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課后反思(通用20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課課后反思(通用2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
1、讓學生明白美術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極大地提高他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美術學科是門基礎課,與其它課緊密相關。二者同屬社會意識形態(tài)。其起源、反映形式、作用都是一樣的。美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美術鑒賞、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高和打好專業(yè)基礎的問題。就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而言,它大致經(jīng)過感覺、知覺、聯(lián)想和想象三個階段。憑借一般的直觀藝術感覺,對作品做出“象不象”、“美不美”的評價是很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綜合、判斷、想象、聯(lián)想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認識水平,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過學習美術獲得。
美術和文學作品一樣,都是通過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只不過是表現(xiàn)形式各異罷了。美術創(chuàng)作不僅是描繪可視的事物形象,也同文學作品一樣,還要描繪出事物的“形”、“神”、“情”。西歐有些名畫,多是取材于文學名著。中國有些山水畫珍品也汲取古詩詞的意境、神韻。評鑒作品善用“詩情畫意”一詞,說明好的詩文要含有畫意,而好的畫又何嘗不飽蘊詩情呢!在歷史上名畫家兼為文學家的有之,如王維等;文學家的畫在繪畫史上占有要位的也為不鮮,如蘇東坡的《墨竹圖》就是一例。讓學生明白美術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會極大地提高他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2、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我認真地分析小學美術教材的編寫特色及體系,懂得了美術必須要求掌握的學習內容,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欣賞、繪畫、工藝的練習。每次備課時,我都細心地備教材、專心地備學生。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課堂上穿插于生動活潑的游戲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和興趣,使我的'美術課成為學生的受歡迎課。
3、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加強了課后輔導工作,培養(yǎng)了一批學生中的美術帶頭人。通過他們的示范作用,帶動其他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熱情??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jù)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即樂教樂學。并巧用啟發(fā)思維,讓他們能體會到舉一反三,做到有所領悟和創(chuàng)新,掌握一定的訓練規(guī)律?傊柧氝^程嚴格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2
色彩的純度是一節(jié)進行美術色彩知識教授的課程,其中有純度概念、對比色概念,色相環(huán)的認識,和漸變的技法。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怎樣能做到教師講得少而學生能理解,在兩課時里學生能快而好的完成作業(yè)呢?
根據(jù)五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想到了做實驗,實驗演示因其具有的形象性,故而是理解掌握美術抽象知識的好方法,簡潔明了的演示能引發(fā)學生直覺體驗。我設計了實驗演示的`方法來感受色彩的純度。
開始時,首先在一個透明的塑料杯子里倒了一些紅色的顏料水,再倒入一點綠色的顏料水,兩色混合就會產(chǎn)生了灰色的效果,不再鮮艷了,并且不同的用量,產(chǎn)生顏色的深淺色調也不同。通過實驗演示,學生可以一目了然,感受到了純度降低的過程及效果,并產(chǎn)生極欲動手也來試一試的熱情。乘著學生的熱情,我引導他們在調色盤里開始嘗試調試顏料,當然在此過程中也要隨時強調水分的控制,還形象的和學生說像沖調果汁,要調勻。學生把自己調好的色彩設計成條狀、波浪狀、鋸齒狀等,在白紙上涂抹,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接著,我又把內容引深,語氣一變,“噢,同學們,色彩的純度漸變是很有講究的,不是隨便地往里面加顏色的,是要加他們的對比色。”板書——對比色。大屏幕上出現(xiàn)“色相環(huán)”又一個新事物。由色相環(huán)引出對比色,一幕了然。學生在色相環(huán)中很快學會了找對比色,用小手指著,眼睛瞇著,180度……最后,我又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自己選擇任何喜歡的一個顏色,找到對比色,再一點點地加進去,漸變地效果就出來了。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掌握了純度漸變的方法,教師也通過實驗演示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本課是不足之處是,學生在平涂是色塊掌握的不均勻,分割手法相對不成熟,在以后的學習中要多強調構圖知識。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3
經(jīng)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說,“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松!卑ィ∥蚁胂耄绻嫒缢麄兯f的那樣就好了。那真可以說明這位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強。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jié)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七年級的《紙浮雕》,剛開始兩節(jié)課,他們做的很有意思,興趣也很高,但是這個作業(yè)花費的時間很多,要想很好的完成這幅畫,需要三至四課時的時間完成,到后面他們就開始有情緒了。中學生對美術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美術學科也有技巧學習,要在審美與興趣上提高還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對此我曾作過以下嘗試:
一、美術的相關課外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初二《雕塑》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雕塑的用途,材料,以及如何制作圓雕。為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chǎn)生興趣,第一節(jié)課我用多媒體展示并介紹了“中國雕塑與外國雕塑”讓學生參與,通過欣賞,分析說明不同時代的雕塑的不同之處,再比較得出結論。課堂上同學們觀察很仔細,他們對老師出示的.一些從來沒有看到過的雕塑很感興趣,學生的問題很多,有關心作者的,有關心年代的,甚至還有同學對它現(xiàn)在的處境很關心,整節(jié)課氣氛比預期的還要好。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課前準備是很有必要的,它在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實物寫生將提高學生興趣。
也是初二《明暗與立體的表現(xiàn)》一課,寫生是這節(jié)課美術學習的關鍵,讓學生知道明暗關系是怎么回事,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去校園寫生觀察花草植物,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植物的結構,和寫生的取景構圖。最后從學生中找出幾位結構特征較明顯的同學出來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給模特擺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為例講解繪畫要點,這時學生的興趣明顯上升,作業(yè)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4
各評委:
早上好!
今天我執(zhí)教的是廣東嶺南版美術課本第七冊中的《秋天的落葉》。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秋天“落葉”的自然現(xiàn)象,并讓學生掌握書簽的基本特征,進行書簽的設計與裝飾變化。綜觀整節(jié)課,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反思:
一、重視探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
《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要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fā)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通過探究學習來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秋天的落葉為什么會飄落下來?為什么會變黃和紅呢?以此問題來調動學生對秋天的認識,同時也滲透了自然常識,讓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聯(lián)系起來;在書簽制作中,我通過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讓學生掌握書簽制作的方法的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助精神。從課堂的效果來看,我預設的'目標已經(jīng)達到了。
二、重視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從多個維度來進行評價以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在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下,我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使學生在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互評中,明確自己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fā)展方向。
三、在課程資源開發(fā)方面,我覺得還是欠缺的。
這課是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秋天,其實課前,我可以讓學生到大自然去拾一些落葉回課堂,讓自然環(huán)境資源進入美術教學。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5
在聽課學習中我看到:新課程的實施使教師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轉變。同時,觀念的轉變還帶動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往“師問生答”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正在蛻變,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我還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總能走下講臺,走向學生、貼近學生,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使自己的“教”真正為學生的“學”服務,使教學向著師生“互動交流,共同發(fā)展”靠攏。不少教師的課,“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權威性”,教學氛圍更加愉悅、和諧了,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師注意了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自主學習了。同時,教學形式更加開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真正落實“有效教學、主動參與”,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反思。
1、要真正體現(xiàn)新的教育理念,教師須要做到三要
一要關注學生的需求,以此成為推進教學進程的依據(jù)。所有的預設都是為了不曾預約的精彩。由原來固定單一線路變?yōu)楝F(xiàn)在的多元設計。
二、要減少對學生的控制、放開對學生的制約,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其實非常聰明,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有更豐富的答案。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學生,給他們活動的機會、思考的空間。三、要學會真正有效地評價學生。在課堂上,教師都知道即時評價,但到底什么樣的評價才是真正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呢?為了鼓勵而鼓勵,為了評定而評定,將最終失去的學生對評價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啟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語言來打動學生的心靈,使評價確實評而有價。
。、改變傳統(tǒng)的教研形式和內容
在與教師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對新課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在教學行為上卻又無法充分體現(xiàn)出來。最關鍵的原因是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所以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研形式,變單純的'理論學習為“解決問題”的教研形式。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不針對問題的研究是沒有實效的教研活動,因此提高問題的針對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實效的前提。進行科學的課堂觀察,以“案例”為載體,找出問題的癥結,表達活動實施中的困惑與成功、活動中的疑難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借此來引發(fā)更多的教師相互學習、分享經(jīng)驗、反思、探討與教育實踐有關的問題,提升教師將新理念融于教學行為的能力和教育教學的實踐智慧。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6
小學生對美術課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不影響升學, 學得好不好沒有關系;有的認為畫畫要有天賦,自己將來不當畫家,學不學無所謂;比較普遍的認為繪畫比較難,因此部分學生對美術課興趣不濃……面對這些情況, 如果美術教師只根據(jù)教材安排的內容,作些理論講解和示范,讓學生臨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興趣很重要。對于小學生尤其如此。根據(jù)小學生好動不好靜,好奇心強的特點,和從具象到抽象的教學規(guī)律,把繪畫課設計成一系列手工制作課,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繪畫教學的目的。
。ㄒ唬┘ぐl(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xiàn)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無論是三年級或是四年級,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ǘ┰诿佬g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后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ㄈ┙處熥陨硭刭|的培養(yǎng)教學之余,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技能業(yè)務學習外,還經(jīng)常去圖書館學習美術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7
美術課對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熏陶。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才能更主動更積極的上好美術課。中學課業(yè)重,課余時間有限,所以我盡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課上45分鐘要充分利用好,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一、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除常規(guī)類型教學方法外,還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如: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體驗做“小老師”,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開放思維、自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新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在藝術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與學生一起活動并體驗其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這樣學生在教和學得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美術課的學習就更認真了。
二、運用美術相關的課外知識
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如在上初二《西湖的美景》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水彩畫。為了使學生
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chǎn)生興趣,第一節(jié)課我用多媒體展示并介紹了“西湖舊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學們陶醉與西湖美景的同時介紹水彩畫就特別適合表現(xiàn)西湖這種淡雅、雨霧朦朧的自然景象。接著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西湖的由來嗎?”帶著西湖神話傳說的由來,引出有關西湖的詩詞,特別介紹了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著蘇東坡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西湖特色菜——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的由來”讓學生在進入水彩畫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8
一節(jié)美術課,我就組織學生瀏覽我們的校園,學生們興致勃勃;再一節(jié)課,我讓學生根據(jù)印象畫校園里你認為最美的一處景觀,學生們面面相覷。然而片刻就接受,并投入進去,他們開始肆意描繪:時而抬起頭,像是在捕捉昨天路過的校園某一角;時而埋下頭,似乎在整理著頭腦中七零八散的景物。幾個調皮的同學趁我“不在意”的時候偷偷探著身子向外張望,他們還想捕捉更為精彩的內容。
“老師!可以發(fā)揮想象,自己添點兒美麗的景物嗎?”我一驚,這原本是寫生課,由于條件不許可,已經(jīng)搬到教室里來了,已經(jīng)不能算作寫生,現(xiàn)在你還要添加其他內容,那不成想象畫了?但轉念一想,既然已經(jīng)脫離寫生課的范圍,又何必拘“小節(jié)”呢?更何況即使是寫生也可以根據(jù)畫面稍作添加和修改嘛。 “當然可以!”我回答,“但要合理!”教室里一陣躁動,同學們的思維似乎被激活許多。
一段時間后,一些同學皺起了眉頭,并頻繁地使用橡皮擦,一部分同學抓起了頭,直覺告訴我他們遇到了麻煩,便隨口說:“有問題可以站起來說!”話一出口,立即感到“自找麻煩”。
教室里先是沒有動靜,但緊跟著站起了一大片。我心里暗想,這回該如何收場?但不妨看看他們說些什么?于是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提問:“我畫的房子怎么豎不起來?”“我怎么也畫不大?”“我的畫面里總像缺少點什么。”“松樹怎么畫?”“草坪怎么表現(xiàn)?”“亭子怎么畫?”……提問還在繼續(xù)……
一聲“陳老師!蛤蟆怎么畫?”的問題讓我一驚。
“你認為蛤蟆很美嗎?”話一出口,自感失言,但轉念一想,先聽聽他的回答再說。
“老師,您認為蛤蟆不美嗎?”竟然反問我!
“蛤蟆雖然表面上看上去不漂亮,但它卻是為人類作貢獻的益蟲,是捉害蟲的能手,它粗糙的表皮還是一味中藥,它為人類作出貢獻,難道我們能因為表面而忽略更本質的東西嗎?再說,我在學校的`池塘邊,荷葉上添幾只蛤蟆和青蛙,不是更真實,更美麗了嗎?”好小子,還真有點“鐵嘴紀氏”的風范!聽了同學的反駁,我啞然。不由自主地伸出雙手為這位同學鼓掌,同學們也為他精彩的“反駁”喝彩。我心里暗自慨嘆如今的學生已非以往。我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列舉在黑板上,準備逐一作答。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9
各評委:
早上好!
今天我執(zhí)教的是廣東嶺南版美術課本第七冊中的《秋天的落葉》。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秋天“落葉”的自然現(xiàn)象,并讓學生掌握書簽的基本特征,進行書簽的設計與裝飾變化。綜觀整節(jié)課,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反思:
一、重視探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
《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要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fā)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彼,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通過探究學習來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秋天的落葉為什么會飄落下來?為什么會變黃和紅呢?以此問題來調動學生對秋天的認識,同時也滲透了自然常識,讓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聯(lián)系起來;在書簽制作中,我通過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讓學生掌握書簽制作的方法的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助精神。從課堂的效果來看,我預設的目標已經(jīng)達到了。
二、重視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從多個維度來進行評價以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在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下,我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使學生在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互評中,明確自己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fā)展方向。
三、在課程資源開發(fā)方面,我覺得還是欠缺的。
這課是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秋天,其實課前,我可以讓學生到大自然去拾一些落葉回課堂,讓自然環(huán)境資源進入美術教學。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0
《畫人像》一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在人美版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線描內容,本課是繼四年級《猜猜我是誰》之后的有一節(jié)人物線描寫生課。意在引導學生如何抓住人物正面特征和神態(tài),進一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用線的造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學習了解人物的發(fā)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學習用線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本課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畫出的人物五官簡單,脖子和胳膊像一條細細的棍,肩膀畫成直角,發(fā)型也過于粗糙不夠細致,第一個班第一堂課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改變了教學方法,換成展示一張帶有問題的作業(yè),讓學生區(qū)比較和分析,找出錯誤的地方,提示他們在作畫過程中注意,這樣就解決了教學的難點,效果很明顯。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技法有限,一節(jié)課、甚至幾節(jié)課,讓學生準確的運用純粹的繪畫技法去表現(xiàn)人物,并且畫的到位,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由于個人能力有限,還有時間的限制,所以不可能讓學生把作品完成到最佳。因此,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美術知識基礎,本節(jié)課以欣賞激趣為主,學生能在多樣化的欣賞中,激發(fā)美術學習的興趣、積極性、表現(xiàn)欲。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1
本課教學目標是了解、學習紙偶的制作方法,學生能把想象中的紙偶制作出來并戴在手上表演。這堂課通過觀賞圖片、展示教師課前制作的紙偶樣品,激發(fā)學生對紙偶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我采用“講故事”形式導入新課。講故事的`同時展示課前制作好的紙偶,讓學生對紙偶有初步的認識。故事講完后引導學生想出本課題目及主要內容。之后一系列的啟發(fā)引導式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基本了解紙偶的制作步驟。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制作方法,便帶領著大家一步一步地做個簡單的手指紙偶。隨后展示部分學生作品,以示鼓勵。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要求再做更多的紙偶,我便順著他們的思路布置課后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編故事,同學合作將故事的主人公用紙偶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但是因為教學經(jīng)驗不足,這又是第一次被校長及專業(yè)任課教師聽課,心里非常緊張,臨場應變能力也尚不足夠。上課時有個別學生說:老師,我還是不會做。當時我采用了鼓勵、示范的方法,幫助他完成作品。課后我覺得當時應幫助他調整“我不會”的心態(tài),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鼓勵讓其自己完成作品,或許會有很不錯的作品出來。
今后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適應小學教育教學的需要,爭取在以后的課堂上,有更大的進步,成為能獨立工作的合格教師。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2
相比之前的幾次美術活動,這次活動的魚,小朋友在畫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有了進步。
本次活動有以下幾點進步之處。
一、在布局方面比前幾次好了很多,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畫得很大,而且上下左右空的也比較均勻。
二、粗細筆的交替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的比較好了,這也說明了小朋友觀察范畫越來越仔細了。
三、在將魚的身體分成六等分時,很多小朋友都畫得比較好,都畫得比較平均,沒有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現(xiàn)象。
不足之處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畫里面的線條時,大多數(shù)的小朋友還是不夠細心或者說耐心還不夠,這些小朋友往往畫線條的時候下面通常會留一點空著不畫。
二、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的觀察還不夠仔細,例如畫魚的眼睛時,魚的眼睛是一個花形,里面有很多直線,部分小朋友會忘記畫,還有魚的兩個鰭,里面沒畫線條的小朋友也有一些。
三、小朋友的想象力還不夠。畫魚身體里的線條時,我做了一下示范,并告訴小朋友,里面的線條,可以隨你自己畫,喜歡什么線條就畫什么?梢越Y果,小朋友還是會時不時跑上來看我的范畫,一定要跟的畫的一模一樣,這樣一來就限制住了小朋友的思維。
四、畫面不夠干凈。個別幾個小朋友喜歡在其余一些空白的地方畫上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小草、小花等等。這樣一來整個畫面看上去就比較亂,而且不干凈。
針對以上幾個不足之處,在下節(jié)課時,我要重點指導和強調這幾塊內容,爭取在美術特色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3
今天上午,聆聽了李亞萍老師執(zhí)教的美術活動——藍色暢想,生活化的選材、生活化的創(chuàng)造,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化美術的魅力。
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然而,對于鹽遇水會化的特性,幼兒并沒有親眼見識過,在活動中教師首先在紙上鹽撒,孩子觀察這些白色顆粒的變化,再讓孩子猜測這些白色物體是什么,引起了孩子濃厚的興趣。接下來孩子自己動手嘗試制作背景,鹽在藍色的紙上化了開去,讓孩子親自體驗了鹽化開去的過程。
在接下來的這步引導孩子進行暢想的部分,幼兒的想的和說的時間可以再多一點點。藍色的暢想有很多:大海、下雨了、夜空……讓幼兒看著這幅撒鹽后的背景,進行暢想,可以再多一點點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地進行暢想,只有想得豐富,說得豐富,才能將畫面創(chuàng)作得豐富。
對于背景的.暢想之后,教師提問幼兒:“夜空里有什么?”孩子回答的機會較少,教師直接在上面貼上月亮和星星,對于這些事物,幼兒完全能自己暢想出來,教師可以通過適當?shù)囊龑,讓孩子想到更多東西,并將自己的這些暢想說出來,構思畫面的內容。
暢想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美術活動中的想象,既然活動的名字叫“藍色暢想”,那幼兒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應該重點體現(xiàn)出來,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大海、星空、海底世界三個情境,讓幼兒在這三個情境中進行充分的暢想,說出自己的暢想,再將想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拓展幼兒的思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是我們美術活動的重點。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4
第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jié)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性學習,如在課前讓學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了解其特征,課堂上由學生自己主動參與,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依據(jù)自己所帶物品的形象特征進行聯(lián)想,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很好的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第二,注重了學生的'差異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按照學生客觀存在的技能水平、興趣愛好個體差異首先對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小組的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使整齊劃一的學習走向充滿個性化的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發(fā)展開辟廣闊的空間。在作業(yè)要求方面,按照學生的差異設置梯度漸進發(fā)展。使整齊劃一的學習走向充滿個性化的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發(fā)展開辟廣闊的空間。在作業(yè)要求方面,按照學生的差異設置梯度漸進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要求,采用星級制,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選擇,的作業(yè),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第三,體現(xiàn)了美術學科的創(chuàng)新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時刻把握住美術學科的三維目標,并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給予學生發(fā)揮個性的自由空間。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fā)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注意培養(yǎng)與創(chuàng)造性密切相關的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思維、求異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能力。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5
活動前,我請幼兒收集各種飲料瓶,然后洗干凈帶到幼兒園來。我還準備了許多操作用品,如:四色顏料盤、面巾紙、海綿、棉簽、一盆水、照片人像等,這么多的東西擺放在桌子,如何使每個幼兒都能方便地取用,成了我傷腦經(jīng)的事。后來我想到,把幼兒的每一樣都分好,最終桌子中間只放一盆水、一套顏料、一個放有頭像圖片的'籃子,雖然放得少了,但是活動中還是發(fā)現(xiàn)有幼兒在蘸顏料時,顯得不方便。
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是給瓶子穿衣服。我直接引出活動主題,出示瓶子說:“今天瓶子要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可是沒有新衣服,這可怎么辦呀?”。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辦法,幼兒看到桌面上準備了餐巾紙,他們想到了用餐巾紙做衣服。接著,我示范做新衣服的方法:
(1)先用海綿吸水淋濕瓶身,給瓶子洗個澡。
。2)再用餐巾紙把全身包裹住,露出腦袋(瓶蓋)
。3)然后用海綿親親瓶子,使餐巾紙緊貼瓶身。
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是把瓶子的衣服變成五彩衣。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本來的設計是打算把準備的頭像圖片貼到瓶子上,給瓶子賦予人物的身份和衣服相吻合,還準備了兩個范例,讓幼兒的作品變得更豐富。但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把這兩個設想忘了,導致活動最后,幼兒呈現(xiàn)的作品不夠豐富。
后來,到幼兒作畫的時候再想到要補救,給幼兒再看范例意義已經(jīng)不大了,真正聽懂老師用意的幼兒不多。在幼兒的作畫過程中,幼兒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所以老師的每個提醒,幼兒聽得很認真,如:給瓶子穿衣服的時候要輕輕地、畫畫的時候也要輕柔、蘸顏料時要小心,保持衣著桌面的干警等。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6
通常,講述、談話在幼兒園是作為語言教育活動來組織的,與美術活動似乎沒有關系。但是,在嘗試幾次充分的和孩子談話后,我發(fā)現(xiàn)談話是美術開始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繪畫活動前的談話是教師了解幼兒內心活動、引導幼兒思維進程的有效途徑。通過談話中教師引導、啟發(fā)性的提問、幼兒回答及聽取他人的講述,使幼兒在頭腦中已有信息的基礎上,產(chǎn)生大量的、變化的、獨特的新信息,以利于進行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同時,也形成了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思維的互動作用。
幼兒繪畫活動中,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同樣要符合創(chuàng)造活動過程的結構,即提出問題或任務,尋找方法、得出結果。在此次活動中,教師由幼兒的關注點引發(fā)問題、提出任務,通過談話活動中的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以及相互問的討論拓展幼兒的思路,尋求個性化的、充滿幻想的解決辦法,并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兒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詞匯量少,對事物的形容表達不夠準確、具體,無法將內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達出來,家長和老師也就不能準確地了解幼兒的.思維過程。在繪畫活動前,如果沒有經(jīng)過談話、討論,把幼兒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在創(chuàng)作想像畫時幼兒很難進入最佳狀態(tài)。而將幼兒語言活動與繪畫活動相結合,在活動前圍繞話題討論,在活動最后展示、欣賞、講述繪畫作品,既為創(chuàng)造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思維預熱時間,也可以使幼兒更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創(chuàng)作想像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同時會吸收大量的新信息,為下一次靈感的爆發(fā)做好準備。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7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小朋友在線描畫方面都有了不同適度上的進步?偟膩碚f,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小朋友在觀察范畫的時候更加細致了。
二、小朋友下筆更大膽了,線條斷斷續(xù)續(xù)的現(xiàn)象也少了。
三、整張圖畫的比例也比之前好了許多。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畫各種各樣的樹,由于考慮到時間問題及小朋友的耐心,所以讓小朋友自由選擇一棵樹畫。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線與面的結合,所以我在示范的時候,也重點示范了這兩種圖案的畫法。其它的線條,我做了簡單的介紹,以及在畫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
在小朋友畫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以下幾個問題,是我在課前沒有考慮到的。
1.直線畫得不直,線與線之間的距離也不同。
2.畫網(wǎng)格的方法不對,個別小朋友畫的時候隨心所欲。
3.波浪線與波浪線之間沒有的距離和弧度沒有控制好。
這些都是線條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線與面的組合上也出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個別小朋友畫的三角形并不是與線條相結合,而是單獨的.幾個三角形畫在那里。還有在畫圓與線條時,應該先用水筆畫外面的一個圓,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擠在一起的現(xiàn)象。
通過這次的美術活動,我也做了一些歸納和總結,以便下次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要重點示范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以便于工作幼兒更好的掌握這節(jié)課的重點。在畫的時候,畫面的比例控制也是比較重要的。其次在平時要多加練習一些線條。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們也跟家長說了一些關于線描畫的指導要點以及它的重要性。家園配合,才能讓幼兒有更大的進步。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8
我們以前接受的是傳統(tǒng)的理論教育模式,注重的是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xiàn)狀,采取這種模式曾經(jīng)讓我的教學陷入僵局。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倡導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發(fā)揮學生的合作精神,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及探究問題的學習方式,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有重要作用。
一、 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創(chuàng)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為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了最佳的開端和背景。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情緒上受到感染,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渡钪械娜な隆愤@個課題,主要是鍛煉學生能夠把生活中發(fā)生的奇聞趣事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關鍵是學生先說出來,而后才能表現(xiàn)出來。在上課的一開始,遵照教參的.要求和學生交流。例如:你們生活中發(fā)生過什么有的事呀?當時的情景是怎樣的呀?學生沒反應,并且交頭接耳,課堂紀律比較亂。我想這樣可不行,就靈機一動,編了一個小故事。你再看,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的,也沒有說話的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自制力差,玩的心態(tài)還是挺重的。所以,在玩中教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導入的形式是多樣的?梢砸魳穼耄部梢杂螒驅 …… 這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
二、 創(chuàng)設愉悅環(huán)境,自主合作學習
美術教學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開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作品,學生們立刻露出了驚奇的贊美的神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作品中表現(xiàn)的是什么故事和情境?作品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哪?看看哪個小組能夠得第一?從而自然地把學生帶進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以這種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意識到他們之間是一種“榮辱與共”的關系。以比賽的形式,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全心投入到研究問題的環(huán)境中去,活躍課堂氣氛。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19
小朋友們你們都吃過面條嗎?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回答:吃過的!可是彩色的面條你們都見過沒有啊?“彩色面條?”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粗易龊玫囊煌搿安噬鏃l”,大家都仔細的觀察了起來,有的小朋友在說:“為什么面條是彩色的呢?”也有的在說:“這么好看的彩色面條是怎么做的呢?”帶著一系列疑問,引領著幼兒一起進入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觀察和關注教師示范,了解了怎樣做彩色面條,最后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制作,一碗碗“彩色面條”出爐了。在制作彩色面條的時候,撕面條粘面條的時候,一開始我示范的時,是撕一張貼一張的,而小朋友在制作的過程中有的幼兒是全部撕好后再粘貼的,這樣的方法其實更好,因為這樣手上的漿糊不容易弄開來!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說明幼兒們也學會了思考,這樣的效果不正是幼兒們所需要的嗎!
通過本次的活動,給予了每個孩子成功的展示機會,給予了肯定和鼓勵。根據(jù)設計的活動內容,在活動開始部分,通過提問而導入活動,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此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啟發(fā)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者問題去觀察去思考,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最后,采用了“示范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xiàn)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體現(xiàn)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方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的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安僮鞣ā币彩敲佬g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彩色面條》是一堂非常有趣又好玩的課!幼兒們的興趣也調動起來了,相信以后多開展這樣的美術活動,對于幼兒的各方面都會有提升的!
美術課課后反思 篇20
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云,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美好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我們在《大自然的語言》主題活動中共預設了三周,上周這主題已經(jīng)進行到了第二周,主要和幼兒進行了關于云和風的活動,現(xiàn)在我就選取美術活動《風來過了》課后的體會與大家交流。美術活動《風來過了》這個活動的預案是金老師設計的,做為本周配班老師的公共課;顒幽繕耸浅醪搅私怙L,感受風的存在,并運用圖象表征的手段表達對風的認識。
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到風的存在,我沒有帶幼兒去戶外,而是用一本書當扇子對著幾位幼兒扇風,引出課題。然后進行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樹葉為什么會跳舞?”幼兒回答道:“是風在吹!薄澳悄銈兛吹靡婏L長什么樣子嗎?你抓得到它嗎?”“不知道,抓不到”。我又問:“那你是怎么感覺到風來了?”幼兒們回答得很熱烈。有的說,風來了我覺得涼涼的.;有的說,我看到了樹在搖;有的說,風會把帽子吹掉;有的說,風很大的時候會把房子吹倒……想法。提問將幼兒引入一定的情景,使幼兒關注到了風,激發(fā)幼兒去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風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畫風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與幼兒一起欣賞詩歌《風》,然后引導幼兒在一定的情景,創(chuàng)造性的以自己對風的感受畫出一些簡單的外界景物。我還要求幼兒在畫的時候,明確風是什么方向吹來的,那樹木花草就要向一個方向彎腰,在幼兒的作品中看出多數(shù)幼兒理解了風的方向。
這個活動結束后,感到不足的是: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繪畫,這一點還不理想,作品的畫面顯得很單調,不夠豐富。由于孩子的個別差異,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繪畫能力存在的差異,給他們的指導不夠。
總之,本次活動以后的反思,我認為對自己是一次較大的促進和提高,使我更加認識到,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美術課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課后反思03-14
美術課后教學反思(通用22篇)09-22
小學四年級美術課后反思01-06
《金子》課后反思07-27
《秋天》課后反思07-30
《筍芽》課后反思08-09
小班課后反思08-25
備課的課后反思02-10
春課后反思11-25
《背影》課后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