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音樂《桑塔露琪亞》評課稿
今天聽了蔡老師的《桑塔露琪亞》這一堂課,讓我受益匪淺。這節(jié)課充分滲透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她在教學中采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個性及教學特色,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我對該課進行簡單的評議:
一、蔡老師的導入由淺及深、由點到線,把學生容易唱錯的最后一樂句拿出來范唱學習,充分掌握學生學習的接受心理,并能調(diào)整學生歌唱狀態(tài),為下面的歌唱教學做好鋪墊。接著,蔡老師馬上利用電子琴這一教學工具,提問:此樂句的強弱規(guī)律?又很好的解決了三拍子的強弱特點。因此,蔡老師的導入設計既巧妙又實在,既具體有有效。
二、教師的音樂創(chuàng)作,提高課堂效率。這堂課之所以能成功的完成,重點還在于蔡老師對音樂的細致挖掘——運用了電子琴。她將琴聲改為具有意大利風情的音色,并且把音樂進行錄音,這對整堂課的順利、流暢進行起了很大的作用,對音樂的創(chuàng)作不僅在于此,蔡老師還有扎實的多媒體制作技能,做出一個個生動具體,美觀的視頻音樂,把意大利威尼斯的風光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調(diào)動了同學的積極性,豐富教學手段,可見合理的運用“教學手段”的魅力就在于此。
三、教師具有扎實的基本功。這堂課上,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語言,還是教態(tài),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正是因為有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這堂音樂課。
雖然這節(jié)課在教學上有很多閃光點,但在有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值得去探討.如:最后擴展環(huán)節(jié),是不適合用這樣的變節(jié)奏的船夫,如果用了,怎么引導才使學生有進一步的收獲和課堂深度的提升呢?當然這不是蔡海汪老師個人思考的問題,這也將是我深思的問題。
【七年級音樂《桑塔露琪亞》評課稿】相關文章:
烏塔評課稿11-05
音樂評課稿07-20
音樂的評課稿04-08
小學音樂評課稿11-02
音樂小屋評課稿11-03
小學音樂評課稿01-14
音樂評課稿-《星星變奏曲》評課稿07-22
小學音樂課評課稿07-21
音樂課對花評課稿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