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執(zhí)竿入城評課稿
文言文是古代中華民族歷史、思想、文化的載體,是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內(nèi)涵和智慧結晶。就目前狀況看,中小學文言文教學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脫節(jié)現(xiàn)象,未能很好的銜接。小古文即簡短的文言文,其語言特點與白話文有明顯差別,雖言簡意豐,卻沒有白話文明白暢曉,甚至有點艱澀難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周校選擇了一篇趣味性較強的小古文—《執(zhí)竿入城》作為教學的文本,借此激發(fā)學生學習小古文的積極性,獲得了成功。一堂課下來,生成了很多精彩的教學點。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喚起學習熱情。
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周校在復習常用文言詞意的基礎上,以一則笑話《跌》導入新課的學習,學生在笑聲中進入新課的學習,整個過程是有層次地進行的,是輕松愉悅的。
二、在教學方法上實施授“漁”策略。
小古文教學具有獨特性:那就是如何引導學習掌握學習小古文的方法,提高學習小古文的能力。這值得探究。隨著教學的推進,周校向?qū)W生拋出了一把把學習小古文的金鑰匙:猜讀法、補充法、組詞法。既教給學生最基本的知識,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閱讀古文的綜合能力。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同時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在精神上獲得熏陶。
以前在教學小古文時,總感覺學生沒什么興趣,而今天聽了周校長的經(jīng)典誦讀課,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教小古文可以這樣的輕松自然,而學生也可以學得這樣的趣味盎然。其中,課上有幾處亮點很值得我學習。
首先,在導入新課時,周校長先讓學生看了一則《跌》的小笑話,由于這則小笑話通俗易懂,學生一下就讀懂了,且忍不住笑出聲來,這讓學生感受到,原來小古文并不難理解,而且還很有趣呢,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小古文的學習興趣。
而在學習《執(zhí)竿入城》時,周校長還滲透著教給學生猜讀法、補充法、組詞法等學古文的好方法,這些方法,對學生以后學習小古文,是十分有幫助的。
學完古文,周校長讓學生給文中的執(zhí)竿人出主意,怎樣拿竿才更好?學生想到了直著拿,斜著拿。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都會,但周校長的真正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出主意,而是讓學生仿照小古文的句式來表達,這其實就是關注了學生的文言文表達。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竟然也學會了用古文表達,“斜執(zhí)之可入” “直執(zhí)之入也”,很值得贊賞。以后,在小古文教學時,我也不能只關注對古文的理解,而應關注到古文的表達方式,試著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
【執(zhí)竿入城評課稿】相關文章: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課賽評課稿12-17
心理課評課稿01-18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課賽評課稿03-08
復習課評課稿04-08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小學美術評課稿-《動物面具》評課稿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