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農日記模板集合十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jīng)驗,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農日記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農日記 篇1
今天,哨聲一響,我們照常做完內務,在另一聲哨聲中來到操場上。"綠野探奇"是我們六(5)班的活動,由李老師來領隊。
我們沿著蜿蜒的小路,向頂端走去,"路"十分狹窄,只容得下一個人,兩旁都是奇形怪狀的樹木,還有紅紅的,草莓狀的小野果。大家一路上談天說笑,興高采烈,盡管山路高低不平,不斷地有樹木,奇形怪狀的花草橫截在這條山路上,阻擋著我們前進的道路,但大家還是一一通過"關卡",十分順利。
大家一邊走,一邊采著路邊的小野果吃,還不時撿起路邊的松果,好拿回去,做個紀念,畢竟它是在大觀山生長出來的,是用大觀山的.水和大觀山的土澆灌的。
不一會兒,大家滿頭大汗地來到了頂峰,都情不自禁地喊道:"我們到山頂啦!我們到山頂啦!"大家有的坐下來休息,有的在喝水,還有的在觀賞山下的風景。。。。。。這時,鄭老師叫道:"快來拍照片了!"一大群人邊擠到照相機前,在鄭老師即將按下快門的時候,露出了燦爛的微笑,接著,我們每個寢室都拍了張照。
要走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說:"五郎山,再見了,我希望在我以后再來這里時,你能變得更加美麗!"興奮與不舍交織在大家的心中,我們在五郎山留下了永遠的回憶。
我們冒雨回到寢室。下午,是聯(lián)歡會,因為明天就要離開這個美麗而又繁榮富強的地方了,大家不免有一絲留念。我們來到會場,在門口,又看到了那九個熟悉的大字:做真人,求真知,獻真情。聯(lián)歡會開始了,大家一邊聽著學生會代表說著前幾天的活動,一邊回憶。看著精彩的節(jié)目,大家捧腹大笑。完了,大家既高興,有舍不得。
吃完了在大觀山的最后一頓晚飯,這一天就結束了。要帶走的是我們在大觀山的美好回憶,卻又帶著依依不舍。。。。。。
學農日記 篇2
我班的人都很高興,因為要去學農了。 早上我6點左右到了學校,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富陽大觀山素質教育基地,一下車我們背著包來到了宿舍,老師叫我們把毯子和被子套好,一開始床單鋪得亂七八糟,被子套得也堆成一團。老師要求我們把每個角都套在被套里,可我這里套套,那里套套,不是少一個角,就是多一個角。大概過了40多分鐘我才把被子套好了。
套好了以后我們把被子疊起來,老師說要疊成像豆腐干的'形狀,我們宿舍里有人把被子疊得像面包一樣,有的像油條一樣,我們都笑死了,忙了好半天,終于疊好了。晚上睡在我自己鋪的床單的床上,蓋著自己套的被子,我興奮得睡都睡不著。
在學農活動中我最喜歡挖番薯,我和吳崇文一組,我們拿了一個竹棒在挖番薯,一開始一個也沒挖到,看到高瑞一下子挖了很多。后來吳崇文說要看著有根的地方找,我們按照這個方法,掌握了技巧,順藤摸瓜一下子就挖到了8個。我們都很高興。
三天學農下來,回到家我一下子睡了5個多小時,等我醒來時,我在想農民伯伯很辛苦,我們要珍惜每一點糧食。
學農日記 篇3
今天是最后一天,所以任務也比較艱巨。一是挑糞,二是插秧。挑糞,就是把糞水潑到木瓜樹上,給木瓜樹補充營養(yǎng)。其實那好像不是糞水來的,讓我“福爾摩斯”來為你講解吧:它的顏色太淡,不像尿那樣黃黃的。它的氣味并沒有尿那樣的酸味,也沒有糞那樣的臭味。所以這應該是水,不是糞水。第二節(jié)課是插秧課,我們班的人說是遭殃課,其實也對。因為淤泥里面有石螺,踩下去,不但會慢慢陷進去,還會很痛。水面上還有5~6只蜘蛛。聽同學說這是水蜘蛛。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很惡心。因為有一只蜘蛛爬上了那個同學的小腿上。我們一上岸整個腳都變成了泥娃娃的腳,泥土覆蓋在腿上,可歐陽老師說泥土可以美容。最后,我們洗完腳后,要回體育館換鞋子,隔壁的同學跟我說,讓我摸一摸自己的.腳,是不是很滑。我摸了摸,真的挺滑的。
最后我們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了,雖然有同學說這里是“納粹集中營”但我還是蠻開心的。雖然全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嗓子都啞了,當然我也在內,但是我還是收獲挺大的。
再見了美麗的四會!
學農日記 篇4
10月12日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我們異常興奮,因為我們全校四年級生坐著大巴浩浩蕩蕩去蕭山紅博苑基地學農了!
這一整天的學農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認識了很多形狀不同的農作物,更了解了農民伯伯種植的艱辛。我們還進行了一些與農業(yè)生產活動有關的游戲活動,最讓我難忘的'是,下午的“番薯大戰(zhàn)”游戲。
我們小組首先來到了挖番薯的地方。我和伙伴們分工合作:劉息壤和陳思同負責挖,我負責收集他們挖出的番薯,孔子茜、施展和陸語桐負責幫忙。我們六人四處眺望。突然,劉息壤看見了半水滴型的葉片。我們就開始從這里下手挖。刨開松軟的泥土,圓滾滾的番薯就露了出來。我們用手上的鋤頭把莖葉敲斷,一個個番薯就被我們拖了出來。不一會兒,我們成功地挖出了四個番薯,其中有兩個像手球一般大小,帶著黑黑的泥土,被我們叫做“煤球”。我們繼續(xù)擴大尋找范圍,最后連挖帶刨一共找到了十四個番薯,收獲頗豐。
接著,我們來到了煮番薯的地方。我們需要柴火、木渣、木板。我們撿拾到到了足夠的生火材料,可是最至關重要的火源沒有。于是,我們就向其他同學借火。同學們都很熱心,紛紛把火源借給我們。我們有了火就可以開始燒了。我把柴火、木渣扔進土灶里,用木板煽火,火一下子就竄了上來。等我們把鍋子架到磚頭灶上的時候,火開始變小,我們著急地扇風,火變得若隱若現(xiàn)。我們又趕緊加上生火材料,火才慢慢地又升了起來;鸩荒芴,也不能太小,要不溫不火地把番薯煮熟了。用了一個小時,我們終于戰(zhàn)勝了番薯,把它們變成了我們的盤中餐。
晚飯過后,我們在食堂里品嘗到了下午的勞動成果——煮番薯。享受著辛勤勞動的成果,心里感到無比激動!咀嚼著香甜糯軟的勝利果實,感覺美味至極!這一天的學農,豐富有趣,我好想再跟番薯大戰(zhàn)幾十個回合。
學農日記 篇5
今天,是我們第二次在學農基地里學農。經(jīng)過一上午的努力,我在學農基地里學到了很多知識。
明媚的陽光照在了我們同學們的身上,一陣陣微風吹散了我們的炎熱,一條小河在我們身旁“叮叮咚咚”的流著。
今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是果樹栽培。我的到的`任務是挖溝渠。我拎起鋤頭,一把砸了下去,鋤頭深深的嵌進了泥土里。我用力一拉,把土拉出了地里。漸漸地,我身旁的土越堆越多,時不時還有蚯蚓還有冒出頭來,似乎在對我說加油。
我用盡了力氣,向專跟我作對似的,像千斤頂一樣,一直不肯出來。老師走過來對我說:“用杠桿原理可以省力!蔽衣犃,茅塞頓開。一翹、一拉,一下子就把石頭拉了出來。我連用了這個方法,不僅省了力氣,還可以提加工作效率。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中午了,我也累得筋疲力盡。我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這片金黃的土地,回寢室休息了。
學農日記 篇6
今天是學農的第二天。
早上沒睡醒就要起床、去跑步。我不太有力氣,但老師要求的事怎么能不做?不也沒什么病,無法請假,還有老師規(guī)定明天起就要提早十分鐘起床。我受不了!這六天就像六年那樣度日如年。沒辦法,只好服從。我思考了許多,老師是為我們好,跑步可以增強體質。既然來了,就要服從老師。在與別人生活的`環(huán)境中,要學會適應新環(huán)境,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我知道不可能在哪里都隨心所欲,只有學會適應才能找到滿足感。
下午做機械加工時感到很棘手,但老師耐心地教我,我第二次做錯時他還沒有不耐煩,我很感激。
學農日記 篇7
——2.3周俊軒
今天是學農的第一天,宿舍和上次的一樣,這讓我回想起了昔日學農的快樂時光,拔草,行軍,一幕幕像影片似地在腦海里回蕩,F(xiàn)在初二的我們再次重溫到學農的溫馨,只不過是歲月的變遷罷了。
背上行囊,走入大門,似曾相識的軍旅被,木板床,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熱血沸騰。收拾好被子,下樓集合,那熟悉的王老師,充滿了泥土與落葉芬芳的空氣,讓我們接受這自然的洗禮。那種空靈的感受令人無法自拔,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農民的淳樸,那體會豐收的喜悅的如花笑顏映入我們眼簾。
不一會,隨著王奶奶的一聲令下,七中與二十六中學的同學與老師組成的隊伍向山林出發(fā)了,松間沙路凈無泥,門前流水尚能溪。與城市的行道樹不同,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展現(xiàn)了它們最原始的一面。
水山一線,碧水藍天的照應下,岔鞍村展現(xiàn)出迷人的光彩,在陽光的襯托下,我們在田地里勞作的身影在農民平凡的'田地里綻放出淡淡的光滑。
周圍不知名的野花散發(fā)出沁人心扉的芳香。干完活之后領導就讓我們參觀農民的茶館,文雅的木屋在小溪旁成為靚麗的風景。
雖然很累,但是我覺得很值得,體會到農民的淳樸,便不想回到城市里感受那彌漫的汽車尾氣。參觀完后我們便回到基地了,這一天的生活讓我感悟到了自然的真諦。
學農日記 篇8
今天,如同往常那樣早早地起來,然后就是跑步,跑了三圈,比昨天多了一圈,感到更累,我們想悄悄走幾步路,班主任嚴格地說:“跑起來!”
跑完后,感到氣喘吁吁,但暖和了許多,昨天此時感到身體很冷,特別是雙腳,可今天卻不同了。有時,你雖然累了一點,但會得到更多的好處。要學會付出,總有一天,你會看到生活給你的恩賜。
今天上的是藝術課,我們學了中國結和陶瓷。這些是中國傳統(tǒng)的工藝,現(xiàn)在,基本上不學了。我覺得傳統(tǒng)文化不能忘掉,不能一味地關心流行之物。我們不能遺失傳統(tǒng)。
轉眼間,學農生活已經(jīng)過了五天。
五天的生活都是在快節(jié)奏下過去的。白天早早起來,鍛煉身體,接著上課。中午吃完飯,休息時間不多,又要上課。晚上還要上文化課。這樣,一天結束了。
今天晚上文化課上好以后,老師讓兩位女生唱了歌,為了讓我們放松一下心情。經(jīng)過勞累的學習生活,如果不休息,學習會有高效率嗎?生活和學習一樣,需要一張一弛,不是沒有節(jié)制地學習或者工作。
上晚自習時,紀律不太好,可能是因為明天下午就要回家了,同學們很興奮,聽不進課。堅持,是需要毅力的,很難堅持到底的人怎么會成功?只會前功盡棄。做任何事,要有始有終。前幾天,老師們說我校學生總體上是不錯的,但最后一刻做不好,能讓人滿意嗎?
下午我們學的是無土栽培。小小一顆芹菜,需要多少的付出和勞動。我們要配許多溶液,還要配兩次四升的水,種植需要種三次。平時,一點也體會不到這些飯菜來得不容易,總覺得它們太平凡了?磥恚胀ǖ臇|西也不是容易得到的`,要學會珍惜我們身邊的一切,哪怕微不足道。
這一周,老師也像關心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關愛我們,放棄休息,問我們的冷暖及身體情況。他們不因為沒有課而不負責任,仍然和以前一樣,我對他們不勝感激。
學農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我感激這一堂特殊的人生之課。
學農日記 篇9
今天我們過了相當充實的一天。
上午沒我們的輔導員叫我們做滾燈,這是奉賢地區(qū)一項特色活動,也是列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足以證明了滾燈的重要性。我們也是這項遺產的“繼承人”吧!哈哈!我們做了簡易迷你版的滾燈,是用六條有韌性的包裝繩和橡皮筋組成。首先用五根繩子,一根疊一根,最終形成五角星形的.滾燈的底部,然后用第六根繩子形成圈,將外側的繩子圍起來:最后,以波浪形的繩子用橡皮筋進行捆綁,形成一個五角星的頂部。如果覺得不對,可以進行檢查?粗⌒〉臐L燈,聽著禮堂里的視頻介紹。我很敬佩那位奉賢滾燈第一個——吳友根,正是因為有這寫=些傳承人,他們用一生的時間去發(fā)揚他們手中的財富,去找弟子傳承,才能讓中國許許多多的美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遺留千年,美名遠揚。再想到,現(xiàn)在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只有幾位,甚至沒有繼承人,這樣的現(xiàn)狀讓人堪憂。入境社會利欲熏心,人心浮躁,大家越來越注重物質財富,而不是精神上的充實,所以許多人覺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它看起來賣不了多少錢,就選擇拋棄他,摒棄它。但其實它所含的內涵與它未來的價值不可小噓。而后,我們又學習了果木嫁接,有許多種嫁接的方法,我們學習了其中一種最簡單的一種。我們的知識又豐富了,學習不僅是書本上的,更應該有生活實際的。
下午,我們去了桃園,為桃樹除草。我們不怕苦不怕累,用鋤頭鐮刀各期對桃樹的有害的雜草。陽光明媚,雖然北風呼呼的吹,卻吹不滅我們的熱情。
今天,又是快樂的一天。
學農日記 篇10
今天是我們第三天學農,在小小的被子和老是會動的床墊中間,迎來了新的一天,燦爛的陽光從云端灑下,微風拂過,樹木都在向我們不時地招手。我沐浴下陽光下,感到暖暖的。而吹過的微風又使我們不至于太熱。
沒曬幾分鐘太陽,就去參加了今天的第一個重頭戲––野炊,好容易忍住眼饞聽老師講完要領,我就立馬跑去用磚頭搭灶臺。我們用來搭灶臺的'磚都是以前野炊班級用過燒過的,并不少。但都被煙熏黑了,我搭得手都黑了,手背上還擦掉了一小塊皮。
搭完灶臺,我又和同學們跑去洗蕃薯和芋艿了。脫去泥土大衣的蕃薯像一個穿著紅衣服的胖娃娃,不小心被蹭破了皮的地方還隱隱露著紅光。我越看越喜愛,要不是在同學面前,我可能把生的蕃薯也直接給吃下肚子去。我本來想燒柴火,但他們都不讓我燒火。后來等了半天,食物終于被燒熟了。因為是我們自己生火自己烹飪的,所以顯得格外香甜。
下午,我們去種植了果樹。我們先去把果樹周圍的雜草給拔掉。我和幾個男生在那拔比較高的草,我們不僅拔出了草,還“拔”出了許多蜘蛛、螞蟻、蚯蚓、蝸牛、西瓜蟲等和許多不知名的蟲子。當我拔草快拔上癮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樹旁的草都被拔光了!拔完草,我們又在樹的周圍挖了一條“護城河”(里面沒有水),在“護城河”里撒肥料,撒完肥料又用土蓋住,然后再澆點水就行了。我想,澆水應該是幫助果樹吸收養(yǎng)分的吧。
今天雖然干活干得很累,我們都是感覺累并快樂著。
【學農日記】相關文章:
學農的日記06-21
關于學農日記08-29
關于學農的日記06-17
學農感想日記06-21
學農日記4篇08-03
學農的日記9篇07-31
【精選】學農日記3篇07-29
學農的日記(14篇)07-31
【精選】學農日記4篇07-29
學農日記六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