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生物必背知識點

時間:2023-01-17 16:20:31 羨儀 生物/化工/環(huán)保/能源 我要投稿

生物必背知識點

  在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嫉膬热,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還在為沒有系統(tǒng)的知識點而發(fā)愁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物必背知識點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1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高興,并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

  3、反射。菏欠瓷浠顒拥慕Y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2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名詞:

  1、染色體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種生物體細胞中全部染色體的數目、大小和形態(tài)特征。觀察染色體組型的時期是有絲分裂的中期。

  2、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

  3、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做性染色體。

  4、常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叫做常染色體。

  5、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它的遺傳方式是與性別相聯(lián)系的,這種遺傳方式叫做伴性遺傳。

  語句:

  1、染色體的四種類型:中著絲粒染色體,亞中著絲粒染色體,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端著絲粒染色體。

  2、性別決定的類型:

  (1)XY型:雄性個體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XY),雌性個體含有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的性別決定類型。

  (2)ZW型:與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雄性,而異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雌性。蛾類、蝶類、鳥類(雞、鴨、鵝)的性別決定屬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種先天性色覺障礙病,不能分辨各種顏色或兩種顏色。其中,常見的色盲是紅綠色盲,患者對紅色、綠色分不清,全色盲極個別。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的相應位置上沒有什么色覺的基因。

  4、色盲的遺傳特點: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說,色盲這種病是由男性通過他的女兒(不病)遺傳給他的外孫子(隔代遺傳、交叉遺傳)。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傳給男性)。

  5、血友病簡介:癥狀——血液中缺少一種凝血因子,故凝血時間延長,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種伴X隱性遺傳病,其遺傳特點與色盲完全一樣。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3

  細胞核

  每個真核細胞通常只有一個細胞核,而有的細胞有兩個以上的細胞核,如人的肌肉細胞,有的細胞卻沒有細胞核,如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細胞。

  1、結構

  在電鏡下觀察經過固定、染色的有絲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可知其細胞核主要結構有。

  核膜、核仁、染色質

  核膜由雙層膜構成,膜上有核孔,是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孔道。

  核仁在不同種類的生物中,形態(tài)和數量不同,它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在細胞有絲分裂間期,染色質呈絲狀,并交織成網;在分裂期染色質螺旋化化,縮短變粗,變成一條圓柱狀或桿狀的染色體,因此,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tài)。

  2、功能

  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和的主要場所,是細胞和細胞的控制中心,因此,細胞核是細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儲存、復制、代謝、遺傳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4

  第一節(jié)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滲透作用

 。1)滲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2)發(fā)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偈蔷哂邪胪改

 、谑前胪改蓚染哂袧舛炔。

  二、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滲透作用)

  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吸水膨脹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失水皺縮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

  2、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細胞內的液體環(huán)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復原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就,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變小、脫離細胞壁、基本不變

  清水、逐漸恢復原來大小、恢復原位、基本不變

  1、質壁分離產生的條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細胞壁

  (3)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2、質壁分離產生的原因:

  內因:原生質層伸縮性大于細胞壁伸縮性

  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兩種:

 。1)吸帳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種子、根尖分生區(qū)

  (2)滲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1、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逆相對含量梯度——主動運輸

  對物質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決定。

  2、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通過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二、比較幾組概念

  擴散: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運動叫做擴散(擴散與過膜與否無關)、(如:O2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運動)

  滲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又稱為滲透、(如: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質的通過與否取決于半透膜孔隙直徑的大小、(如:動物膀胱、玻璃紙、腸衣、雞蛋的卵殼膜等)

  選擇通過性膜:細胞膜上具有載體,且不同生物的細胞膜上載體種類和數量不同,構成了對不同物質吸收與否和吸收多少的選擇性。

  (如:細胞膜等各種生物膜)

  第二節(jié)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探索歷程(略,見P65—67)

  二、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磷脂雙分子層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糖蛋白(糖被)

  組成: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

  作用:細胞識別、免疫反應、血型鑒定、保護潤滑等。

  第三節(jié)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一、被動運輸: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方向、載體、能量、舉例

  自由擴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維生素等

  協(xié)助擴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主動運輸、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離子、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5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主要元素)]

  2、微量元素:生物體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牧童碰新鐵門)]

  植物缺少硼(元素)時花藥花絲萎縮,花粉發(fā)育不良。(花而不實)

  3、統(tǒng)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

  4、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原生質

  細胞內的生命物質,主要成分蛋白質、脂類、核酸,分化成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注:植物特有的由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的細胞壁不是原生質的成分)

  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物:

  ①水(約60-95%,一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無機鹽(約1-1.5%)

  有機物:

  ③糖類

 、芎怂(共約1-1.5%)

 、葜(1-2%)

 、薜鞍踪|(約7-10%是一切活細胞有機物含量最多的,干細胞中含量最多的)

  水在細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對生物的意義

  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數)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動。(幼嫩植物、代謝旺盛細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劑②運送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的廢物③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6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2)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

  (3)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性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即在突觸處)的.傳遞具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也就是只能從(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

  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機體活動的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

  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jié)中樞,維持身體平衡

  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

  下丘腦: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jié)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

  書寫(W)中樞(能聽、說、讀,不能寫)

  談話(S)中樞(能聽、讀、寫,不能說)

  聽覺(H)性語言中樞(能說、寫、讀,不能聽懂)

  視覺(V)性語言中樞(能聽、說、寫,不能讀懂)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7

  名詞:

  1、染色體變異:光學顯微鏡下可見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或者染色體數目變異。

  2、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指細胞內一個或幾個染色體發(fā)生片段的缺失(染色體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顛倒(染色體的某一片段顛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等改變。

  3、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指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增添或缺失的改變。

  4、染色體組:一般的,生殖細胞中形態(tài)、大小不相同的一組染色體,就叫做一個染色體組。細胞內形態(tài)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就說明有幾個染色體組。

  5、二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二倍體。如。人果,蠅,玉米。絕大部分的動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體。

  6、多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多倍體。如:馬鈴薯含四個染色體組叫四倍體,普通小麥含六個染色體組叫六倍體。(普通小麥體細胞6n,42條染色體,一個染色體組3n,21條染色體。)

  7、一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一倍體。

  8、單倍體:是指體細胞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

  9、花藥離體培養(yǎng)法:具有不同優(yōu)點的品種雜交,取F1的花藥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進行離體培養(yǎng),形成單倍體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單倍體染色體加倍,選取符合要求的個體作種。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8

  第一節(jié)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

  1.19世紀,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種現代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猩猩。

  3.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使得部分古猿進化成現在人。

  4.人與猿分界的標準之一是直立行走。

  5.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1)運動方式不同(人類直立行走,類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3)腦的發(fā)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文學交流能力。)

  第二節(jié)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統(tǒng)

  1.生殖系統(tǒng)分為男性生殖系統(tǒng)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睪丸,睪丸的功能是產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過程

  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2、每個人的生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3、胚胎經過8周左右形成胎兒。胎兒在38周左右發(fā)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從母體的陰道產出的過程稱為分娩。

  4、胚胎發(fā)育的場所是子宮,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

  5、試管嬰兒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受精卵在體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宮,胚胎在子宮內完成發(fā)育。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9

  1、光合作用的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有機物和氧氣。場所:葉綠體 條件:光

  2、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3、呼吸作用的實質:活細胞通過線粒體,利用氧氣,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原料:有機物和氧氣,產物:二氧化碳和水及能量。場所:線粒體

  4、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有機物+氧氣 → 二氧化碳+水

  5、光合作用維持了大氣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6、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7、為了延長蔬菜、水果的儲藏時間一般通過低溫,干燥等措施來減弱呼吸作用。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10

  1、孢子植物有

 。1)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

  (2)苔蘚植物:有假根,有莖葉的分化

 。3)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2、種子的基本結構:種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

  3、菜豆種子與玉米種子的相同點:都有種皮和胚 不同點:菜豆種子無胚乳,玉米種子有胚乳;有胚乳的種子營養(yǎng)物質由胚乳提供,無胚乳的種子營養(yǎng)物質由子葉提供

  4、裸子植物的特征:種子裸露,外面無保護它的果皮;被子植物的特征:種子外面有果皮保護,種子被包在果實之中,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危害,更加適應陸地生活

  5、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籽粒飽滿,胚結構完整,不在休眠期的種子

  6、種子的萌發(fā)過程:吸收水分→營養(yǎng)物質轉運給胚芽、胚軸、胚根→胚根發(fā)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

  7、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枝條由芽發(fā)育成

  8、植株生長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9、花的主要結構:雄蕊、雌蕊(必不可少),花要結出果實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過程

  10、受精完成后,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受精卵發(fā)育成胚。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11

  1、顯微鏡所看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的乘積。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細胞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細胞總數越少(大暗少)

  2、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光線暗時:用大光圈、凹面鏡

  光線強時: 用小光圈、平面鏡

  3、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應滴加一滴清水;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應滴加一滴生理鹽水,目的是為了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tài);二者均用稀碘液染色,目的是為了更好觀察細胞結構。

  4、動植物細胞的最根本的區(qū)別是有無細胞壁,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植物的綠色部分,一般在葉片中才有,當然部分莖也有)

  5、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膜、核、質)

  光合作用的器官是葉,場所是葉綠體;動物植物呼吸作用的場所是線粒體

  細胞核:儲存遺傳物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

  液泡:存在酸甜苦辣等物質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12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2、平時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類

  3、參與構建和修復細胞的是蛋白質,因此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及處于術后康復期的人應該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不是細胞的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維持某些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的是維生素

  5、缺維生素A:得夜盲癥(傍晚看不清東西),應多補充玉米、胡蘿卜、深色蔬菜

  缺維生素B:得腳氣病

  缺維生素C :得壞血病(牙齦出血),應多吃新鮮的果蔬

  缺維生素D:得佝僂病、骨質疏松癥(夜盲A腳氣B壞血C佝僂D)

  6,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膽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變成脂肪微粒,促進對脂肪的消化

  7、糖類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小腸;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酶(萬能消化液),因此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消化場所是小腸。

  8、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睪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宮: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輸卵管:精子、卵細胞相遇形成受精卵的場所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13

  1、細胞的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數目和形態(tài)結構和原細胞一樣

  2、細胞的分化:形成不同形態(tài)結構的細胞群的過程。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

  3、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4、綠色植物細胞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5、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胞織器系人)

  6、動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

  7、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通過表膜進行呼吸,通過食物泡消化食物

  8、病毒:個體微小,無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僅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14

  1、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圈,被稱為“綠色水庫”的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2、生態(tài)系統(tǒng):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它包括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等),二者缺一不可。

  3、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4、生物與生物的關系:捕食關系(吃與被吃的關系)、競爭關系(爭奪食物、空間等)、合作關系。

  5、食物鏈:起點是一定是生產者(植物)。終點是消費者(動物)。食物鏈中的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

【生物必背知識點】相關文章:

生物必背知識點12-26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11-10

生物必背知識點15篇12-26

生物必背知識點(15篇)12-27

生物必背知識點精選15篇12-27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11篇11-10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11篇)11-10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12篇11-17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12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