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二年級《紙船和風箏》評課稿
今天我們五年級組聽了李老師執(zhí)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我代表我們組主要說以下幾點:
第一大亮點是:緊緊抓住“情”字,設(shè)置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李老師通過精美的課件及和簡筆貼畫,創(chuàng)設(shè)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不但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簡單明了地讓學生了解了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并學會了帶著問題讀書,從文本中找依據(jù),用書本來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為后面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好鋪墊。
第二大亮點是: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導入課文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李老師就注意了糾正學生的讀音“箏”字單獨出現(xiàn)時讀第一聲,而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這個知識老師沒有單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請學生讀課題,學生自己就讀正確了,教師借機提出如果這個“箏”字單獨出現(xiàn)讀幾聲?那么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課文中出現(xiàn)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里。老師就緊緊地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比一比”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引導“飄”字帶風字旁,是和風有關(guān),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guān),指漂在水里。對低年級,這2個字馬上讓學生很難區(qū)別,她安排了填空練習,充分鞏固了這2個字。
第三大亮點: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chǔ)上。”本節(jié)課堂教學充分地體現(xiàn)了由讀通到讀出感情的訓練過程,李老師這堂課十分重視朗讀訓練,朗讀訓練扎實到位,力求讀準、讀流利、讀出感情,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以讀激情。整堂課朗讀形式多樣,富有變化,有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在讀“漂呀漂”時又采用了做動作理解的朗讀方式。理解“樂壞了”的意思后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熱情,烘托高興的氣氛。指導朗讀一句一句由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朗讀讓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以上幾點無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但是,美中也有不足,我組認為在理解“可是有一天,他們?yōu)榱艘稽c小事而爭吵……”他們心情難過,因為他們美好的友情可能失去了,這一段在指導難過的朗讀時,花的時間較少,只是一筆帶過,沒有引導學生多體會,因為這里才是文章的中心,通過朗讀讓學生懂得要寬容謙讓,才能贏得友誼,板書在這個時候應及時出現(xiàn),也便于學生理解,提供了情感鋪墊。還一點,課件插播的音樂聲稍微有點過大,蓋過了老師動聽的說話聲。
【二年級《紙船和風箏》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紙船與風箏評課稿11-04
紙船與風箏評課稿03-16
《紙船和風箏》評課稿08-01
紙船和風箏評課稿11-06
二年級上《紙船和風箏》評課稿07-31
《理想的風箏》評課稿08-11
理想的風箏評課稿11-06
理想的風箏評課稿04-03
《蝙蝠和雷達》評課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