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集錦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寫好征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幾天,天氣時晴時陰,還會下起小雨來,時小時大,因為清明節(jié)到了,剛好是在這個周末的星期六。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到了,我的心既激動,又沉重,因為星期天我們要回老家去上墳。
到了星期天,我們一家人一大早趕去老家。在路上,東山已經(jīng)見到了,這時的山,有些凄涼,灰蒙蒙的一片,路邊的田地里沒有農(nóng)作物,只有一些干枯的枝葉,有些是一片亂土,有些很有規(guī)律,一溝一溝的,可以看出,已灑了種子,農(nóng)民叔叔正等待種子發(fā)芽呢!
轉(zhuǎn)眼間就到了二大爹家門口,準備了一下,便急匆匆地上了墳山,山上的.樹,沒有一點綠色,只有干枯的樹枝,有些樹上有了一些嫩綠色,不是太多,只有一絲絲,大地上沒了草,顯得格外凄慘,我不禁想:“清明節(jié)到了,連大自然都不敢調(diào)皮了,一切都像是死了一樣,多么安靜,連春姐姐來了都都不敢大聲張揚,多么莊重,清明,清明,好清靜啊!”
到了墳山,我便收起了想象,二大爹突然問:“雞呢?”我們這里要現(xiàn)殺雞,把雞血淋在山神上,這么一個重要的角色可少不了呀!我說了一句:“雞沒帶來,放在家里了!贝蠹也偶奔泵γΦ卮螂娫捊o姑爹,叫姑爹把雞送來,過了一會兒,姑爹來了,大家才開始自己做自己的事,爸爸和二大爹殺雞,把雞清理干凈;媽媽去燒水;姑媽去放冥幣、金子、銀子、草紙等東西,我和小坤放草紙、香。
大家開始完成自己的任務(wù)了,我細細看,這山上的墳參差不齊地排列著,有的墳高大而嶄新,有的墳連石碑石碑上的字都看不清了,這便是風的杰作,有的墳成為了一片亂石,仔細看還能看清它的摸樣,我懷著尊敬又莊重的心情認認真真地把一張張草紙放在墳前,把一根根香插在了石縫中,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務(wù),很快他們的雞也煮熟了,奶奶把雞放在一個碗里,用筷子把雞頭立起來,用碗,把飯盛了進去,倒了一杯茶一杯酒,裝在一個大鐵盤里,要給逝去的親人們“吃”,我們到了一個墳前,作為主持的奶奶,說了幾句話,點燃了草紙,把各種東西拿去燒,燒完了奶奶就把酒、茶倒進火堆里,接著按輩分算,輩分大的人就先磕頭,磕三下,拜三拜,這樣輪著下去。我們拜完了所有墳,放了鞭炮,便回家了。
這一個周末讓我過得十分有意義,因為讓我緬懷了一下已故的親人,并且讓我去了一趟農(nóng)村,讓我欣賞了清明時期的鄉(xiāng)村景色。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2
昨夜春雷轟鳴,驚動了大地,驚醒了鳥蟲。春雨綿綿,潤滑著干涸的土地,沖刷掉楊柳的灰塵。早上起來,滿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暢無比。
不由想起同事講過的一位家在農(nóng)村的同學,在一場春雨過后,早上起來做詩的故事,記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眼前一片綠麥!焙苁怯腥,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觸景生情呢!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在南方尤其確切,幾乎每年的清明前后都會下雨,這時候的雨,于莊稼是貴如油,于萬物更是催化劑,你看春雨之后,路邊的野草閑花兒貪婪地呼吸著春天的空氣,爭先恐后地拔節(jié)、開放,讓你不由自己的要對它們注目。
春天的雷聲好象是從地底滾滾而來,由遠及近至你的腳下轟鳴著,震動著,似乎要驚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zhèn),告訴他們清明節(jié)到了,該起來接受子孫的禮物了!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托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tǒng)也是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lián)系的主要媒介,還肩負著保佑子孫后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還認為人即使身體不存在,靈魂也是存在的這個觀念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表達個人對親人們的誠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人性深處的道德理性重被喚醒。
這一天,即使遠在海外的游子,也會遙祝自己的`親人們在天堂里生活得幸福快樂。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還加強了親友間的聯(lián)系和團結(jié),在共同的先祖和親人墓前,緬懷他們?yōu)榧易宓姆毖軌汛笞鞒龅囊磺校^而學習他們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從而與家人親友一起,繼續(xù)發(fā)揚家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清明也被稱為清明節(jié),這一天悲傷的成份并不多,相反節(jié)日的氣氛倒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里的親人的一次聚會,先讓久違的親人們品嘗家鄉(xiāng)的小吃,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后與各路后人相見言歡,互訴衷腸,向他們告知家族的各種悲喜信息,嘮叨嘮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真實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沒在渭水河畔,不知我們從遙遠的地方化去的紙錢和敬獻的鮮花他們能否收到?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天,我都會遙祝自己的先祖?zhèn)冊诘叵掳察o長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咸澀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淚水穿成,它會帶著我的祝福穿透地層,滋潤你們的心田……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3
俗話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笨蛇@次清明節(jié)不但一絲雨都沒下,而且老天爺仿佛故意跟我們作對似得,天氣格外悶熱,鄉(xiāng)下的麥苗似乎蔫了許多。原本的生機勃勃,原本的嫩綠,青綠,漸漸打了黃,這是極其缺水的階段。
恰巧,放了一天的清明假,再加上原本的兩天星期天,有了拯救麥苗的時間,爸爸帶著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中午終于抵達了目的'地,下了車看見媽媽來接我們了,她鞋子上有點干泥巴,褲子上濕透了。顯然,媽媽正在給麥苗澆水,知道我們回來,來不及換衣服,就來接我們了。媽媽說:“現(xiàn)在正是給麥苗澆水的時候,非常緊,一口井被三四家占著,”爸爸也加快了速度,回到家換了身舊衣服,就和媽媽直奔麥地了。
姐姐和我呆在家里,一看表十點了,再往外瞅瞅,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等待中,我們漸漸入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時候,爸媽回來了,早上天剛亮,他們又出去了。
……
眼到了中午,爸爸和媽媽回來了,他們又是一身泥,這次上下衣都濕了,鞋子更是濕的厲害,我和姐姐急忙幫爸爸脫下鞋子,呀!濕鞋子可真難脫,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我們都笑了起來。爸爸的襪子也濕了,我去把爸爸的濕襪子洗了洗,濕鞋子重新刷了刷。媽媽也是累極了,為了讓媽媽歇會兒,姐姐去做了飯。媽媽說:“有兩個女兒真好,幫我們洗衣服、做飯!甭犃耍倚睦镱D時溫暖起來,那時可真幸福,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定格,我們的家永遠幸福下去。爸爸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原本沉寂的清明節(jié),這次格外溫馨。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4
清明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稓v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鼻迕饕坏剑瑲鉁厣,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之說。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zāi)古嗌闲峦粒蹘字δ劬G的新枝插在墳上,接著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我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們一家四口人好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著細細的小雨。我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祭品,有的拿著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zhèn)心曠神怡啊!我們順著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于來到了爺爺?shù)膲炃埃覀円o敬愛的爺爺掃墓了。
奶奶和媽媽忙著給爺爺上香,擺祭品,我和爸爸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罢,你割得真認真呀!”媽媽夸贊我道?晌乙桓菀矝]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很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我們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媽媽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5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jié),家里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么,現(xiàn)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jié)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媽媽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夠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jié)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于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nèi)チ司司说膲灥亍0职謰寢尭嬖V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念時,我一不小心說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jié)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說,沒關(guān)系,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說了這么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么不能夠說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jié)也要快樂!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6
清明節(jié)是中國人紀念已逝親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里,會有許許多多家庭為逝去的親人掃墓,這種習俗已在中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來清明祭奠這個習俗卻慢慢變味了,變得奢侈化了。過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里只用些黃色圓形紙(俗稱元寶)和幾碟小食一壺清酒即可。而現(xiàn)在卻演變成什么小車、紙別墅、傭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燒掉,成為嚴重的火災(zāi)隱患,每年清明節(jié)都有失火燒山事件發(fā)生就是明證。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們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節(jié)當天早上,看著家人張羅著祭祖用品,嘴里還念念有詞,說什么百萬家私之類的.,聽得我稀里糊涂。正當我想上前問媽媽這樣做有什么意義的時候,忽然小侄子“哇”一聲:“好大的一只燒豬啊,那個爆竹卷著有大鍋蓋一樣大!”我扭頭朝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個人抬著一只大燒豬和一卷大爆竹,還有人擔著祭品跟在后面。這也太夸張了吧,不是明擺著炫耀嘛!看著那支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嘆了一口氣。
我們家也出發(fā)“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還真是驚嘆連連啊!“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這個彌漫著淡淡哀傷的節(jié)日里,我想人們的心情也難免會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吧?但是為什么今天全然不見了呢?雖然說清明前后也有踏青嬉游、親近大自然的傳統(tǒng)習俗,但是至少去“拜山”上墳不該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見浩浩蕩蕩的車隊,那些人抬著奢侈的祭品來到他們先人的墳上。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一點憂傷、莊重、肅穆的氣氛,反而看見他們臉帶笑容,還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們祭祀完之后,又燒了一大卷炮仗,后來還放了幾筒禮炮。天哪,禮炮不是在喜慶的日子才放的嗎?怎么清明節(jié)祭奠親人也放。窟@到底是在紀念已逝的親人還是搞什么新意?這樣過清明節(jié)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春雨蒙蒙,飄灑在我的臉上。望著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親人,那是多么令人懷念。我默默地為他們敬了酒,上了香,接著帶著哀愁與不舍,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歸途。想著剛才見到的情景,我一路無語。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7
在清明節(jié)的那一天,我們往往都會祭拜我們的祖先,緬懷逝去的親人。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們一家人早早地起床。爸爸在做開車前的例行“安檢”,媽媽和姐姐在準備花籃,我則凝視著外公的遺像。外公滿面笑容,一如生前那樣慈祥。七點鐘,我們出發(fā)準備去外公的墓前祭拜老人家。
汽車駛上盤山公路,我們無心欣賞車窗外的景色。爸媽都很沉默,我和姐姐自然也不敢開玩笑。就在快到外公的墳?zāi)沟臅r候,沒想到幾塊大石頭堵住了路。我們只好步行上山。那兩只大花籃可不好扛了,弄不好里面的水都會漏出來。于是爸爸宣布:我和媽媽、姐姐和爸爸,四人分成兩組把花籃抬上去。媽媽說,這才能讓外公“看”到我們的孝心哩。來到外公長眠的地方,那是一個向陽的山坡。金燦燦的油菜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正在怒放,墓四周的松柏越發(fā)顯得蒼翠。我們放下花籃,擺上外公愛喝的酒,向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鞠躬。媽媽的眼睛濕潤了,我們的心情也很沉重。記憶中,外公很疼愛我,總是抱著我,還用他的胡子“扎”我,逗我玩。但我卻沒能回報外公的愛。我學著爸爸的樣子掃墓,讓外公的“家”變得更加潔凈。老人家生前就愛干凈,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這些了。爸爸輕聲提醒我們該離開了。我又向外公三鞠躬,這才三步一回頭地離開外公。
下山的路上,前來掃墓祭祖的人們越來越多?諝庵袕浡瘫堑'煙花燃放的氣味,鞭炮聲不絕于耳。看著這一切,我不禁想到老師說過的,現(xiàn)在有的地方還試行“樹葬”。這是一種以植樹代替造墓和骨灰存放,把骨灰埋葬在樹下,不形成墳頭的新的骨灰處理方式。我覺得這種做法很有人情味,讓生命與大樹千古。站到樹下,可以感覺到回到了親人的身旁。
“阿威,到家了。在想什么呢?”媽媽的話把我的思緒從遐想中拉回來。我靦腆地笑了笑:“媽媽,沒什么!被氐脚P室,坐在書桌前,我筆尖一動,記下了清明節(jié)的感悟。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8
四月_日,正值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
成都的天,溫暖而濕潤,淅淅瀝瀝地灑著點點小雨,落在人們的身上,也仿佛落在人們的心頭,這不難讓人們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情感: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記憶仿佛被拉回到若干年以前。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那一文人騷客的形象似杜郎而又仿佛不是他,站在泥濘路口,文質(zhì)彬彬地詢問杏花村的通口,牧童遙指,聲音稚幼,帶著甜甜的孩童氣息?山穹俏舯龋镣缫殉砷L了吧,而那文人騷客也不知了去向。他們的故事只留下了一首詩,讓人在這悲的日子里吟誦、欣賞。
汪國真先生曾寫過這樣的一句話: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于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盡管天氣溫暖,春風和煦,但由于這日意義較之平日而言大不相同,人們的心情也就有些郁郁寡歡了。
清明時節(jié),我,去掃墓了。
因為正值清明,前來祭祀的人們很多,但環(huán)境卻顯得寂寥,人們也沉默寡言。我也隨著長龍般的隊伍,一步一步向上走著,或許是由于臺階過高、人群太多,又或許源于內(nèi)心情感的作祟,我走得極慢,一步一級臺階,舉足抬步也顯得堅實而沉重。
大樹下,墳頭前,有一些人會面對墓碑呆立好一會,半晌才開口對那些亡故的人說出在他生前沒來得及聽見的話,心平氣和,少了從前的紛紛吵吵,看了倒讓人想落淚。風吹著樹木“沙沙”作響,似安息靈魂悠長而遠久的`嘆息。
我的曾祖父就在這里沉睡著,沒有一絲聲響,寧靜而安詳。
他是在_年離開我的,當時的自己年幼且不懂事,當我的母親告訴我曾祖父去世時,我并不懂得其中的含義,只是呆呆地點點頭,也沒有看到他最后一眼。如今,長大了,終于對死亡有些一知半解了,其實死亡就是一門學問,深奧而難懂,讓人痛苦又捉摸不透。
德國諺語里說,“當你來到時,你在哭,你周圍的人在笑;當你離開時,你在笑,你周圍的人在哭。”若事實真的如此,那該有多好。人的一生若活得洋洋灑灑,精精彩彩,也不枉走一遭,只是人被七情六欲所束縛,離開分別時,往往是內(nèi)心的痛苦放不下,放不下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曾祖父一生與人為善。年輕時投筆從戎,奮斗于抗日的第一戰(zhàn)場,年老后,在家鄉(xiāng)的教堂里主持牧師工作。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精通英語的曾祖父便和藹地教我學習英文,手把手地帶著我寫著一個又一個英文字母,當我略顯生澀地念著音標時,他會極耐心地糾正我的發(fā)音,把自己的嘴巴張大,讓我看清舌頭的運動。一老一少團坐在桌邊學習的背影至今仍浮現(xiàn)在我眼前,只是我人生中最早的啟蒙老師,教會了我英文,卻不能教會我世事無常,而他,如今也和我陰陽相隔。
我在曾祖父的碑前行跪拜禮,顫抖著手為他上著香。我似乎就能感覺他的氣息還是那般溫暖的圍繞在我的周圍,他也在遠遠的地方注視著我,注視著我的一言一行。
或許我們因為羞澀和懶惰而留下的無法彌補的遺憾太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欲報而親不待。”這是我從曾祖父身上悟出的道理。經(jīng)過三年五載,當我真正懂事后想要回報他時,枉然發(fā)現(xiàn)他已不在了。望著他生前最后一張照片,我在思索自己究竟可以如何作為?心中有的是不知所措;有的是悵然若失。
天空仍然下著雨,漸漸大了起來,熄滅那墳頭燃盡后化成一撮灰的香屑,濡濕了碑上厚厚的灰塵。
回程的途中,看著絡(luò)繹不絕,前來掃墓的人們,看見他們在墳前表達內(nèi)心真正的情感時,腦中仍然是杜牧的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是在這春天里,唯一一個把人心揉得粉碎的日子。
有那么一小粒晶瑩透亮的液體掛在眼角,像雨水,也像眼淚。到底是什么,連我自己也分不清了。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9
欲清明,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笑還顰,最斷腸。
——題記
淡粉色的紫葉李開滿了墳?zāi)怪車。遠望,如同大片紫云在微風中搖曳著,有一種說不出的冷美,清新脫俗。
我與家人來到墳前,望著周圍被風吹出的紫葉李花雨,我拾起一瓣,端詳良久,驀地想起獨愛紫葉李的太奶奶。不覺想問一句,您在天堂過得還好嗎?
是有多久沒有再見到您了呢?距離上一次啊……我驚異,竟快五年了,五年足以改變一個人,我已不似當年的幼稚。而您呢,您可安好?
俯身,親吻一瓣馨香,憶起那年,您牽著我的小手,在麥地邊放風箏,風箏線斷了,落在了那棵紫葉李上。我急了,不停地跺腳,您淺笑,搬來了梯子,替我將風箏取下來。我欣喜地拿著風箏,卻忘卻了您因為年老而摔倒的場景。您的愛我感受到了,卻不知如何報答。您如春雨,而我恰似紫葉李,沒有您的滋潤,我怎能成長?
許是看我出神已久,表姐不禁喊我,這才回過神來。大家做著簡單而又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清除墓旁雜草,把老人生前愛吃的點心供在墳前,燒著紙幣,排除鞠躬,輪到我時,淚水已溢出眼眶。
仰頭,沐浴著花瓣雨,腦海里全是您的笑臉。無論何時何地、何年何月,您都是淺笑著的,您就像長不大的孩童。達.芬奇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而傾倒,而您,則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不禁轉(zhuǎn)過頭,苦笑的對表姐說:““思念是會呼吸的病”這話好對啊,這思念已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回眸,望著墓碑。我淺笑,忍著悲傷、忍著不舍,重重地磕了頭,離開了。
紫葉李紛芳,渲染著春天。春風如歌,唱盡春愁。清明,這時節(jié),永留心中。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0
3月30日晚,老爺爺(爸爸的爺爺)去世了,按照農(nóng)村風俗,三天后出殯。
4月2日—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早晨6點30分,親戚們齊聚在老爺爺?shù)撵`堂前。大家身穿孝服,腰間系一根稻草繩,手拿竹棍。女的頭戴白巾,男的頭上則多了一個三角帽。出殯儀式正式開始,靈柩被抬出了屋外,我們便按輩份依次跪好。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開始念悼文,講述了老爺爺一到八十六歲的生平事跡。幾分鐘后,我的膝蓋疼痛起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幾分鐘后,大部分的人由雙膝變成單膝跪地,老爺爺?shù)膬号在彎著腰,低著頭,規(guī)規(guī)距距地跪著。爸爸跪在爺爺后面,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流下來,頭上的白巾和衣服濕透了,也顧不上擦。半個小時之后,悼文念完了。我迫不及待地站起來,一條白布從隊伍的前頭傳到后頭,大家左手拿著白布,緩緩地往前走。手拿花圈的走在前面,舞龍、舞獅隊在后面。在一塊空地上,老爺爺?shù)撵`柩被放下來,爺爺奶奶們便又跪著。舞獅隊開始表演啦!兩只“獅子”一會兒跳得比樹還高,一會兒又趴在地上嬉戲,行人都紛紛停下腳步觀看。有些親戚將零錢扔到空地上,“獅子”馬上張開“血盆大口|”,將錢吞了進去。七爺爺手拿百元大鈔在頭頂搖晃,“獅子們”反應(yīng)迅速,一口就“吃掉了”。舞龍隊出場了,它們使勁擺頭甩尾,看得我眼花瞭亂。表演結(jié)束之后,隊伍繼續(xù)前行。
走了大約一半的路程,我們被告知取下腰間的稻草繩,丟掉手中的.竹棍。十點左右,終于來到了目的地—一座小山。靈柩停放在一個長方形的大坑旁,里面放滿了稻草和紙錢。一位叔叔點燃了稻草和紙錢。我們在老爺爺?shù)膲炃盁堝X,做揖。這時候,一位老態(tài)龍鐘的老奶奶提著一小桶米飯,給每人舀了一小勺。剛開始,我還不想吃,奶奶說:“這是風俗!蔽揖鸵豢诎衙罪埑粤恕N覀冇謥淼嚼夏棠痰膲炃,燒紙錢,做揖。這時,奶奶遞給我一根樟樹枝,再三叮囑回去以后,要將樟樹枝放在老爺爺?shù)膹N房里。我和媽媽、姑姑們往回走,爸爸和爺爺們留下來安葬老爺爺。中午一點半,老爺爺門前的空地上擺滿了桌子,到處都是人。聽奶奶說,有78桌呢!吃飯的時候好不熱鬧!
今年的清明節(jié),讓我感受到了農(nóng)村那不一樣的風俗!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1
今天,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有祭祀祖先修墳掃墓的風俗習慣,可是我卻不一樣,我在家里做清明餅, 清明餅是一種令人風味的小吃,有家庭主婦們早早地割來嫩綠的田青,煮熟后并用石灰混合,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澀尾味,到時候和米粉中攪捏做成餅.清明餅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餅.清明分青稞和白錁,青錁的餡多用芝麻紅塘,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白錁的餡多用咸菜豆腐,舔的吃膩了再吃上只咸的自然食欲大增.
開始做青明餅了,我燒了一鍋水,把采來洗盡的艾草到入鍋中,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的`艾草翻滾跳躍著,沒多久,它就搖身一變換上了碧綠的新裝.撈出艾草,揉成小團,擠出水分,展碎后的同米粉混均,做成半干半濕的面團.面團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的綠色花紋.準備餡料,甜的是紅塘,咸的是咸菜筍肉末.最后一小部做青明餅了.
我看著奶奶把面團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青明餅下放上一片葉子就成了.我也像奶奶做的過程一樣可是做好的薄園餅四方裂的裂,破的破,好不容易做好的一個青明餅結(jié)果是餅不像餅,而且有的地方破了一個小洞洞像被老鼠啃過的一樣,奶奶教給我把餡料弄下一點補到上面就行了,我照著我第一個做的,做了十幾個雖然很難看但是我覺的肯定很好吃,奶奶把青明餅蒸了幾十分鐘,剛剛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揭開一看,鍋內(nèi)一片蔥翠欲滴.油光光的冒著熱氣,真讓人口饞,吃上一口味道美極了.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的十分愉快!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2
再過兩天,就是清明了,我遠在異鄉(xiāng)的伯父回來了。因為工作繁忙,他已有幾年沒有回來過,今年是爺爺去世十周年,他特地告了假回鄉(xiāng)來給爺爺掃墓。正趕上學校放假,我便陪同伯父一起去爺爺?shù)哪沟亍?/p>
伯父是個大學教授,他高高瘦瘦的,戴著眼鏡,溫文爾雅,很有學識的樣子。我提著東西跟在伯父身邊,聽他講述他小時候和爺爺之間的故事。他深情的講述將我又帶回到爺爺身邊。到了爺爺?shù)膲炃,他將準備好的鮮花放在爺爺墳前。伯父在墳前幾度落淚,我們大家也都沉浸在悲傷中。
回家的路上,我們慢慢從悲傷的'氛圍中解脫出來。伯父給我講了很多關(guān)于清明的知識。他說:“清明是我國節(jié)日體系中,唯一把節(jié)日和節(jié)氣相結(jié)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會發(fā)現(xiàn),清明其實既是個悲傷的日子,又是個歡樂的日子。
“清明時節(jié)萬物復(fù)蘇,進入耕種時節(jié)。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幾天的寒食節(jié)里的祭奠內(nèi)容收納進來,人們開始祭奠先祖。同時,清明還將農(nóng)歷三月的春嬉等習俗收納進來,發(fā)展了郊游踏青、戶外體育娛樂等活動,成為一個綜合性節(jié)日!
“大伯,后天才是清明,我們天前兩天上墳唉,為什么不在清明這一天呢?”我忽然想起這個問題,問道。
“祭奠先人是清明節(jié)的主題之一,掃墓則是人們緬懷先人的重要形式。不過,清明節(jié)掃墓本來就不該在清明當天進行。掃墓的時間,最好是在節(jié)前10天或節(jié)后10天農(nóng)歷的單日進行。中國文化以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單日掃墓寄托了親人的吉祥祝愿。而清明當天,則是僧人掃墓的時間,僧人在這一天表達自己不能夠為祖先傳宗接代的歉意!边有這一說,我可是聞所未聞。
“很多人在清明節(jié)掃墓時習慣燒紙,其實這種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并非傳統(tǒng)的祭奠形式!辈附又f:“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最原始的祭掃辦法是‘掛壓灑’。就如話劇《茶館》最后一幕那樣,將紙錢向空中揚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磚頭壓住一張紙錢,表示后繼有人,F(xiàn)在較好的辦法是買一束鮮花祭奠先人,祭拜過后將花瓣撒在墓前!
伯父滔滔不絕的講述,讓我受益匪淺。我不知道一個節(jié)日還有這么精深的知識,以前只知道清明節(jié)掃墓,我們可以放假罷了。今天我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清明節(jié),我不禁對祖國的文化產(chǎn)生了崇敬之情,。祖國還有那么多高深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真應(yīng)該繼承和發(fā)揚呀!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3
四月,草長鶯飛,風和日麗,清明節(jié)帶著新綠的顏色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時光向我們走來。
清明,淵源于五霸崛起,群雄爭鋒的春秋時期。傳說,跟隨晉文公重耳風雨飄搖19年,忠肝義膽,同舟共濟的一代名臣介子推,于功成身退后,背負老母潛入深山。晉文公尋找不見,下令放火燒山,想把介于推母子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愿燒死,也不出山。恪守孝道,懷揣孝心,是介子推的精神遺產(chǎn),也是清明創(chuàng)設(shè)的初衷和緣由。
清明,是一個在親人眼中寄托沉甸甸思念的日子,在這個特定的日子里,無論咫尺天涯,人們都要重返故里,將一份純真的思念,培植在親人青草萋萋的.墳塋上,長成溫馨的慰藉。而那些羈留異鄉(xiāng)的人們,也會用自己的獨特方式遙遙祭告,或是瞻仰親人的遺像,或是撫摸故人的遺物,或是朝著青冢的方向默默遙望。
清明,是一個在文人筆下詩情畫意的日子!按撼菬o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等家喻戶曉的佳句傳誦至今。清明前后,雨是細軟的,風是和煦的,正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清明,也是一個后人心中仰視和追思的日子。清明時節(jié),我們更加緬懷新中國誕生六十年來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進步而獻身的英雄志士。同學們,我們一起點擊一下由團中央、中宣部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民族魂網(wǎng)站吧,那里有我們的先烈們。讓我們在網(wǎng)絡(luò)空間里,送束花,點首歌,點支蠟燭,網(wǎng)上祭英雄,共鑄中華魂。
清明,更是春耕春種的日子。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生也一樣,只有在“春天”里播下心愿,才能在“秋天”里收獲人生。播種,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的創(chuàng)造、新的起點。讓我們像辛勤的農(nóng)民那樣,一生播種,播種一生;努力人生,收獲人生。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4
清明節(jié)那天,我們回到爸爸的老家。我們先去山上燒了紙錢祭了祖,然后就在山上玩。
爸爸在山上看風景, 大姐拿著相機在拍一只美麗的蝴蝶,我拖著鐵鍬亂挖坑。媽媽說:”別亂挖了,鐵鍬給我,看我給您挖個“雞腿”吃吧!斑@雞腿是指根長在土里像雞腿的一種脆甜植物。我和媽媽開始尋找雞腿,找了半天沒找到,卻發(fā)現(xiàn)好多蒲公英,綠色的蒲公英開著小黃花,有的花都結(jié)果了。我喊大姐快來吹降落傘。大姐跑過來,摘了一個蒲公英的降落傘邊吹邊說:”我來幫蒲公英媽媽的孩子走遍天涯!“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來。我和大姐玩得正開心,忽然聽見媽媽喊:”您們快過來看,這里有迎春花!“我和大姐跑過去,看見兩棵迎春花正開著。這迎春花和新蕾公園不同,它的花瓣是黃的,花蕊卻是紅的,很漂亮!看完花,媽媽說:”我?guī)鷤內(nèi)フ垦颗觯樗[!“田野里,山上,芽芽碰很多,媽媽挑最肥的摘給我們,去掉上面的葉子,再剝掉芽芽碰的皮,放進嘴里吃起來,又脆又甜,清香滿口。我和姐不停地吃起來。媽媽看我們吃得差不多了,說:”我們?nèi)コ槊[吧!懊[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開了就不能吃了。我們在田野里找了半天,只有媽媽找到了幾根毛蔥。剝開毛蔥或綠或紅的`葉子,露出里面白白的毛蔥,放進嘴里嚼,感覺軟軟的,嫩嫩的,很清甜。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我們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會。我覺得清明節(jié)踏青玩的真開心呀!
清明節(jié)主題征文15
4月5日,每年陽歷4月5日就是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我們緬懷和祭奠先輩的節(jié)日。今年清明節(jié)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
首先,爺爺和爸爸給墳上挖了兩個墳帽,我和我的`媽媽負責燒紙錢,奶奶的任務(wù)是墳四周的雜草都砍掉,然后,爸爸我的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我的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家人已經(jīng)來過了。最后,我們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先輩的墳?zāi)骨澳矶\。
我覺得今天真好!一邊上墳,一邊還可以郊游。明年的清明節(jié),我還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