張合阝、高覽攻打曹軍官渡大營,企圖使曹操煺無所歸。當增援的袁軍騎兵逼近烏巢時,左右報請曹操分兵抵擋,曹操大怒說:“敵兵到了我背后才再告訴我!”于是士卒皆殊死拼殺,大破烏巢守軍,擒殺袁將淳于瓊。攻打曹軍大營的張合阝、高覽二將聞淳于瓊兵敗,又聞袁紹對他們二人起疑心,遂于陣前投降曹操。曹操乘勢揮軍掩殺,袁軍大潰,袁紹及其兒子袁譚只帶了八百余騎,倉惶逃往河北。
官渡之戰(zhàn),經(jīng)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jié)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敗袁軍十萬。這個戰(zhàn)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zhàn)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郁而死,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烏桓,至此,戰(zhàn)亂多時的北方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歷史小故事 20
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東漢遠支皇族。幼年貧困,與母親販鞋織前維持生計。
東漢末年起兵,參與鎮(zhèn)壓巾起義軍。為了爭得一方霸業(yè),他“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輔佐。
后采用諸葛亮聯(lián)孫拒曹的主張,于208年,孫劉聯(lián)軍取得赤壁大戰(zhàn)的`勝利,占荊州奪益州和漢中,終成一方霸主,于221年稱帝(蜀漢陽烈布),都成都,國號漢,年號章武。赤壁之戰(zhàn)后,荊州是蜀吳兩國爭奪的焦點。
219年,江陵一戰(zhàn)孫吳取得荊州并殺死關(guān)羽。劉備一怒之下,傾全力出兵攻吳。他輕敵冒進,222年吳蜀彝陵之戰(zhàn)中劉備為吳將陸遜打敗,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劉備因伐吳失敗,加上戰(zhàn)陣疲勞,于223年6月10日(蜀漢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距今已1792年)病逝白帝城(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北)。
東漢獻帝禪位,曹丕當上皇帝,改國號為魏
220年12月10日東漢獻帝禪位,曹丕當上皇帝,改國號為魏。
生平簡介 曹丕,曹操次子,卞氏所生,在繼承權(quán)的爭奪中戰(zhàn)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代漢稱帝,改國號魏。后劉備伐吳時,孫權(quán)假意向魏國稱藩,曹丕大喜,沒有同時聯(lián)合蜀漢攻吳國。錯過了一次統(tǒng)一全國的時機。劉備被孫權(quán)打敗,孫權(quán)隨之與曹丕反目。曹丕大怒才起兵伐吳國,結(jié)果被孫權(quán)的大將徐盛火攻擊敗;芈尻柡,曹丕大病不起,臨終托付曹睿于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
歷史小故事 21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吳良,剛開始的時候在地方上當一個很小的官吏。
有一年,過春節(jié)時,他和他的一些同僚一起去給太守拜年,其中有個叫王望的人,對太守極盡諂媚之言,說:“在我們這兒,多年來一直受到盜賊的騷擾,長期聽不到雞鳴犬吠的聲音。但自從你來到這個地方上任以后。五年以來,開辟了很多的土地,盜賊也都絕跡了,百姓每年都五谷豐登,這些都是您治理有方的結(jié)果,所以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大家都來給你拜年!甭犃怂脑,同去的很多官吏都應(yīng)聲附和。
只有吳良例外。他突然站起來對太守說:“王望是個奸佞小人,他說的全是諂媚之言,沒有一點根據(jù),我們這個地方現(xiàn)在仍有不少的盜賊,老百姓生活貧困疲憊,完全不是王望所說的那樣!”
本來聽了王望的'話,太守很高興,現(xiàn)在經(jīng)吳良這么一說,就立即收斂起笑容,覺得吳良說得有道理,賜給他禮物,后來又升了吳良的官。
有個叫王蒼的人,很敬重吳良的為人,就向當朝皇帝推薦他,說:“國家最重要的是得到治國之才,臣子最重要的也就是向國君推薦人才,吳良這個人敦厚固執(zhí),工作正直,為人廉潔,謹慎而恭敬,做什么事都事必親躬,節(jié)儉而又安于貧窮,不貪財,不求利。正是國家所需要的啊!”
果然,直到晚年,吳良仍然堅持著一貫到底的氣節(jié)。
哲理點撥:做人要有氣節(jié),吳良就是這樣一個有氣節(jié)的人,并且直到晚年仍然堅持不渝。平時,人們痛恨那些逢迎拍馬、諂媚弄權(quán)之人,所以,對于那些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人,就有了很大的敬意。
歷史小故事 22
拖著兩個很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出鄉(xiāng)村的米莎太太,走進了候機大廳。環(huán)顧四周,尋覓了半天,她也沒有找到說好了要趕到這里與她會合的侄子。她輕嘆了一口氣,坐下來等侄子。
因為剛剛做過腎臟手術(shù),米莎太太要比常人更頻繁地去廁所,可總是不見侄子的影子。她帶的許多東西雖然不很值錢,但都很珍貴,因為那是她給遠在都市里的親朋們積攢了多年的禮物。她只得一邊忍耐著,一邊焦急地東張西望。
太太,需要幫忙嗎?一個面帶微笑的年輕人坐到了她身旁。
哦,不,暫時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輕人一下。
身著休閑服的年輕人掏出一本書,旁若無人地閱讀起來。
這個不守時的家伙,等會兒非得訓斥訓斥他。米莎太太開始埋怨起侄子來。
又過了一會兒,米莎太太實在忍受不住生理上的要求了,她向身旁的年輕人求援道:請幫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間。
年輕人非常愉快地點頭答應(yīng)了。
米莎太太很快回來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遞給年輕人:謝謝你幫我照看東西,這是你應(yīng)得的報酬。
望著老人一臉的認真,年輕人回一聲謝謝,接過那一美元,放到了上衣兜里。
這時,米莎太太那位西裝革履的侄子快步走到她跟前,他剛要解釋遲到的原因,忽然驚喜地沖著老人身旁的年輕人道:你好,蓋茨先生,你也乘坐這趟班機?
是的。年輕人收起書,開始朝檢票口走去。
哪個蓋茨?米莎太太跟在后面不解地追問道。
他就是我常常跟您說起的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先生啊。侄子拖著行李箱,大聲地告訴米莎太太。
哦,我今天終于知道他成功的秘密了,我剛才還給過他一美元的報酬呢。米莎太太滿臉的平靜和自豪。
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的報酬?侄子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沒錯,我很高興今天在候機的時候還有一美元的收入,因為我?guī)椭@位太太做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蓋茨回頭坦然回答道。
這絕對是一個讓人感慨不已的小故事一一因為一份自然的認真,清貧的鄉(xiāng)村老婦米莎太太,和身價數(shù)百億美元的世界首富,彼此都很在意那區(qū)區(qū)的一美元,都讓那一美元超出了其本身的價值:在前者的眼里,那是對一種勞動必須支付的報酬;在后者的心,那是對一份真誠感謝必須回應(yīng)的尊重。
寫詩。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就在他幾近絕望時,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詩人的回信,那人對他的詩集大加贊揚,并說:我認為它是美國至今所能貢獻的最了不起的聰明才智的精華。
這真誠的夸獎和贊譽,使他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從此堅定了自己寫詩的信念。多年后,他成為英國甚至全世界公認的偉大詩人,他惟一的詩集也成了美國乃至人類詩歌史上的經(jīng)典。
他就是華爾特惠特曼,那部詩集的名字叫《草葉集》。而當年那位寫信對他予以贊美和鼓勵的詩人,乃是當時英國文壇的名宿愛默生。
凡俗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受到別人的非議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千萬不能被批評的唾沫淹沒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鎖萌動的激情,因為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無邊無際,但總有一盞燈火能為你點燃,為你驅(qū)散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給你慰藉,給你信心和勇氣,哪怕,那僅僅是一點微光。
【歷史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的歷史小故事-歷史故事06-24
歷史小故事07-27
歷史小故事05-23
歷史小故事11-13
歷史小故事集合05-22
數(shù)學的歷史小故事05-29
周朝歷史小故事09-23
關(guān)于歷史小故事03-10
周瑜的歷史小故事06-03
數(shù)學的歷史小故事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