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孝道文化的心得

時間:2023-02-12 17:31:56 文化 我要投稿

孝道文化的心得通用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孝道文化的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孝道文化的心得通用15篇

孝道文化的心得1

  中國傳統(tǒng)“孝”文化的形成歷史悠久。孝,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忠孝節(jié)義向來被認為是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其中孝占有重要位置。萬惡淫為首,百善孝行先,這也是流傳甚廣的古訓。

  今天為我們青馬班全體成員授課的是理學院黨委,余育新副書記,這次講座的標題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孝文化》。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一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尊敬關愛父母。

  曾子把孝分了三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能養(yǎng)是個底線,底線以下就是不孝。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弈好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在弄清形成過程之前我們必須知道“孝”的本質。這是研究問題的基礎。孝的本質是子孫之德。后輩應對先輩進行衣食上的供養(yǎng)和態(tài)度上的尊敬等。

  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

  在西周王朝,統(tǒng)治者主張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視尊老敬賢的教化,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長幼之道,在家孝順父母,至親至愛;在社會上尊老敬老,選賢舉能;在國家,則忠于君主,報效朝廷。

  漢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選拔官員也把“孝”作為一個基本標準。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其侍奉母親從不懈怠!队H嘗湯藥》講述的是漢代文帝孝行的故事,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則故事。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就奉行孝道。劉恒被封為代王時,生母薄太后跟隨他住在一起。劉恒與母親感情深厚,傾心的侍奉母親,盡力讓她感到快樂和滿足。然而薄太后身體虛弱,;疾,連續(xù)三年都臥病在床。三年里,漢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帶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給太后煎好的湯藥,他總要親自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唯恐藥餌失調。那些日子里,漢文帝往往通宵達旦,陪伴在母親身邊。三年后,母親的身體終于康復,他卻由于操勞過度累倒了。漢文帝的仁義和孝順感動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國有方,國家一派興旺景象,與后來的漢景帝一起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文景之治”的繁榮時代。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孝”,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養(yǎng)老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以來就把“孝”視為一切道德規(guī)范的根本基礎和發(fā)展前提,認為“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更是治國之道。古有虞舜孝感動天,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今有陳毅探母,鄧小平贍養(yǎng)繼母等鮮活事例,還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等等諸如此類,無不折射出孝文化的`光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贍養(yǎng)父母,孝敬老人是天經地義之事,乃做人根本。為人子女者當懂得感恩,崇尚孝道,做好份內之事。

  講座最后余育新副書記為我們總結了中國孝道文化主要內涵包括:敬親、奉養(yǎng)、侍疾、立身、諫諍、善終。而孝文化的歷史作用則包括修身養(yǎng)性,融合家庭,報國敬業(yè),凝聚社會。最后,他給了我們一句話:“遠大理想,刻苦學習,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高尚品行!

  聽完講座,我感受頗深。如今社會,不知是因為巨大的社會壓力還是本為這社會的人情淡薄,不孝之人、不孝之事在頻頻出現。“孝”是我們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就應該好好地將此傳承下去!靶ⅰ笔且环N愛,是對父母、長輩之愛。是一種最基礎、最切近的情感。常有人說:“如果一個人他懂得孝順,那么就一定不是個壞人!币驗槎眯,那么心便是善良的。父母對于我們是一輩子的恩人,從我們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我們踏進學習的殿堂到走進工作的大門,都是他們在背后默默的注視著,默默的奉獻著。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回報玩的恩情,所以“孝”是我們應該做的是,而且也是我們必須做的事。人不孝則喪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所以,現在的我們都應做一個懂得“孝”的人。

孝道文化的心得2

  孝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維系家庭的每一成員,進而影響到人們在國家和社會中的行為,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標志和終極關懷。

  雖然在封建社會,孝道被統(tǒng)治階級利用,過分強調了兒子對父權的無條件順從,從而把孝道異化為蒙昧的愚孝,但在大力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今天,并不影響我們對中華孝道合理內核的繼承和弘揚。

  “百善孝為先”,“夫孝,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在古代,孝是一切行為的`基礎,這種思想在今天也有合理之處。很難想象,一個連自己的老父老母都不關心、不尊敬的人,他能給這個社會帶來什么善行,而對社會沒有任何善行的人,其人生價值何在。據悉,國內某市在選拔干部時曾把孝敬父母作為必要條件之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愛自家長輩的人才能愛及別人的長輩,只有鐘愛自家晚輩的人,才能愛及別人的晚輩。孝道所產生的道德習慣遷移到一個人的立身行事處世上,必然由對家庭的責任感轉化成對社會的責任感,從而成為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和行為準則。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國未富而民先老”使我國社會化養(yǎng)老事業(yè)欠賬良多,家庭養(yǎng)老成為我國的主要養(yǎng)老方式。弘揚孝道,盡子女的贍養(yǎng)義務,除了在經濟上接濟和撫養(yǎng)老人外,更重要的還要在精神上尊敬老人,盡量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在行為上給晚輩一個好的榜樣。

  由此可見,弘揚孝道,除了經濟上的意義之外,更在于它能使每個公民樹立起對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感,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

  弘揚中華傳統(tǒng)孝道精髓,應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孝道文化的心得3

  馬老師說的一席話觸碰到人的心靈,讓我在浮躁中找到了寧靜。人每天都在忙碌著,很多人卻忽略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真情,就是人們常說的“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有些人有些事當你想去珍惜和關心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老師講到人生兩件事情不能等:行孝和行善,人生就這么短暫,孝敬父母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在觀看一段關于父親關愛兒女的視頻后,我已經滿眼的淚水,看到了這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我的父母也浮現在我的眼前,畢業(yè)工作以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多的時候變成了電話的問候,其實,他們只想經?吹阶约旱膬号谏磉,經常得到兒女的關愛,因為他們真的在漸漸變老,當父母白發(fā)蒼蒼的站在我們面前,是否問過自己,我們對父母夠好嗎?

  可能孝順父母說出來很容易,但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就像老師所說,我們所做的永遠也報答不了父母,又有幾個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回答親情問題的時候我很慚愧我沒有答出關于父母的'所有問題,所以我暗下決心,從今天開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孝順不難,就是對待父母用心,用真心,即使他們老了、行動緩慢了,也耐心地照顧他們,讓他們的內心不孤單:就是不和父母抱怨,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掛斷父母的電話,不讓他們傷心:就是不找任何推脫回家的借口,即使幾小時的時間可以看看父母,也可以讓父母高興好多天?墒抢蠋熕シ诺呐按⒆拥氖录蛧鴥韧獍l(fā)生的慘不忍睹的殺害親人的視頻,讓我感到這些人道德和教育的缺失,更感到教育對于人有多么重要,作為老師的我,要對孩子更有責任感,他們真的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良好的榜樣。

  對待父母是這樣,對待工作也一樣,在幼兒園里的每個人,都是一家人,做的事情都是為了這個大家庭更好,所以,不要抱怨工作的多與少,輕與重,做好每天的本職工作,也不忘伸手援助他人,對信任我們的家長和孩子懷著真誠的心、感恩的心,尤其對孩子充滿愛和尊重,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記得他們有著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讓孩子以老師為榜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才。

  這節(jié)課讓我成長了很多,我會以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沉淀自己的心境,感恩生命中的每個人,做一優(yōu)秀的偉才人!

孝道文化的心得4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y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yǎng)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是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了老人,為了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只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后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后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锏、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yǎng);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愿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yōu)閭鹘y(tǒng),世界將更加的美好。你會發(fā)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孝道文化的心得5

  聽完馬主任的講課后,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講到《弟子規(guī)》《入則孝》這一篇時,我不禁深感慚愧,我能為父母做到的卻很少,真是太不孝了,當父母多嘮叨幾句時“氣涼了,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我會很不耐煩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

  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連天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父母便給予了我們愛,在愛的哺育下,成長,成才。這份愛是我們必須回報的,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做的很不雅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關心體貼父母,甚至有些子女從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及其愛好,他們的行為的確令人有些傷痛,孝敬父母其實很簡單,一句虛寒問暖的問候,當父母身處困境時,應鼓勵他們。當他們摔倒在地上時,用雙手親切的扶起。當父母忙碌時,應主動幫助他們,去幫他們分解壓力;當父母心灰意冷時,應勸告他們應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本應該是這樣,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葉,那么荷葉里包裹的便是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用真誠而又熱情的愛去孝敬他們。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做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fā)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yōu)楦改缸龅氖虑楹苄,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為所感動。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孝敬我們的長輩。讓我們對著爸爸媽媽大聲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孝道文化的心得6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y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yǎng)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您,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只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后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您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您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后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您。

  如果您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您是沙鷗,就懂得贍養(yǎng);如果您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您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您是您,一個不愿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您,就做個清純無比的您,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yōu)閭鹘y(tǒng),世界將更美好。您會發(fā)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您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孝道文化的心得7

  孝,是什么?給他們大把的錢財?給他們優(yōu)厚的物質生活?為了所謂的孝,而離開父母,遠走他鄉(xiāng)?

  我覺得,這些都不是。

  畢淑敏女士《孝心無價》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住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這段話便很好的詮釋了孝的含義。

  有時,你會因為一些瑣事而和媽媽急了眼;有時,你會因為一張不滿的試卷與爸爸吵得面紅耳赤。這些過后,你有注意他們輕輕的嘆息,甚至未及眼底的傷悲嗎?

  你出生了,他們的淚光閃耀在臉頰上;你3個月了,他們耐心的照料你;你9個月了,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激動得他們閃出了淚花;你一歲了,他們攙扶著你讓你邁開了人生第一步;你三歲了,把涂鴉畫得滿墻;你七歲了,開始上了小學,他們卻擔心的心慌……一點、一點,他們陪你從牙牙學語長到現在。他們荒廢著自己的歲月來鋪墊你的未來。

  也許你從未注意,他們的臉上已經泛起了一兩條皺紋;他們的身體正被歲月侵蝕;他們的身形已有些佝僂。時光是個調皮鬼,它帶走了你的東西,卻從不問你情不情愿。

  我們總是說不知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愛,其實也早就看到時間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印跡,卻只是故意忽略,因為一看就心酸,一看就惶恐,一看就有淚流滿面的沖動。

  他們用生命陪我們走過人生的前半程,看著我們一點點長大,又在我們想得起挽留的時候離去。他們陪你從蹣跚搖晃到健步如飛,那也請你陪他們從青絲到白發(fā)。

  學會愛他們,學會表達你們對他們的.愛,也許只是一杯水,一句暖心的問候,一頓家常便飯。這都足以使他們滿足。

  愛人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學會愛,學會被愛,學會珍惜,學會懂得,而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只希望父母未老,我還年輕,讓我可以學會表達我對他們的愛,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寸時光。

孝道文化的心得8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孝道講座,東山書院,麗江學校以及我們華南中英學校的許多優(yōu)秀少年都講述了他們的事跡。其中一個大姐姐的演講讓我最是感動,同時也讓我對“孝”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級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筑工地當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媽媽也經常在那里干活。每當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她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于時,大姐姐決定開始到工地幫父母干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開始的時候,大姐姐的`手上布滿了繭子,因為這項上作實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勞累,她堅持了下來,還幫她爸爸爭到了不少工資呢!

  我在我們學校也被評選為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媽媽炒菜時不小心被燙傷了,我連忙放下手中的作業(yè),問道:“媽媽,您的手沒事吧?”媽媽說:“沒事,只是一點小傷而已!钡疫是趕忙拿了一些燙傷藥幫媽媽擦上。媽媽很高興的說:“我們家的小家伙開始學會關心人了!”我聽了,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但現在想想:和這位大姐姐比起來,我做的這點小事真的算不了什么!常言道“百善孝當先”,孝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前我一直認為孝就是聽爸爸媽媽的話,但聽過報告會中各位小孝星的分享后我深深的體會到孝是表現在多方面的:體貼父母,聽爸爸媽媽的話是孝順;理解與尊重父母,為家長分擔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順,等等。

  以后我也一定會向以大姐姐為代表的優(yōu)秀少年們學習,繼承與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做一個真正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少年!

孝道文化的心得9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故鄉(xiāng)——孝感為什么是孝字當頭。我們孝感在很久以前有許許多多的孝子呢,有賣身葬父的董永,還有九歲就為父親溫席的黃香和哭竹生筍的孟宗。可是現在有人說現代人早就沒古代人那么孝順了,哪有什么孝子。

  我就要反駁這句話,其實孝感現在也有許多孝子,而且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他們的孝心還不夠感動天地,現在就跟隨我一起去發(fā)現身邊的孝子吧!

  要說孝子,我的腦海里就蹦出了我的`媽媽。我爺爺有痛風的老毛病,總是一時一時的。一個周六的早晨,我就聽見媽媽對電話那邊的人碎碎念,一仔細聽才知道媽媽勸爺爺去醫(yī)院做檢查,爺爺還是那句百說不厭的話,我忙著呢,哪有時間啊,又要花錢,別亂花錢,我媽就像唐僧不停的念經,我爺爺就像孫悟空,永遠都經不起唐僧的緊箍咒,爺爺只好答應了。我媽媽為了勸我爺爺也是費了不少口舌的哦。

  我媽媽見爺爺答應了,便趕忙動身,生怕讓爺爺在醫(yī)院久等。我們坐車到了站,我媽媽只叫我和弟弟下車,頭都沒轉過來看著我們。去醫(yī)院最棘手的便是掛號,隊伍不怎么長,可是一向冷靜的媽媽居然說了一聲“怎么這么長的隊啊,要排到什么時候!”說完就問剛剛匯合的爺爺,這段時間哪里不舒服。

  那時的我真搞不懂,爺爺跟媽媽一點血緣關系都沒有,怎么就對爺爺像自己的親爸一樣好呢?整個上午媽媽沒搭理我和弟弟一下,掛完號,他們就去看病了,醫(yī)生在里面講痛風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忌口,吃藥的次數和怎么吃,媽媽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聽老師講課,我還是很小看見媽媽這么認真。中午吃完飯,本來要買一點好湯給爺爺喝,又想到爺爺不能吃肥肉,就躲著爺爺的忌口點了幾個菜。媽媽今天不知怎么了,變細心了,為了節(jié)約時間,邊吃邊把醫(yī)生告訴她的話,全部一字不漏的告訴爺爺讓他記好了;丶液髬寢尵屠鄣牟恍辛。

  看到沒,這就是我家的孝女,沒有不服吧?纯葱⒏羞是有孝順的子女,我相信,孝感人一定不會辜負孝感這座城的名稱。

孝道文化的心得10

  “孝”字是由“老”與“子”這兩個字結合而來,“老”字代表父母,“子”則代表著我們,因為父母隨著歲月的流逝,會漸漸的老去,這時他們就需要我們這些子女的扶持,父母老了,由子女扶持著,這便是“孝”字的形成,這便是孝的體現。

  其實,孝順父母很簡單,并不需要我們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對于我們而言,孝順就是放學回到家陪父母說說話,聊聊天,你從他們的臉上看到知足;孝順就是你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端來一盆洗腳水,你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感動;孝順就是你捧回獎狀有時,你從他們的臉上看到欣慰;這些都是孝的體現。父母并不希望子女們回報他們多少,也不需要子女們?yōu)樗麄兏冻龆嗌,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他們要的也許只是子女的幸?到。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材料:一個孩子在上初中,但家中一貧如洗,父親早逝,只有一個殘疾的母親。面對孩子的前程,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這位母親瞞著兒子,走出家門,在街道上用自己殘疾而又瘦小的.身軀行乞,為兒子掙學費,以確保兒子順利上大學。看到這則材料,很多人愴然涕下。父母含辛茹苦撫養(yǎng)我們成長,為我們付出許多許多,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鋪平人生之路,為了我們的明天過得更好,而熬白了頭,累垮了身體,但從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怨言。因為他們始終愛著我們,疼我們比疼他們自己還要多得多。

  “都說養(yǎng)兒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正如歌里面唱的那樣,看到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應該有所感觸,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孝順他們,去愛他們。

  善有百種,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孝”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懂得以孝為先。欲先做人,必先行孝。把孝裝進心中,使孝先行。

孝道文化的心得11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生命品格的終極評判。在傳統(tǒng)的道德理念中,孝道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因為孝道是責任是義務,是品行是良知,是感恩是回報。沒有孝道就沒有人道,一個缺乏孝道的社會,人間友善和親情之愛就難以為繼。因此說孝道是生命中永遠不可或缺的一道至臻至善的品行。

  從兒時開始,我們就接受了“百善孝為首,孝道大于天”的品德熏陶,并把這作為人生的第一課刻進了心靈的深處。教育者的宗旨就是要讓這孝道的品格能在每一顆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使孝道的光茫成為人間永遠的溫暖……

  天地有情,孝道無價;不盡孝道,何以為人?孝道是人性和品德的張揚,是生命和道義的舒展,是心靈和良知的感應,是持之以恒的堅守,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盡職盡責的表率。

  生命是一個輪回,人都會蒼老的,都會有年老體衰步履蹣跚的時候,回報父母,感恩父母是我們最基本的做人原則。父母含辛茹苦的為我們操勞一生,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過貢獻,又為扶養(yǎng)我們盡心盡責并歷盡艱辛,他們把全部的愛和親情都傾注在我們的身上,那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的博大厚重的情懷,無不在每個子女的心靈留下刻骨的記憶。如今,當他們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時,理應得到社會和子女的尊敬、關心和照顧,讓他們享盡天倫之樂,安度幸福的晚年,這不僅僅是社會的.職責,更是我們作為兒女應盡的責任。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孝道所要詮釋的核心內涵。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靠、老有所醫(y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老年生活應有的幸福景象。作為子女更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環(huán)境,讓孝道的光茫永遠溫暖著我們父母的心靈。

  古有二十四孝圖,無一不是孝道的楷模。其精神和品行至今令人感動,我們未必要全盤照搬照學,我們新時代的孝道不但要有傳統(tǒng)的滋養(yǎng),更要有時代嶄新的元素和內涵,這種孝道才有更為長久的生命力。

  生命經不起太長的等待,孝道同樣經不起太久的徘徊。因為孝心有期,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則是一種抱恨終生的遺憾,盡孝要趁早,人生永無悔。

  孝道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靈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撐,需要時光的檢驗。人生孝道是點點滴滴的匯集,是絲絲縷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陽光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

孝道文化的心得12

  其實對于咱們這個儒蓮文化,我之前就知道,因為我的女朋友是千山路小學的,她在36期的時候在這里參加過培訓。她學習完之后回去跟我交流一些收獲,我開始有些不屑,甚至嗤之以鼻。我認為自己對這些問題有自己的想法,并不需要別人的教誨。但是這四天的學習,讓我對先前的看法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我應該先檢討自己。我這個人在單位和領導、同事相處比較融洽,但是內心很急躁,有時候會和父母、朋友產生一些矛盾,而且對這些矛盾不以為然。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對于父母首先應該盡到孝道,特別是我們這群年輕人,應該把孝道承傳下去。

  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姥姥,我的姥姥從小把我養(yǎng)大,一直養(yǎng)到18周歲。我姥姥屬于一個大家閨秀,對于“禮”教得很嚴。我深刻地記得,姥姥說:“一等人用眼教,二等人用手教,三等人用棍子教!眲偛趴吹缴徣逵變簣@的孩子特別可愛特別聰慧,讓我的內心產生了自責;叵胛以诎嗉壚飳Υ业腵學生,是否做到和顏悅色?是否做到他做錯了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事實上并沒有做到。

  姥姥還教育我吃飯要有禮。我小時候吃菜只吃自己面前那一部分,哪怕把我面前的菜挖一個小洞,我也不吃別人眼前的菜;吃完飯不能把筷子放碗上;不能說話。其實小時候做得更好一些,學著學著就學走樣了。

  老師上一節(jié)課提到對父母的愛。父母對我們的愛非常無私,非常包容,反過頭來,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包容一下我們的父母呢?我的父親已經52歲了,他的身體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健壯了,走路的時候,我會開玩笑說:“小老頭……”感覺父母的身體在一天一天變差,可是我卻沒有做到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每天和朋友在外面玩得很晚。我的媽媽有一些神經衰弱,我回去晚的時候她就是睡著了也會醒來,她總會說:“這么晚回來,對身體不好!彼闫饋,我們能有多長時間可以和父母說說話、陪他們聊聊天?每天在外面和朋友說那么多,為什么不能回家對父母再分享一下呢?其實父母非常想知道你在單位表現如何,和同事關系如何,甚至和女朋友處得如何。以前我回去也就是一句兩句,這兩天回家我跟媽媽聊了很多。因為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要早走,一年365天,我媽能有360天起來為我做早飯,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謝過她。昨天走時我給她一個擁抱,說:“謝謝您!”我媽還有些詫異,可能有點適應不了。今天我又給她一個擁抱。我相信,我還會堅持下去。最后,祝愿在座的各位長輩、老師的父母都能夠身體健康!

孝道文化的心得13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當父母都老的時候》,文中說的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

  當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有點耐心不要嫌我們整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后語,其實都是為了你們好!

  當我們吃飯是嘴漏,把飯菜與口水流到衣服上師,你們千萬別責怪我們,也不要嫌我們臟,請你們想一想:當初,我們是怎么手把手的給你們喂飯的,是如何為你們擦屁股端尿。

  當我們說話是,忽然忘了主題,請你們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人老了,難免有些遲鈍,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論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我們漸漸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甚至是病倒不起,請不要悲傷,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你們只要能給我們送口飯,添點衣服,時;丶铱纯,我們就知足了。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請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當初,我們引導你們走上人生之路,如今請陪伴我們走完最后的路程。我們會回報你們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這我們對

  你們無限的愛!

  是的,孝敬其實并非一定需要多少金錢,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就行。而處于學生時代的.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只懷有感恩之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愿乞終樣。"這是鳥兒的感恩。努力學習,實現夢想。這是我們的感恩。是的,其實感恩很"簡單",其實孝敬很"簡單"。只要我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贏個美好的未來,讓父母以我們?yōu)榘,以我們的為榮,幸福地過完后半生,這就是對父母的孝敬,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圓自己的夢更圓父母的夢!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天下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是的,我們要珍惜時間,趁父母還健在趕緊孝敬吧,否則我們做兒女的將永遠后悔。

孝道文化的心得14

  最近我預習了語文書的第24課《少年王冕》,我被課文中的王冕孝心所感動。

  王冕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兒時只讀過三年書就開始到隔壁秦家放牛補貼家用。遇上秦家給他臘肉吃,他卻不舍得吃,用荷葉包好,帶回家孝敬母親。后來,他賣畫掙錢,買更多的好東西孝敬母親。

  讀著讀著,我眼睛濕潤了,我一方面被王冕的孝心所感動,另一方面怨恨自己對母親太不孝敬了。王冕他只讀了三年書,就因家境貧寒而退了學,但是他毫無怨言,也沒有怪母親耽誤自己的生活與學習,而是為隔壁秦家放牛,補貼家用,再買許許多多的好東西孝敬母親。

  比起王冕,我可不如他……

  有一次,是星期六,小鬧鐘“鈴鈴”地叫了起來,由于晚上沒有怎么睡好,所以我按掉了鬧鈴。又過了10分鐘,媽媽發(fā)現我還沒起來,又叫了一次,我這才慢慢地起來了,一看鬧鐘,已經7:30了,我8點還要上興趣班呢!我馬上從床上爬了起來,穿好衣服以后,草草地扒了幾口早飯,就跑到門口準備走。因為爸爸不在家,只得讓媽媽送我了,媽媽是很守交通法規(guī)的,開車比較慢。我此情景,一次一次地催促媽媽開快一點。到了8:15分,我才到了興趣小組,老師批評了我,我很生氣,心里在想:“明明是媽媽開車慢所以才晚來了嗎,憑什么批評我!

  下課了,我坐上了媽媽的車,忍無可忍,大聲地埋怨,而媽媽卻沒有作聲。到了家以后,我跑進了自己的房間,鎖好門失聲痛哭,怨恨自己當時到媽媽態(tài)度太不好了,本是我睡懶覺引起的遲到,而要推到媽媽身上真不應該。

  讀了這一篇課文后,我感到非常羞愧,媽媽每天買菜燒飯給我吃,而且還天天變花樣,今天吃魚、明天吃雞……而且她起早貪黑,辛勤工作掙錢,她掙的許多工資都是給我用的,比如給我買衣服、零食、玩具……而好久才給自己添一件衣服。再想想我,只是對媽媽鐵板著臉,學習成績又不是非常好。一點兒也不像王冕那樣孝敬母親。

  我現在的心愿就是要親自給媽媽做一頓晚飯,體驗媽媽的艱辛,我還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好的'成績報答媽媽。

  母親是我們的“避風港”,所以我們要孝敬我們的長輩,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避風港”更美麗、更美好。

孝道文化的心得15

  每天為了生計奔波,看慣了世態(tài)炎涼,看多了人間冷臉,以為自己已經沒有了眼淚?吹窖葜v臺旁的大屏幕上幼小的小女孩稚嫩的聲音深情地叫著“媽媽”,“媽媽”。我的眼睛禁不住濕潤了。我的孩子們也是這樣“媽媽”“媽媽”的叫著我啊!媽媽,多么美妙的字眼啊!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的呼喚媽媽,那些生活的小磨難又算得了什么呢?

  兒子第一次叫媽媽那天剛滿四個月。做完一天繁重的工作,晚上十點多鐘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婆婆看我進門,把孩子放到床上便翹著腳坐到旁邊看電視。廚房冷冰冰的,房間亂糟糟的。年輕的我不會看臉色,一邊笑著和婆婆說話,一邊趕緊做飯做衛(wèi)生。我幼小的兒子躺在床上,不哭也不鬧,小臉一直掛著笑,眼睛一直盯著我轉。我當時并不知道孩子餓了多久,只想把事趕緊做完。等我弄好飯,做好衛(wèi)生,站到床前時,已經快十一點了,兒子望著我,突然叫了一聲“媽媽”,然后把小臉轉到一旁格格的笑,我驚訝極了,孩子才四個月,居然會叫媽媽?我驚喜地抱起孩子,兒子又沖我叫了一聲“媽媽”,小眼睛里都是笑。我渾身的疲倦一下子消失了。小羊兒跪乳知道感母恩,我這么小的孩子餓著肚子,不哭不鬧望著母親歡笑,難道不是感母恩嗎?這也是一種孝。

  兒子七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感冒,我?guī)メt(yī)院看病,途間路過一家花圈壽衣店。兒子遠遠地站住了,表情肅穆,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我以后一定會給你買最貴的花圈。我笑著握住他的小手,問他:怎么會想到送媽媽花圈呢?媽媽還要把你和妹妹養(yǎng)大才能死!兒子有些著急,望著我的臉一字一頓的說:媽媽,我是說你很老很老以后死了,我會買最貴的花圈給媽媽。我愣愣的看著我幼小的兒子,心里感動極了。我的孩子該是多么的愛我這個媽媽呀!我的孩子沒有學過孝道,這么小的年齡,卻已經知道媽媽去世后要厚葬媽媽,這是一種多么令人感動的孝啊!

  生活的艱難磨沒了我的耐心,對著一天一天長大的孩子常?诓粨裱,不知道兒子怎么想,就算剛罵他出門,他也不忘說一句:媽媽小心。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的聽力不好,他是叫我過馬路小心車輛。心里也感動轉眼卻還是態(tài)度惡劣的對我的孩子?粗葜v臺上講課的老師,他主講的內容是要教好孩子學孝道和弟子規(guī)。我真想對他說:老師啊,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需要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不應該是他們,而應該是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父母需要好好地學習啊!

  我的孩子真的是很聰明很孝順。那天大雨,兒子沒帶傘,看著已經放學了,又沒法聯(lián)系他,只有呆在家里站在窗邊望著車站干著急。真是老天保佑,孩子下車時瓢潑的大雨居然停了?粗鴥鹤虞p快地步子過了馬路,我心里松了口氣。進門后兒子很得意的.望著我的臉說:媽媽,你兒子很棒,這么大的雨身上一點沒淋濕噢!是啊,我的孩子是很棒!這么大的雨居然沒淋濕自己,他很好的保護了自己的身體,他知道怕父母擔心,所以學會了保護自己,這不是孝又是什么? 難道孝道真是需要學才會嗎?

  吃晚飯后坐在桌旁和兒子談論我去聽了傳統(tǒng)文化課的事,兒子很嚴肅的對我說:媽媽,學習傳統(tǒng)文化是好事,但是好多事情不能牽強附會,愛和孝并不需要寫到臉上。磕頭作揖只是形式,古時候是因為沒有凳子,古人只有席地而坐,慢慢演變成了下跪,F在是新世紀了,有必要往地下跪嗎?難道下跪的人一定就是孝順的人嗎?還有節(jié)儉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卻是壞事,如果所有的人都節(jié)儉了,消費自然就少了,經濟自然就會停滯不前了,社會也就不會向前發(fā)展了。這樣好嗎?所有的事情不能只看一面的,我的媽媽。

  我看著兒子,感覺好新奇,原來只是個高中生的兒子居然懂得這么多事情,看來我怎么樣辛苦也是值得的啊!在孩子的面前,我成了小學生,在古人面前,我也是小學生,在生活面前,我更是小學生,需要好好學習的更應該是我們這類自以為是的小學生!這樣想想,我心里豁然開朗了。

【孝道文化的心得】相關文章:

孝道文化的心得02-12

孝道文化的心得(15篇)02-12

孝道文化的心得15篇02-12

孝道文化的心得精選15篇02-12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2-06

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03-23

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15篇03-23

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15篇)03-23

傳統(tǒng)文化孝道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