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賞月的隨筆 推薦度:
- 中秋假期隨筆 推薦度:
- 中秋假期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薦】中秋的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么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的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的隨筆1
輕輕感觸歲月的指尖,不覺悄悄來到了中秋月圓夜。
月圓了,心也會圓嗎?
也許,我們每個人在中秋來臨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帶著這樣的心情。
月圓了,心會圓嗎?
是的,也許一年之中,我們經(jīng)歷著生活的種種,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一道彩光,劃著忽明忽暗的時光線,穿梭來往于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有快樂的微笑,有憂傷的情思,還有深邃的目光......唯一不變的,就是那匆匆的背影。
因為中秋來臨,不僅是一種歲月的流逝,也是一種人生的變化。
一年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是一層不變。因為追逐夢想的腳步聲,依然“咚咚”響亮著。那是歲月的音符,也是心中的向往。
可是,中秋來了,我們得到了什么?和新年一樣,一年之計,我們收獲的,我們失去的,都會進行總結(jié)。
可是,充實的微笑之后,也會有遺憾的失落。不管是感情,不管是夢想。于是,就會用節(jié)日的快樂來填補,也會用節(jié)日的休整來思量。
記得每個中秋來臨,我們會手捧月餅,香茲茲的感受,不是月餅帶來的甜,而是時光留下的回憶。所以,也會在月圓之夜,享受著這種交織的美。
不過,我們享受的,不僅僅只是氛圍,還有這種節(jié)日難以抹去的記憶。應(yīng)該說,這種記憶才是永恒的追求。
人生里,每天的起起落落,不也是這樣反反復(fù)復(fù)咀嚼著其中的味道嗎?因為中秋到來之際,就會寄語月亮,寄語心中那種無聲的向往。
也許,生活中最寶貴的,不是吃著“名牌”的月餅,也不是牽手的共訴相思的情。而是內(nèi)心中那種充滿著渴望的'期待。
忙碌的每一天,每個人都希望和家人共聚,因為愛,因為親情。所以我們無可選擇的追逐著每天的夢。這種夢,就是中秋時,月亮灑下的清輝。披星戴月下,我們想象著內(nèi)心的美好。
因為世界依然如此,不管節(jié)日來臨,還是節(jié)日過去,都是一樣的繪寫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唯有我們?nèi)松念l道,變換和閃爍著不一樣的節(jié)目。
而這種感覺,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想,只有心中懷著愛,懷著期待的時候。更加重視這種濃重節(jié)日的氛圍。
于是過去,很多文人墨客也會用這種節(jié)日分析生活中的心情。因為他們能夠一觸景就生情,無法與現(xiàn)代快速時代相比。
如今,生活高出了很多梯級,因為不是默默面對著一天的變更,更多的精力,早已投入到生活的每一天里。于是,就會產(chǎn)生了很多時代節(jié)日的不同意義。
不過,不管怎樣?也不管如何去想?節(jié)日來了就來了,我們要面對著,心里用最真誠的表達去詮釋它。也不管是不是真有心中的那種月亮,我們同樣也要用心去解讀。
實實在在的想一想,月圓了,心也會圓嗎?
中秋的隨筆2
今天是中秋節(jié),中午我們一家人相聚在母親家吃飯,享受著團圓,感受著家庭的溫暖。由于我們的工作都很忙,中秋節(jié)的聚餐的準備工作,完全由78歲的老母親來完成,我們一再強調(diào)就是團聚,盡量簡單,但老人還是做了幾個傳統(tǒng)的,也是我們最喜歡吃的老菜:粉蒸肉和板栗燒雞,再準備了幾個炒菜、涼菜和青菜,簡單而實惠。
早上10點鐘,我就趕過去幫忙,老媽媽已經(jīng)準備好了所有的菜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了。
到了中午,弟弟和弟媳拿了雞蛋和飲料來了,女兒和女婿也拿著進口的奇異果來了,我趕緊“搶功”炒菜了……
大家吃著老人準備的美食,談?wù)撝钪械墓适,其樂融融,吃完飯,我們幫媽媽收拾完東西,弟弟還有事,女兒還要上班,我們告別的母親。在下樓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前天出院的病人,現(xiàn)在怎么樣了?
這是一個67歲的男性病人,今年7月,在某醫(yī)院診斷為乙狀結(jié)腸癌,肝臟多處轉(zhuǎn)移,而沒有做手術(shù)。今年9月1日,腫瘤科請我會診,病人已經(jīng)是腸梗阻了,只能做急診做腸造瘺手術(shù)了,但病人有嚴重的'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的紊亂,術(shù)前與家屬溝通,家屬非常理解手術(shù)的風(fēng)險,他們說:我們知道父親的病情很重,就是下不了手術(shù)臺,我們也理解,絕不會與醫(yī)院扯皮的。
有了家屬的充分理解,經(jīng)過短時間的準備,2日,我們給病人做了手術(shù),手術(shù)前,病人家里來了40~50個家屬,看來是準備為病人送終的。手術(shù)中發(fā)現(xiàn)病人的腸管已經(jīng)高度擴張了,直徑達到7~8厘米大小了,有成人的手臂那么粗了,腫瘤已經(jīng)和骨盆后壁緊密粘連了,腸系膜上都是芝麻大小的轉(zhuǎn)移灶,肝臟已經(jīng)成菠蘿樣改變了,手術(shù)別說切除了,就是造瘺都非常困難,我們只有切開小腸,放出了大量氣體和液體,這樣才能游離乙狀結(jié)腸,我們大量的時間在忍受著糞便的巨臭和反胃,為病人清理腸管里的大便,清理出的大便裝滿了7~8彎盤,手術(shù)做了3個多小時,當(dāng)病人安全出手術(shù)室的時候,家屬沸騰了,連聲感謝。
在后面的治療中,病人又出現(xiàn)了血糖增高、腎功能不全,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癥等一系列問題,我天天都在病房里,甚至利用休息的時間來處理病人,病人的這些異常都被我們一一糾正了,正在逐漸的康復(fù)中,但上周病人的情緒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堅決要求出院,我問其原因是,其老伴將病情全部告訴他了,他認為自己沒有救了,堅決要求死在家里。11日晚上,病人的家屬30多人,又來到病房給病人做工作,仍沒有說服病人,值班護士只有給我打電話,我跟家屬說,病人的病情是穩(wěn)定的,盡管病情很重,還沒有到生命的最后時刻。家屬說,我們知道,但我們無法說服他。最后我要求他們等到第二天我上班后處理。
第二天,我跟病人和家屬談話,仍無法讓病人回心轉(zhuǎn)意,最后,我只有給病人換了藥,檢查了造瘺口,并教會家屬回去后如何護理,如何處理傷口。在給病人辦理出院手續(xù)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病人出生的月和日和我是同一天,更加深了我的遺憾。
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突然想到,病人回去三天了,他還好嗎?他最后放棄治療,執(zhí)意要回家,是不是想過最后一個中秋節(jié)呢?我慢慢地理解了老人的心事。
一個醫(yī)生為什么會如此牽掛一個普通的病人,我想心系病人的安危的,絕不是我一個人是這樣做的,每位醫(yī)生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這是職業(yè)的行為,生命之托,豈能懈怠,正是這樣的一種職業(yè)精神,讓醫(yī)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我應(yīng)該感謝這位病人的幾十位家屬,正是因為他們的理解,讓我們敢于救治這種危重的病人,正是他們積極的配合,讓病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這樣的家屬,我們付出的再多都是值得的。
我們希望病人在家里能過一個團圓的中秋節(jié)。
中秋的隨筆3
中秋節(jié)是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這一天,有敬月光的習(xí)俗,供桌上點香、奉茶,擺上各種新鮮水果和月餅,親人們團聚在一起聊天、品茶、賞月,其樂融融。
今年的中秋,陰雨綿綿,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而我卻幸福地度過了一個星月滿屋的團圓夜。
看不見月亮,也要敬月光。我看見媽媽在樓上的供桌上擺了四個茶杯,不禁問道:“我們一家三個人,為什么要擺四個杯子呢?”媽媽略帶神秘地微笑道:“還有一個是嫦娥仙子的喲!”:“如果這樣的話,后羿的一杯也少不了呀,你怎能把他們拆散呢?”媽媽先是一愣,隨后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全!”我把杯子遞給媽媽,口中抱怨道:“今年中秋怎么就又沒有一點點月亮的影子呢?”話音剛落,突然我的眼前閃現(xiàn)出一片星月。
是爸爸點亮了悄悄買來的星星和月亮燈。星星燈一閃一閃的,像一顆顆小星星眨巴著眼睛。月亮燈掛在那兒,圓圓的、黃黃的`,真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星月之光灑滿了溫馨的小屋。
我細細品嘗著杯中的茶,不禁感嘆道:恰逢中秋夜,蒼穹暗無光;滿案果餅茶,雙親飾星月;舉杯邀仙人,共敘世間情。
中秋的隨筆4
這個中秋節(jié),月亮還是那么亮16歲時,我的家人回到我祖母家慶祝中秋節(jié),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我們坐火車回家了。我一路上都很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到達車站時,我的祖父母早早地在車站等候。
我撲進祖母的懷里,要求她溫暖而寒冷。當(dāng)我到家時,食物已經(jīng)準備好了。有玉米果凍、豆腐、豆腐花和肉末...這些都是我家鄉(xiāng)的特色菜。豆腐和涼粉都是用石磨磨成的'。它們是自己制造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它,它的味道比我買的要好。第二天是中秋節(jié)。我起得很早,大人已經(jīng)很忙了。米飯和水在一個大鐵鍋里煮。奶奶一直用鏟子鏟東西。母親把火燒得很旺。過了一會兒,水燒開了,然后水和米飯被過濾,米飯被倒進一個木蒸籠里蒸。外面更熱鬧了,二叔圍著石窩,一手拿著棍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在石窩里打飯團玩了一會兒后,他們被配以木棍把飯團翻過來,然后繼續(xù)玩,嘴里有節(jié)奏地喊著:“嘿!嗨!”這確實是一項體力工作。一群孩子興高采烈,眼睛直盯著石窩。不一會兒,米飯就變成了粘糊糊的面團。兩個叔叔從石窩里拿出一個"大球",把它放進奶奶的盆子里!昂冒!你可以吃!”我聞到一股強烈的香味。我的母親和祖母端著一個熱氣騰騰的木蒸籠,揭開蓋子,把里面的東西一起倒進石窩,看到了我困惑的表情。奶奶說:“這叫大紫吧,是用糯米做的。我們每年中秋節(jié)都吃糯米飯,這是這里的傳統(tǒng)!币荒曛械倪@一天從早上5點到中午,因為有很多家庭。“那兩個‘大力士’重復(fù)了剛才的動作,和我奶奶說笑,不一會兒我們一家人就準備好了。奶奶給了這兩個人兩大組作為感謝。
當(dāng)回到家,奶奶很快在每個碗里擠了三個面團球,倒了紅糖、花生和奶奶自己做的黑芝麻。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開心地笑著。我甚至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在城里吃的月餅。我很難和這個蛋糕相比。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我吃過的最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今天是中秋節(jié),一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一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圓更亮。那天晚上,人們會像明月一樣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團聚與和平。
中秋的隨筆5
中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疊元寶,我們仨在一起比賽誰疊得最多,每個人都使出了絕招,只看見手指不停地“舞蹈”,不一會兒功夫,紙就用完了。結(jié)果,我們仨打了個平手。雖然沒分出勝負,但是比賽的過程很開心……
今天是中秋佳節(jié),一早媽媽就上街去買菜,買了很多好吃的,惹得我直流口水。今天的飯菜更是特別美味,讓我吃過之后回味無窮。
中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疊元寶,我們仨在一起比賽誰疊得最多,每個人都使出了絕招,只看見手指不停地“舞蹈”,不一會兒功夫,紙就用完了。結(jié)果,我們仨打了個平手。雖然沒分出勝負,但是比賽的過程很開心。
天漸漸黑了,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觀賞著又圓又大的月亮。沒過一會兒,媽媽和爸爸又把小桌抬到院子里,擺上食品讓月亮“品嘗”。我還像模像樣地面朝夜空拜了拜。接下來貢品就又都成為我們一家人的'食品了,也不知道嫦娥吃到?jīng)]有。就這樣,我們一家人繼續(xù)邊吃月餅邊賞月。
正當(dāng)我們盡情地享受著如水的月光和夜的寂靜時,妹妹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天上為什么有月亮?有人說月亮上有嫦娥,我怎么就看不到呢?
我剛想逗逗這個傻妹妹,奶奶卻搶先說道:嫦娥的故事只是傳說,不能當(dāng)真的。妹妹聽了點了點頭,不再問了。不過,顯然這個答案她一點兒也不滿意。我想她一定和我一樣希望所有的傳說都是真的吧,如果沒有了神仙,這個世界該多沒意思。
中秋的隨筆6
九月,秋風(fēng)送爽的季節(jié);九月,涼風(fēng)習(xí)習(xí)的季節(jié);九月,同時也送來了美麗的中秋節(jié),今年的中秋節(jié)有些調(diào)皮喲!
“九月三十日”我一邊翻著日歷一邊念著。期待已久的中秋終于來臨了。耳邊吹過的秋風(fēng)在為我慶祝。似乎慶祝地早了些。甜滋滋的笑容掩藏不住,兩顆兔牙亮在嘴上,甜蜜蜜的笑著,比蛋黃月餅還甜!媽媽看我這傻乎乎的樣子笑得合不攏嘴,笑著對我說:“小傻瓜,還要等到夜晚九點才能賞月、燒烤呢!”我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是個很有耐心的好孩子,一定會老老實實地等到夜晚明月升起時的!”媽媽滿意地走開了。其實,媽媽是怕我這個小饞嘴偷吃了放在冰箱的雞翅。我望著冰箱,直流口水。一個個不安分躺著的雞翅似乎在誘惑我:“過來呀,我可好吃呢!”一只雞翅說。“來呀,過來嘗一口。聞聞,我多香!”……我揉了揉雙眼,一看,它們并沒有動埃再看看——“快過來啊,我可香甜了!”心里一想:會不會是自己心理作怪?“恩,一定是!”一個堅定的聲音告訴自己。我躲過了雞翅的香甜誘惑計劃。當(dāng)然也同讓能抵過其他食物的誘惑啦!于是,自己得意洋洋的笑了起來……
“咚、咚、咚…·”掛在墻上的.老鐘敲了12下。我用著期待的目光望著它,反應(yīng)有點遲鈍地說:“到九點啦,九點啦!”興奮地手舞足蹈的我大叫著:“媽媽媽媽,賞月啦,燒烤啦!”東找找、西找找。一個人影都沒有,我連忙趕到三樓。終于,看到了他們。望著天空,我陷入了一臉的呆滯,一陣冷風(fēng)掠過——沒有月亮!皨寢,媽媽!中秋怎么會沒有月亮!”我驚呼!安豢赡!只是未到時間而已罷了,再等等、再等等!薄鞍ィ冒,雖然這次的中秋沒有月亮。但是,沒有月亮的中秋并不就是不代表不是中秋節(jié)!蔽议_始自我安慰起來。與大家一起擺好燒烤的餐具后開始烤起了燒烤。我怒氣沖沖的拿起一把雞翅說:“哼,還不是吃掉你們了!”得意洋洋的烤起雞翅來……
不久,一盤烤焦了的雞翅就被我一掃而光了。我挺著脹鼓鼓的肚子回到房間睡覺去了。心里還想著那個好吃的烤焦雞翅。而且,也忘不了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jié)……
中秋的隨筆7
今天是個舉家團圓的日子,在這個充滿思念的日子里,我又怎能釋懷,又怎能不感傷?還是那句說了無數(shù)次的話,別人都說,時間是治療感情傷痛最好的良藥,可在我身上一點兒也不起作用。想你,又成了我今天唯一能做的事;回憶,又成了我最大的敵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睜睜的著它一點點的`把我所有的偽裝和裝出來快樂和幸福,全都完全催毀,不留一絲一毫……
一個人,一顆心,寂寞荒涼不是因為是一個人,只是因為是一顆心。我的心很大,能夠容下你所有的傷害;我的心很小,只能容下你一個人,你走了就空了,但也就此封閉,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
中秋節(jié),在我看來就是我的感情忌日,人活著,心死了。最大的悲哀
中秋的隨筆8
我盼望一年的它,帶著滿面笑容走到面前,十分親切擁抱我,以至于我的雙手被它弄到背后,旁邊跑來另一好友,忽而“咔噠”一聲,我?guī)е桓薄般y手鐲”,木然地站在監(jiān)獄中,無論如何敲打牢門,我也必須與好友錯過。
——題記
農(nóng)歷八月十四日夜,一親戚來訪,此時必有一大餐,中有各類海味,令我期盼的程度不亞于年夜飯。因客人來的較早,享了一小時的口福,填了一肚子的美味后,七點半我先行下桌回房,父母與客人在餐桌上交談。
回房間后,吹著空調(diào),讀書、寫作業(yè)、玩游戲,好不愜意,壓根沒有意識到,天已經(jīng)很黑了。
臨近九點,電話手表的鈴聲如往常一樣,伴著閃爍的畫面找上門來,我與好友約定準時九點樓下見。
放下手機,準備換衣服,猛然想起客人還在家里,此時此刻溜出去自尋樂子,豈非不尊重客人?我退了回去,癱在床上,房間的門黑沉沉的`,沒有鎖,但出不去,房里的我軟綿綿的,想出去,可沒“鑰匙”。年輕本該氣盛,我卻逆來順受地當(dāng)階下囚。仰視天花板,一瞬間想從中鉆個洞跑走,看看自己,幻想著能穿墻。然而它們總歸是天馬行空,側(cè)個身,透過幾近一面墻大的玻璃望向天空,天已經(jīng)很黑了,空中只有一輪明月。臨近八月十五,月必甚圓,以玉盤稱之仍有不足。不知為何,總覺得月在天上,不夠圓也不夠亮,不夠圓者,時時認為應(yīng)從某處取下了一塊,進而補全。盯之一段時間,恍然出現(xiàn)另一圓月,與其并肩,其上一塊,已要墜矣,且正是原月所需式樣,欲落卻不能落,十分憋屈;不足亮者,便是目光所及之處可直視無礙,心中隱隱感覺有處依舊缺少光亮,卻只能不了了之。圖片
十點,客人起身,我總算擰開了房門。兩個半小時猶如二十三小時,剩下的一小時只用來吃個飯。送了客,收拾了家,洗了澡,完成諸項事務(wù)后,回房準備睡覺。
拉上窗簾前,最后望一眼,天未亮,月未圓,低頭看了一眼電話手表,“人未聚。”
直到現(xiàn)在,它仍未響一聲,為這位從“獄”中脫出之人報喜。也就是說,我與好友,注定錯過。
中秋的隨筆9
一個人在街上閑晃,蕭蕭葉落,無痕亦無聲,真正的好不熱鬧.葉子被風(fēng)吹到整齊卻又零散著.像爭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風(fēng)采的百姓卻讓衛(wèi)兵攔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亂著……
秋天的訊息是在我還穿著短袖衣服睡覺的時候隨著我的痛覺神經(jīng)傳過來的,于是我就跌入秋天了.
一個人在街上閑晃,蕭蕭葉落,無痕亦無聲,真正的好不熱鬧.葉子被風(fēng)吹到整齊卻又零散著.像爭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風(fēng)采的百姓卻讓衛(wèi)兵攔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亂著.
風(fēng)還是那么吹的,路還是那么躺著隨人踏,干癟的`葉子還是會在人們碾碎它們心臟的時候無助地哀號,人還是那么正著走路,面無表情.不知道“面無表情的表情是最好的表情“這句話是不是適用于所有的人.
陽光,柔弱得不再耀眼,蒼白得帶著死亡的氣息.可是它就是那么不自知啊!做著垂死掙扎,游蕩在樹木、道路與路人的身上,尋求幫助。
中秋節(jié)。≡铝辆湍敲雌仆胨频牡踉谔焐响乓那甯呙?還是在裝吊死鬼?
月缺,人會圓么?即使圓了,真正圓的是什么?只是硬綁在一起的空殼!心卻是零散得像大漠的沙。
晚風(fēng),真像鬼吹的陰風(fēng),讓人感覺寒冷是由心臟向外彌漫開的,到了外界又被變本加厲反射了回來。
凄風(fēng)殘月里,今天的死亡近了,明天的新生也近了。明天還會這么冷么?明夜的月亮該會是圓的了吧。
中秋的隨筆10
一開始,以為愛情是一切,以為自己了解一起,以為擁有就是永恒,不明白失去是什么滋味;
后來明白,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段愛情并不一定會白頭偕老,慢慢的從感性走向成熟;
在后來,在一起是緣分,走多久也是緣分,所以相愛時用心就好,分開了祝福就好;
一段感情,總是開始得很幸福,中間走的很坎坷,結(jié)束卻又很凄然;我們曾經(jīng)為了彼此,想要多了解一點,自己不斷接觸對方的愛好、朋友,但總是欲望越來越多,很可能有一天,我們忘了曾經(jīng)的幸福,只為此時的一個小誤會,所以,修煉愛情的境界,能達到一種平淡卻不厭倦,又談何容易!
淡然于心,需要的是我們的勇氣,寬容還有包容,幸福的`就存于心間,不愉快的就讓它隨風(fēng)吧!
值此中秋,只愿,大家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無論漂泊,在家,單身,已婚,都愿忘卻過去的不如意,來臨的將是一天天如愛情般開始的動心、美麗、永恒的日子!
中秋的隨筆11
轉(zhuǎn)眼就是中秋節(jié)了,我們還沒有一點準備,或許是因為那里氣氛相對沒有那么濃烈吧。半年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湍急的流走了。這天變成了昨日,昨日又變成了過去。我們期望時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么,卻不曉得自我想要什么。時光總是那樣的公平,不曾為誰慢半拍,也不曾為誰快半拍。中秋節(jié)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臨,我們還漂泊在另一個城市。
已經(jīng)是凌晨,馬路上沒有行人,那里中秋的夜晚很涼,絲絲涼意占據(jù)了整個夜,路燈在月光下也變得有些暗淡了,望著月亮,從那抹銀光里,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嫦娥的影子,而我們就是那后羿,只能望著月亮出神。眼睛忽然有些發(fā)澀,我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頭后卻發(fā)現(xiàn),腳下那清晰的孤影觸動著心底的思念。我們踩著自我的影子,開始漫無目的的行走
同樣的月,有人喜有人憂,生性多愁善感的我們,看淡淡的月光有著一抹憂傷,像是一顆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獨,那淡淡憂傷的光,無限的悲傷,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彎月憂傷著不能圓的遺憾。
青春如同這個季節(jié)的落葉,孤獨的身影在風(fēng)中回蕩,任風(fēng)飄零。那憔悴而憂傷的葉子,靜靜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終結(jié)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多么的凄涼。春天里這片葉子像嬰兒一樣聲聲啼哭著喜悅,長成生命一樣的蔥綠,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凄慘。而我們們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葉,時光的秋風(fēng)將我們們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讓我們們百般的苦惱。盡管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擁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煥發(fā)無限的力量,膽敢勇闖命運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邁過生命的艱難,尋找生活的快樂。然而命運總是考驗我們們的信心,折磨我們的意志,剝奪我們的幸福,扼殺我們的期望,埋葬我們的前途。
人世間的公平與誰理論!一樣的生命,卻不能一樣的活;一樣的活著,只能承受不一樣命運。不堪負重,一無是處,生命就這樣消耗殆盡,在歲月里蒼老。:
如此的蹉跎歲月,任時光的風(fēng)浪將自我掩埋。我們就是那無根的浮萍,在歲月的河流里漂流,隨風(fēng)去,隨風(fēng)來,居無定所,流離失所,盡在時光的流里泛濫。我們務(wù)必學(xué)會自我們調(diào)節(jié),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撐著空虛潦倒悲寂的心,也許就會變得快樂。我們渴望能在生活里得到幸福,就務(wù)必努力拼搏、追求、付出、爭取,時刻謹記,告訴自我應(yīng)對生活,不要哭泣,眼淚是不會博得命運的施舍;不要屈服,只有堅強才能驅(qū)散陰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廢墟中站起來。
中秋的隨筆12
中秋佳節(jié),外地的叔叔寄來一盒月餅,裝飾極其精美,價格更是令人咋舌。不料盒食之,其味平平,與蛋糕店里幾塊錢一個的月餅無異。心中感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前在電視上看到主持人對過度包裝的罪惡言之鑿鑿,尚覺不以為然,親身體驗之后才知其可惡之處果然馨竹難書。
萬事皆有因果,現(xiàn)今人們往往只關(guān)注外表,而淡化了內(nèi)在之重要,他們漸漸變得膚淺,確樂此不疲,就如那些動輒數(shù)億的“大制作”,看后往往沒有一點印象,但卻仍有著不低的票房。
那英說:“別管你長什么樣,只要歌唱的'好,人就加分。”是金子到哪都發(fā)光,可見內(nèi)部充實,辨識度自然就高。就像一把珍珠扔在沙子上,很快就能撿出米,還要包裝干什么?!
不禁想起一本書上的趣聞:
滿滿的禮堂,眾人引頸而待。
傳說中的陳寅恪來了,布衣,布鞋,布襪,腋下夾著布包裹。打開布包裹,里面有幾本本線裝書。一點風(fēng)景都沒有。有人就納悶了,這位號稱教授中的教授,怎么沒有一點派頭,連個裝書的皮包都沒有?
可他一開講,語驚四座,連走廊里都擠滿了聞聲而來的教授。
中秋的隨筆13
中秋在即,眼下學(xué)校要放假。據(jù)說今年的中秋節(jié)和教師節(jié)緊挨著。很多人都在規(guī)劃著假期行程。五一可以不回家,假期亦可以不回家,八月十五乃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對于一個經(jīng)常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這次的家是必須要回的。八月十五故又為團圓節(jié)。我們當(dāng)然也不例外。問題是回哪個家。按照往年的慣例,先是回我家,因為我家離單位比較近。學(xué)生一離校,我們隨后就踏上回家的路途。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放假改在了下午。下午走親訪友,歷來很少,只好推到明天。中秋節(jié)回家,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佳品。平?梢噪S意一些,但如今不能馬虎。除了月餅之外,其他的食品不是不可以送,但那些都只是配搭。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吃月餅,這里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相傳元末時期,中原百姓不堪元朝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朱元璋欲聯(lián)合這些人一起抗元但苦于無從傳遞消息。劉伯溫于是命王昭光制造餅子,餅子里藏入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yīng)。這才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xí)俗也就傳了下來。東北地區(qū)至今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當(dāng)然這只是個傳說,究竟月餅是否源于那個時候,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愿。
可見中秋節(jié)作為一種傳統(tǒng)佳節(jié)已經(jīng)深入民間,扎根于人們的心中,而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亮,更是一種絕美的人間享受。那么,為何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jié)呢?或者說,為何八月十五要賞月呢?據(jù)說八月十五成為固定節(jié)日始于唐初,“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唐書太宗記》)為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事實上,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難怪中秋節(jié)要賞月。從季節(jié)這個角度講,七、八、九月為秋季,八月是中間月,而十五又處于八月的中間,故八月十五就稱之為中秋節(jié)。從農(nóng)業(yè)這個角度講,我們中國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秋天顯然是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之后,那些東西總不能束之高閣,還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于是就擬定這樣一個節(jié)日,為的是一家人聚到一起分享秋后的收獲。該吃吃,該喝喝,不亦樂乎?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過了中秋節(jié),這一年也算是過了一大半。馬上就是十月一,元旦。時光如電,說的一點不差。月圓之時,渴望一家人聚一聚,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就借著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把自己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那份牽掛和思念一并寄回家。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真的是這樣。不信,你去異鄉(xiāng)住上一兩年,舉目無親,你就知道什么是思鄉(xiāng)之情,什么叫想家,何謂鄉(xiāng)愁。
記得上大學(xué)那會,八月十五是不讓回家的。學(xué)校給發(fā)月餅。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水果的,真是應(yīng)有盡有。吃著他鄉(xiāng)的月餅,就是吃不出家鄉(xiāng)月餅的那種味道來。我后來才明白,那些月餅不是不好吃,是看和誰吃。你那時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xiāng),想到了家里邊的親人,就跟鬧鐘定了時一樣,不自覺的。月餅,就是要中秋吃,而且是和家人一道吃才好,吃的是心情,吃的是那種氛圍。
他鄉(xiāng)的月亮不能說不夠圓,也不能說不明,可就是缺了家鄉(xiāng)月的那種親切、可愛——你覺得它離我們是那樣的接近——你可以說,那就是你一個人的月亮。你想要擁有就能擁有,因為那是你獨有的感覺,可在外面就不一樣,實在沒有那種感覺。任何人都可以說,那是他的月亮,不是我的或者你的.。歸根結(jié)底,那不是你我的家鄉(xiāng)。難怪說,月是故鄉(xiāng)明。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皆因那不是自己的家鄉(xiāng),故連月亮也成了人家的不是?月亮,家鄉(xiāng)。多么美的語言,多么悅耳的詞匯!
也許在外面住慣了的人已經(jīng)沒有這種內(nèi)心的撕扯,而是習(xí)以為常了。若不是因為扎根在外多時,恐怕就是一種麻木。這顯然是很可怕的。家鄉(xiāng)之所以稱之為家鄉(xiāng),就是因為你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那個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那里的胡同,人家,對你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無論你走到哪里,你都不會在心里舍棄它們,它就像刺青一般刻在了你的腦海里。你的身上包括你的話音乃至血液里,都有它的存在。那里顯然就是自己的根。如今你不回家,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與家的那份親切感慢慢就會淡化,剛開始可能沒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你反而越是需要那份最初的家的感覺。如果中間一下子沒有了,這對于一個人來說就等于切斷了自己的生命之源,即失去了所謂的根。久而久之,內(nèi)心的那種惶恐和寂寥就會席卷而來,頓時感覺一切都跟空了一樣,連心也是空的,如同浮萍飄在水上,沒有了著落。即使該有的都有了,心里也會隱隱覺得缺了點什么。這才是真正的漂泊,心的漂泊。一旦沒有了根,幸福就會離我們遠去。不管是誰,不管在哪,都是一樣。并且最終都是要回歸到家鄉(xiāng)的,所謂葉落歸根。
鑒于以上種種,我極力鼓動老公他回老家一趟。老公當(dāng)時應(yīng)允了。可最后竟說,那也得看家里的意思。天哪!這叫那檔子事。』丶疫得經(jīng)由老家人的同意,說好聽點,家里邀請我們,我們才回去。我立刻就明白了話里的意思——近鄉(xiāng)情怯。我想也是。這么長時間沒回去過了,都不知道家里的具體情況。好在,他信奉一句話: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老公的心里是有家的,只不過被現(xiàn)實的表象掩蓋住了,或者說是他自己故意這么做,為的是不讓別人覺察出他的兒女情長來,免得被人說成是脆弱。久而久之,連他自己也感覺不出自己有回家尋根的需要了。他也被自己給騙了。這就是所謂的慣性,越是這樣的人,越是需要有人從旁提醒,否則會看不清真實的內(nèi)心,無異于失去自我,豈不令人擔(dān)憂?
無論如何,中秋節(jié),我們要回家。帶上月餅,帶上祝愿。
中秋的隨筆14
昨天下午行政會后知道,我們的中秋節(jié)假期從5號下午放到9號上午,9號下午正常上課,后來聽說另一所兄弟學(xué)校是5號下午兩節(jié)課后放學(xué),9號晚上學(xué)生報到上自習(xí),而今天早上又聽一位朋友說,他們學(xué)校也是5號下午放學(xué),但是8號(中秋節(jié))下午四點,學(xué)生報到,晚上教師例會正常。
其實聽說我們放了四天假時,也沒什么感覺,因為再下個周六還得補一天課程,但是,當(dāng)中說中秋節(jié)晚上學(xué)校要開會時,我不得不從心里感覺,我們的校長是人性化的管理的,是真正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考慮工作的。
中秋團圓節(jié),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團圓的中秋夜卻要開會,聽那些不關(guān)痛癢的說教,關(guān)鍵是兄弟學(xué)校的同事都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這種感覺怎么能讓老師心理平衡呢,這種安排是體現(xiàn)了校長的權(quán)威還是讓上級領(lǐng)導(dǎo)看到你這個校長的魄力?其實一個校長關(guān)鍵是怎么讓教師佩服你,而不是讓老師屈服你!
每一位校長都會說:校長算什么官,我只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的。但是真正落實時,能與大家一起同甘共苦的,真沒有幾個。而結(jié)果呢:能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干一天,我們的師生會記住他的好,記住他的`為人;而把同甘共苦當(dāng)作表面文章的,可能也會出現(xiàn)人走茶涼的感覺,甚至?xí)辛Σ粡男牡母杏X。
其實老師是最溫和的群體,沒有人愿意去和領(lǐng)導(dǎo)做對,但是,老師卻也是一個敢于挑戰(zhàn)的群體,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自己的不滿,但是這種情況往往受害的是學(xué)生。領(lǐng)導(dǎo)只是降低了自己的預(yù)期成果而以!
所以做校長的,把學(xué)生放在心上,把老師放在心上,那么不管你將來走到哪里,去到何處,你將是他們永遠的牽掛。
當(dāng)然,如果再往開來想想,社會中的各級領(lǐng)導(dǎo)又何嘗不是呢,當(dāng)小兵的,中層領(lǐng)導(dǎo)可能就會在一個單位干一輩子,但是那些領(lǐng)導(dǎo)卻只是這里的過客,他們是把自己的這一站當(dāng)成了家,還是當(dāng)成了旅館,這就是領(lǐng)導(dǎo)的工作作風(fēng)。如果當(dāng)成了家,他做一天,也會用心經(jīng)營,但是如果當(dāng)成了旅館,則可能任意所為,反正有后來人收拾!
把崗位當(dāng)成家的領(lǐng)導(dǎo),工作的也肯定舒心,因為身邊的都是兄弟姐妹,把崗位當(dāng)成旅館的,只是一個過客,因為身邊的也只不過是過客,沒有人會留下記憶!
中秋的隨筆15
今天是8月15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的晚上,月亮特別的圓,特別的亮,中秋節(jié)的那一天,我們還要吃月餅,月餅里面有很多好吃的餡,其中,我最愛吃的餡是豆沙餡和咸蛋黃餡,那你們最喜歡吃的事什么餡的呢?
“一輪明月掛空中”,中秋節(jié)這天晚上,我和家人坐在院子里,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邊品嘗著瓜果,媽媽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發(fā),讓我想起了媽媽以前跟我說的“嫦娥奔月”的故事,這時,我的心里無比激動。據(jù)說,在這天晚上美麗的嫦娥會出現(xiàn),但是在這天晚上我睜大了眼睛左看右看就是沒有看到嫦娥的出現(xiàn),所以我現(xiàn)在再也不相信這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的故事總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麗呀!而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家庭團圓,又有多少人為了生活而遠離了自己的親人,無法團聚在一起,“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中秋的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中秋的隨筆10-21
中秋回家隨筆12-11
隨筆中秋之夜12-04
中秋的隨筆【薦】11-11
【熱門】中秋的隨筆11-11
中秋的隨筆【熱門】11-11
【熱】中秋的隨筆11-11
中秋假期隨筆11-11
中秋望月隨筆11-11
中秋優(yōu)美隨筆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