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
王安石在《元日》中說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边@句詩寫的就是春節(jié)。
一說到春節(jié),我就想到了貼春聯(lián)、貼福字、放鞭炮、掛燈籠和吃年夜飯以及發(fā)壓歲錢。
對于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這些習俗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獸,它經(jīng)常在除夕夜上岸吃人。有一年,村里來了一個老頭,他說他能防“年”獸。人們不信,全部都跑到了山上。到了除夕夜,“年”獸上來搞破壞,看到一家門口貼著春聯(lián),掛著燈籠。當它靠近那一家時,院子里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年”獸直接被嚇得跑到海里。第二天,人們見村子安然無恙,就學了起來。從那以后人們就都在除夕夜掛燈籠、貼春聯(lián)和放鞭炮。
除夕前,家里的老一輩都會在院子的大門上貼門神。因為老一輩的人們相信,在門神的守衛(wèi)下,能夠家和萬事興。
到了除夕晚上,一家人團坐成一圈,吃豐盛的年夜飯和美味的餃子。吃年夜飯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餃子預示包住福氣、喜氣,在新的一年交上好運。有些人家還會在餃子里包上不同的餡,芹菜餡代表著“情深似海”,肉餡代表著“團團圓圓”。每次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吃許許多多的好吃的。
人們吃年夜飯后還會守歲。要熬到春節(jié)早晨,因為守歲代表著人們對舊年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盼望。傳說人們守歲是為了防一個叫“祟”的妖精,那個妖怪摸過的孩子都會發(fā)燒。直到有個姓管的人家,他們把銅錢放在自己孩子的床邊,“祟”就不敢來了。從此以后,過年人們都養(yǎng)成給孩子們壓歲錢的習俗。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一些習俗。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2
談起春節(jié),我也想起了打鞭炮,我又聯(lián)想起它的由來﹑特點﹑你們想不想聽呀!就讓我來為你們介紹介紹吧!
先說說它的由來吧!從前,有一個怪獸,它住在河里,每年都會上來吃人。有一年,人們在逃跑之中遇到一個老神仙,他看到人們慌亂的逃跑,就找了一位人問,他疑惑不解的問:“你們?yōu)槭裁匆优馨?”那位人說:“這位老年人。∧墒侨f萬不知道!我們村子里有一個怪獸,它可是每年都會吃很多人呢!您老人家還不逃。 崩仙裣陕犃寺,說道:“那你們?yōu)槭裁床挥梅呕鸩竦姆椒ò阉s走呢?”那位人想了想,笑著說道:“謝謝您老人家,我們當時咋沒有想到呢!”那位老神仙笑了笑,說道:“不用謝!”慢慢地人們用火柴趕走了怪獸,隨著科技的發(fā)達,人們采用了打鞭炮的方法又一次成功的趕走了怪獸。這就是打鞭炮的由來。
再說說它的特點吧!那一次晚上,我們?nèi)胰艘黄鹱陂L沙發(fā)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看著看著,我們便睡著了,差不多到了12點鐘左右的時候,我被噼里啪啦的聲音給吵醒了,到了外面,好像我的鼓膜都快被震破了,F(xiàn)在的鞭炮叫做“關門炮”,早上起來打鞭炮的.時候叫做“開門炮”。那鞭炮有些是綠色的;有些是紅色的;有些是黃色的,真是五彩繽紛!
小朋友,你們覺得很新奇吧?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3
春節(jié)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說:“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彪m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祭灶官”是因為傳說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屧钔鯛斨徽f好,不說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jīng)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干凈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里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熱鬧鬧,充滿了愛地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地地年夜飯端出來,門外地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地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戶地燈都亮著,都還沒有睡,鐘表一分一秒地走動著,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地鞭炮聲……大年初一,大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
家里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說:“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jié)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地生活了!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4
春節(jié)傳說之二: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jié)令很亂,就有想把節(jié)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他,他設計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fā)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測準日月規(guī)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chuàng)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
有一次,祖乙去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jié)吧”。據(jù)說這就是春節(jié)的.來歷。
結尾: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jīng)過長期察,精心推算,制定出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jù)說就是為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5
我的老家位于揭陽市揭西縣。每到春節(jié),我老家就會有拜祖、舞獅、游神的習俗,而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游神。
我們老家會在正月十三這天游神。傳說這天正是我們村里供奉的“三山國王”誕辰。據(jù)說這三山國王就是揭西縣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因此我們以游神的方法來表示對神的'敬畏,所以這一天全村的人都會參與到游神的活動中來。
有一次,我和爸爸在村里看游神。我們到村里的神廟前時,已是人山人海。神廟前鑼鼓喧天,其中一條青龍飛舞著,龍頭從鞭炮煙中露出來,如騰云駕霧。前面有一人拿著龍珠,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指揮著這條青龍上下左右舞動著。舞龍的人訓練有素,把龍舞得活靈活現(xiàn),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旁邊有敲鑼打鼓的人,即使舞龍的人沒有跟上節(jié)奏,聽到鼓聲,也會找到節(jié)奏感。
舞完龍之后,游神就快開始了。
在神來之前,參加游神的人都會到神的面前跪拜,然后選出幾名力氣較大的青年來抬神,小孩子們則負責提燈籠、拿牌了、舉錦旗……大家排成一條長長的游神隊伍。
隨著三聲禮炮響起,游神開始了!
只見四個青年抬出“三山國王”,后面跟著敲鑼打鼓的人,還有護送神的隊伍。這時,我看到神像各個都有所不同:一尊滿臉通紅、一尊全是白臉、另一尊黑白相間。神每到之處,人們都會上前摸一摸,傳說摸過后能保佑一家平平安安、五谷豐登。游神還在繼續(xù)著,神來到哪里,哪里就熱鬧非凡。我沒有跟隨游神隊伍,只聽著鑼鼓聲漸漸遠去。這讓我大開眼界,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文化真是豐富多彩。
這就是我老家——揭陽的春節(jié)習俗,這個習俗為春節(jié)增添了幾分喜慶和熱鬧。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6
春節(jié)的由來與風俗 春節(jié)大約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原為農(nóng)歷的元旦,民國時改稱為“春節(jié)”。新中國成立后,把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 “春節(jié)”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jié)日法典,真正被廣為流行至今。
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春節(jié),俗稱“過年”。 這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
久、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傳說春節(jié)始于舊歷"元旦",便是皇帝戰(zhàn)勝蚩尤的勝利紀念日。 也有傳說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jié)”的風俗。另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能為人們帶來災難,通過燃鞭炮可以把“年”趕走。也有傳說 “春節(jié)”起源于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
漢族的春節(jié)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全魚、美酒、花生、瓜子、糖果為主;并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小孩穿新衣、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鐘馗、舞獅子、耍龍燈等眾多活動,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春節(jié)才算真正結束了。中國人過春節(jié)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
春節(jié)是個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jié)時都要回家歡聚。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7
春節(jié)的習俗可多了!有貼對聯(lián)、貼“福”字、剪窗花等等。
對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春聯(lián)、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捷、精良的翰墨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照樣屯子,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對聯(lián)貼在門上,為節(jié)日添加喜慶氣氛。
對聯(lián)的種類很多,根據(jù)其利用場合,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伴T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jù)分歧的內(nèi)容,貼在相應的處所。
客歲的春節(jié)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弊帜亍4汗(jié)貼“!弊,也是我庶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實地體現(xiàn)向往和祝愿“福氣”、“福運”,干脆將“!弊值惯^來貼,暗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弊值官N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昔時用“!弊肿靼涤洔蕚錃⑷。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巨細人家必需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天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弊。此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天子派人上街查看,發(fā)現(xiàn)家家都貼了“!弊郑有一家把“!弊仲N倒了。天子聽了稟報盛怒,當即下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欠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天來訪,存心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天子一聽有事理,便命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此后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祥,二為懷念馬皇后。
春節(jié)的習俗八門五花,豐富多彩,我真渴望春節(jié)能早日到來!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8
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所以習俗也很多,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習俗,我就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xiāng)梅州市潘田鎮(zhèn)的習俗吧!
第一個習俗是:年二十八,洗邋遢。年二十八這一天,我們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把臟東西都清理掉,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第二個習俗是:年二十九,貼對聯(lián)、貼窗花和擺年花。我們要在門口貼對聯(lián),寓意祝福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合家安康。還要貼窗花和擺年花來迎接新的一年。窗花上有福字,福字可以正著貼也可以倒著貼,它們寓意:福到了。
第三個習俗是:年三十,吃團圓飯和發(fā)紅包,還有放爆竹。我們潘田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我們在團圓飯前要用一種香葉來洗澡。寓意把身子洗得干干凈凈的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吃團圓飯要十分早的吃,一般三四點就吃了,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早早地迎接新年。我們晚上還要提前發(fā)紅包給別人,祝福他們,并且把祝福延續(xù)到下一年。另外我們要在晚上12點準時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家家放起爆竹的'聲音連接不斷,此起彼伏,十分熱鬧,讓我想起了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四個習俗:年初一,喝早茶、吃早齋。這是我們潘田特有的習俗。早上要吃四樣東西:喝紅茶,寓意紅紅火火;吃錦糕,寓意步步高升;吃糖果,寓意甜甜蜜蜜;吃桔子,寓意大吉大利。
這就是我們潘田春節(jié)的習俗,我覺得很有趣,我渴望每年都回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9
春節(jié)是我國最具特色的節(jié)日,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shù)吃錢餃子了。
錢餃子,故名思議就是包了錢的餃子,誰吃到了就會有一年的福氣。我們家每年過春節(jié)都會包錢餃子,爸爸今年包的時候說,把錢包進餃子里太臟了,他非要在餃子里包剝了殼的開心果,還風趣地說:“這就是錢餃子了!”為了湊熱鬧,我也包了一個“甜”餃子,我給它取名叫“噩運”餃子,誰吃到了就要給大家錢。
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不管燙不燙,用筷子夾住一個餃子,馬上塞進嘴里。因為餓極了,再加上想吃到錢餃子,第一個還沒吃完,我馬上夾住第二個往嘴里送,第三、四個餃子很快進了我的肚子。直到嘴里什么都裝不下了,我才開始細嚼慢咽。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完了我盤子里的餃子,肚子還沒飽,還沒有吃到幸運餃子。我就繼續(xù)在全家人的盤中里搜尋,看到這個餃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么東西一樣,我趕緊夾住它,可里面什么東西都沒有。我再看看那個,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進嘴里,生怕別人搶走一樣,可是這個餃子里面依然空無一物。我又吃了半盤,什么也沒有吃到,肚子卻已經(jīng)撐得像個皮球,我已經(jīng)飽了,可是還想在吃幾個,看能不能吃到。最后,我實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發(fā)上休息。
事后,大家誰也沒有吃到錢餃子,連我的“噩運”餃子也沒有了。我懷疑開心果化了。但還是很開心。因為吃錢餃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讓我們多吃些飯,所以一切都沒有關系。
春節(jié)有許多奇特的習俗,但在我眼里,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數(shù)吃錢餃子了!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0
傳說遠古時代,一個叫“年”的怪獸會在除夕夜出來傷害人畜。智慧的人們?nèi)挤疟夼隍屭s“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節(jié)最紅火的習俗。在咱們常州,春節(jié)的習俗也別具風味兒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節(jié)習俗要數(shù)做團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學做團子。走進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開水已經(jīng)準備好了。開始和面了,媽媽一邊麻利地示范一邊講解:先把開水潑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當,水加多了面太爛,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媽媽揉得滿頭大汗,我就更不用說了。面揉好后,媽媽把面均勻的分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接著,媽媽把小面團兒抓在手心揉一揉,飛快地把它捏成碗狀,再在“碗”里填上餡兒,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個小尖兒。一個小巧玲瓏的`團子就做好了。我們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餡,有的專門負責把團子放進蒸籠。做著做著,我突然有了新的創(chuàng)意,如果把團子做成小動物的形象就更可愛了。我邊想著就邊著手設計了起來。我在一個團子的兩邊捏出兩個橢圓尖兒,做了個小蝴蝶結貼在了頂上,又搓了3個綠豆般大小的小圓球當作眼睛和鼻子,分別安裝在了團子上。瞧,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KITTY貓正對著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團子最漂亮。上籠蒸18分鐘,熱氣騰騰的團子就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后地品嘗新鮮的團子了!吃團子,還寓意著全家團團圓圓,幸福安康呢!
春節(jié)習俗可真有趣,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1
春節(jié)是一年中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俗稱“過年”,有辭舊迎新的意思,每到年初和年終交替時,我們就會過節(jié)來慶祝一下,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節(jié)日,那么你知道春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嗎?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春節(jié)的習俗吧。
一、買年貨
在每年的春節(jié)將至時,家家戶戶都會置辦年貨,像蔬菜水果肉,花生瓜子飲料等都會準備很多,以便在過年期間招待親朋好友,在大家看來只有準備好豐富的食物,才能從各個方面招待好大家,所以買年貨就成為了過年的準備工作了。
二、貼對聯(lián)
貼對聯(lián)是春節(jié)重要的習俗,大家每年都會對門外的對聯(lián)進行換新,以此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一般對聯(lián)都是用毛筆書寫,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彰顯,據(jù)了解,貼對聯(lián)的習俗起源于宋代,然后在明代盛行,一直流傳到至今,所以過年貼對聯(lián)不僅是習俗,更是大家的一種習慣了。
三、吃年夜飯
年夜飯一般在除夕夜這晚,全家人歡聚一堂,擺滿豐盛的飯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可以說,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前比較重要的.習俗了,也是春節(jié)的重頭戲,而且每一道上桌的菜都很講究,魚代表了年年有余,雞代表了有計,發(fā)菜代表了發(fā)財,生菜代表了生財?shù)鹊,很多地方的人對年夜飯都比較看重。
四、放鞭炮
放鞭炮是每個春節(jié)都少不了的流程,家家戶戶在大年初一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音來除舊迎新,所以在初一零點開始,鞭炮聲就會響起來了,一直持續(xù)到早上,放鞭炮不僅給大家?guī)砹诵履,也營造出了一種非常熱鬧的氛圍。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春節(jié)的習俗還有看春晚、守歲、拜大年、吃餃子、吃湯圓、逛廟會等等,這些習俗給春節(jié)帶來了很多樂趣,也讓大家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新的一年又來到了。中國的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充滿著濃郁的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節(jié)日。那你知道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嗎?
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吃團圓飯了吧。沒錯,團圓團圓,團團圓圓,講究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這晚圍著在一起吃頓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缺席。因這除夕這一天對中國人來說極為重要,這一天人們都要辭舊迎新,熱熱鬧鬧吃團圓飯。在古代,一些監(jiān)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圓飯”對古代人是多么的重要。
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最愉快的時候。在夜里,豐盛的菜肴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一起吃年夜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的,F(xiàn)在,年夜飯上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佒蠓校瑹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是諧音,象征著“年年有余”,也喻示“吉慶有余”。最后會有一道甜食,祝福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當然,春節(jié)還有大人發(fā)給我們的紅包。中國人喜愛紅包,是因為紅色象征著活力,愉快和好運。派發(fā)紅包,是由長輩發(fā)給未成年的晚輩,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在古代,民間認為發(fā)壓歲錢給孩子可以壓邪,當妖魔鬼怪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拿這些錢賄賂它們,化兇為吉,F(xiàn)在,當孩子們打開紅包,也就打開了新年的祝福和新的開始。
當然了,春節(jié)的習俗遠遠還不止這些,讓我們當一回小記者,去各地調(diào)查調(diào)查,了解了解一下春節(jié)的習俗吧。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3
在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熱鬧非凡。按照家鄉(xiāng)的風俗,春節(jié)舞龍,一年四季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于是,大人們舞黃龍、青龍,小孩舞草龍。今年,我們幾個小孩就來個“孫悟空帶領小猴舞草龍”。
正月初二上午,我們幾個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龍身,有的用彩色紙糊龍頭、龍須,有的用舊日歷貼龍珠,最后還安上礦燈,一條精致的草龍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臨,小明穿著孫悟空的.衣服握住龍頭神氣地說:“俺齊天大圣帶領猴子來舞龍了。”我們幾個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著黃衣服跟在孫悟空的后面舞草龍,在大街上游動著。剛走到軍屬張大媽的家門口,張大伯馬上點燃鞭炮,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孫悟空舞著草龍龍騰虎躍,小猴東東舉著“龍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龍頭,孫悟空舞的龍身不停地扭動、翻騰,像海上的波浪翻滾著?吹娜嗽絹碓蕉啵灰粫䞍壕蛧盟共煌。“齊天大圣的草龍舞得真妙!”喝彩聲響徹夜空。
孫悟空唱起了“軍屬張大媽,送兒參軍保國家,立功受獎戴紅花,光榮軍屬人人夸”的順口溜。張大媽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忽然,青年們舞來了一條青龍,草龍和青龍在一塊空坪上比舞,一個像騰云駕霧,一個似興風作浪,各顯神通。一位老大爺蹺起大拇指夸獎說:“孫悟空的草龍與青龍比舞,真不賴!睂O悟空眨;鹧劢鹁,高興地說:“謝謝鄉(xiāng)親們的夸獎。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4
春節(jié)來了,到處都是一派喜慶的氣氛,在這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有許許多多的春節(jié)的習俗,蔽日放鞭炮,穿新衣,給壓歲錢……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于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fā)現(xiàn)后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于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墒莾晌惶焐窈臀覀円粯右X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jié)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jié)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jié)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fā)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jié)的習俗非常多,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春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春節(jié)的習俗也是我們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過春節(jié)的習俗也各不相同。我的家鄉(xiāng)德清,春節(jié)就有非凡的意義。
在除夕這一熱鬧的日子,家家趕做年夜菜,空氣中彌漫著酒肉的香味。男人們要一起大掃除,齊心協(xié)力把家打掃得干干凈凈,象征著辭舊迎新。門外得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代表著喜慶與吉祥。晚上,全家人還要圍在圓桌旁,一起吃年夜飯。不管你身在何方,不論你有多忙,都必須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團圓。在這一頓與眾不同的晚飯中,家鄉(xiāng)總會有一盤特殊的美食——糯米肉圓。一個個肉圓外,包著一層糯米,香氣四溢,無比誘人。這親手制作,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對常年不回家的游子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在除夕這一天,夜晚是要守歲的。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人人都要吃上前一夜父母為自己準備在床頭的一塊糖,使這新的一年天天甜蜜。糖雖在口中溶化,但它帶來的`愛卻一直留在心頭。隨后,便迎來了那響徹云霄的鞭炮聲!芭榕椋∨榕!”源源不斷的鞭炮聲帶給人們了異常的喜慶。
大年初一則與除夕不同。在這天,晚輩是要給大人們拜年去的,人人都喜氣洋洋地走親訪友。小孩子那一聲聲的祝福,都讓長輩們心里樂開了花兒,急忙把精心準備好的紅包遞了出去。接著,長輩們拉著小孩子的手,笑瞇瞇地和他們聊天,眼神里流露出無限的贊許……
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合家上下都要一起猜燈謎,觀花燈的。五彩繽紛的花燈掩映出了人們美好的心愿,春節(jié)便在這歡聲笑語中落幕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看似平凡,卻讓人心中倍感溫曖……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01-05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2-12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02-14
春節(jié)習俗作文08-21
春節(jié)的習俗的作文10-15
春節(jié)的習俗02-12
春節(jié)的習俗09-30
春節(jié)的習俗07-10
春節(jié)習俗03-29
有關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