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八節(jié)作文 推薦度:
- 臘八節(jié)作文 推薦度:
- 臘八節(jié)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臘八節(jié)作文匯編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節(jié)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節(jié)作文 篇1
今天是元月十三日,農(nóng)歷臘月初八,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臘八節(jié)。剛起床,廚房里就傳來了母親歡快的歌聲。原來,母親正在廚房里為我準備今天中午的壓軸大賽的原材料——餃子餡。
八點鐘,斗志昂揚的我拿著母親準備的“愛心肉餡”,來到了教室。
先是國學積累環(huán)節(jié),黎明姐姐給我們講解了臘八節(jié)的來歷以及相關(guān)的傳說故事。關(guān)于這“臘八節(jié)”,人們可是賦予了它許多傳奇色彩呢!
傳說一,元朝的`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有一次,他給地主家放牛,結(jié)果一不小心,牛掉進了深坑里摔斷了腿。地主大怒,下令將朱元璋關(guān)進地牢,任其自生自滅。幾天以后,朱元璋餓得發(fā)昏,只好把從地牢里的老鼠洞中找出來的小米、大米、花生、紅棗等混合在一起,為自己煮了一碗雜糧粥。就這樣,朱元璋活了下來,等到他當皇帝時,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朱元璋又命人煮了一碗雜糧粥,并命名為“臘八粥”,又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jié)”,后來這一節(jié)日便流傳了下來。
傳說二,大家知道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嗎?其實他又叫釋迦摩尼,是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很早的時候,他就迷上了佛教,開始靜心修行,參禪悟道。可是就當他馬上就要成仙的時候,自己的修為卻遇到了瓶頸,無論怎樣都無法突破,這可急壞了他?墒,無論他怎么努力,怎么靜心,卻總是參不透剩下的佛法。有一天,他洗完澡后空乏無力,根本沒有辦法站起來,更別說走路了!這時,一位姑娘途經(jīng)這里,用自己剛收獲的玉米、大豆等食材做了一碗香噴噴的粥。說也奇怪,釋迦牟尼剛吃完這碗粥,便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自己多年沒有突破的瓶頸也有了松動的跡象。釋迦牟尼大喜,趕緊坐在了一顆菩提樹下,穩(wěn)定住自己的心神,開始參悟。沒過多久,釋迦牟尼忽然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十分輕盈。不一會兒,就悟道成仙了。
臘八節(jié)作文 篇2
有些記憶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句諺語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爺爺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為冷,我賴在被窩里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zhèn)上,說有很重要的事。鎮(zhèn)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后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為家生變故,我寄養(yǎng)在舅爺爺家,已經(jīng)半年有余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胡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著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說。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里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后,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yǎng)品。他的老白干,也喝得少了,說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于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匆娢,他便開始笑,山羊胡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里拎著的一只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里面應(yīng)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打開,而是先為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yù)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后,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里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孩子,知道嗎?今天是臘八,也是你五周歲的生日!”他依然笑著,但那笑里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這叫生日蛋糕!聽說,城里人過生日都興吃這個!我是提前讓在鎮(zhèn)上開雜貨鋪的親戚從縣上捎來的!”他一邊說,一邊打開另一個紙包,里面是五支紅紅綠綠的小蠟燭,他將它們一一插在那個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點著。蛋糕上立時盛開了五朵金黃色的花!伴]上眼睛,許個愿吧!孩子,許個你最想要的愿望,往后,你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越來越好,人家說了,過生日吃蛋糕、吹蠟燭、許愿,是最靈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過生日,第一次見識并且擁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過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軟糯,那細膩。一生不忘。舅爺爺一口都不肯吃,他說,那整個都是屬于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里——連同許下的心愿。
所謂刻骨銘心。又所謂,不思量,自難忘。那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為一個孩子灰色的童年涂上了香甜,成為我一生最溫暖的記憶之一。
是的,時間永遠不會使記憶風化。有些記憶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
臘八節(jié)作文 篇3
我小的時候,在臘月的季節(jié)里,雪花飛飛揚揚飄飄灑灑。時常村子里,田野上,山林中,總是披著一件白色的外衣。這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陽光灑下,隨處都能呈現(xiàn)出美麗而浪漫的畫卷。
我童年的學校就坐落在畫卷的中央。學校四周是挺拔的白楊樹,樹杈上有喜鵲搭建的雀巢,它們時常在枝頭喳喳叫喜。那時,每年的臘月初七,就是我們學校期末考試的最后一天。在這一天里,我們的心情好是緊張?荚嚠斎挥袎毫Γ荚嚱Y(jié)束后,我們就開心了起來,因為我們放假了!放假自然是高興的一件事情,不過最開心的還是和伙伴們?nèi)ゴ颉芭D八冰人”了。
這天下午,是我們期末考試的最后一門課程?荚囃戤叄锇閭儽持鴷艹隽私淌,不約而同地聚在了一塊兒。大家高喊著:“打臘八人兒去嘍!”臘八人兒,是過臘八節(jié)用來祭奠我們的先人和神靈的。用冰塊兒制成高一米左右寬八十厘米,形狀為凸字形就可以了。這是最簡單的冰雕了,太復(fù)雜的冰人兒雕刻我們小孩子也做不出來。
我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放下了書包,拎著斧頭拿著鐵棍,趕著小毛驢車,跟著小狗,帶著自制的小冰車,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分幾路人馬,奔向了野外結(jié)冰的池塘和水渠。
打臘八冰人也是有講究的,一般要選透亮的冰塊兒,厚度在十五厘米左右來制作。如果要選這樣的冰塊兒,是要到池塘和寬闊的.井面才能取得到的,但是在這些地方取冰,一般是比較危險。冰塊兒下面的水很深,人掉下去就會被水淹死的,很少有伙伴們?nèi)L試,大人們也經(jīng)常囑咐我們不要到那樣的地方去。不過我們這些不怕死的家伙,為了能取到好的冰塊兒還是要到湖面上去取冰。我們也有自己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湖面砸冰的伙伴們是要用繩子把腰系起來,然后把繩子的一端系到湖邊的小樹上。一旦有人落水,在岸邊的伙伴們,會拽著繩子往上拉。還好,我們這幫不怕死的小子,就這樣在湖面上打臘八人兒,好幾年過去了,都沒有出過什么事情。
記得那年,還是發(fā)生了一件比較后怕的事情。
跟往常一樣,我們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那樣去做的。大家從湖面把各家的冰人兒裝車后,正準備收兵回營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們領(lǐng)的小狗掉進了湖水里。也難怪小狗掉到湖水中。取過冰塊兒的湖面露出了黑綠色的湖水,湖水在太陽光的反射下看不到底,只是亮晶晶黑黝黝的,隨著水波的晃動,只能搖搖晃晃的映出岸邊的倒影。小狗在冰面上,看到了湖水中映出了它的身影,貪玩的它以為水里有條狗,于是用爪子試著去抓,一下子滑進了湖水中。我們救狗心切,一急之下,脫下了一件棉衣,扔到了靠近狗的水里。狗看到它身邊有一件東西,一下用爪子刨到了自己的肚子底下。剛到水里的棉衣浮力還很大,把狗的身體浮在了水面上。大伙兒用鐵棍、木棒使勁兒地去勾棉衣。勾住棉衣后一個勁兒地往水面上拉,這時小狗配合的也很好,緊抓棉衣不放。就這樣我們成功地救出了小狗。
狗是獲救了,可回想起來還是有點兒后怕。當時,我們只知道去救狗,所有冰面上的人都沒有系安全繩。假如當時冰面破裂,我們完全有可能掉進冰水里。不過我想,危險的刺激的東西,給我們的記憶也是特別難忘的。否則,今天我寫到打臘八人,冰水救狗就沒有這么有味道了。
我們把弄好的臘八人兒運回了家里,然后要筆直地栽到各家的糞堆中間。初八過臘八,初七的這天必須把臘八人兒安放好的。在那個時候,制作臘八人兒的所有工序,一般都是由家里面的孩子們來完成。
過臘八節(jié)除了制作臘八人兒,就是吃臘八粥了。在那個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吃一頓臘八粥就像過一次小年一樣美。熬制臘八粥也是很有講究的。母親在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了起來:選棗、泡米,熬粥用的黃米,是要用溫水浸泡一個晚上的。(黃米,北方的一種雜糧,顆粒比小米略大一些,顏色為黃色,和南方的糯米一樣煮熟時富有黏性)泡過的黃米熬出的粥有精氣,吃起來口感也好。熬粥的過程,是在臘八這天早上進行的,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必須把粥熬好。為了熬好粥,大人們總是在早晨的四到五點鐘開始給爐灶點火。燒一鍋水,放紅豆、紅棗,待紅豆紅棗快熟時,放泡制好的黃米,然后小火熬制。黃米黏性大,熬制需專人用鏟子在鍋里不停地攪動。如果稍微掌握不好就會糊鍋的,就這樣熬熟到出鍋為止。
在這一天,我們這些孩子們也要早起。因為出鍋的第一碗臘八粥,是要讓我們送去供俸神靈。把熱乎乎的臘八粥淋到臘八冰人兒的頭上,就為上供。據(jù)說,以此來供俸祖先和神靈,乞求豐收吉祥。這么虔誠和嚴肅的事情,對于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是一點也沒有興趣的。給臘八人兒施完粥后,就是我們這些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澆完紅粥的冰人兒,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它推倒砸爛了。
剛開始,我還以為砸臘八人兒是我們這些孩子們在搞惡作劇,但后來才知道只要澆完紅粥的臘八人兒是可以推倒砸爛的,原來,就是這個習俗。不過讓自己親手來砸自己家的還是有點不忍心,我們一般是去砸別人家的,別人家的孩子來砸自己家的。只要臘人兒頭上戴了紅帽,我們都會把它推倒砸爛。砸臘人兒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一大早,我們勾結(jié)幾個要好的伙伴挨家串戶,去尋找臘人兒的蹤影,就好像日本鬼子進村“掃蕩”一樣,一家都不肯放過,有的人家院子鎖了門,我們就翻墻進去。
記得有一次翻墻,我正好踏進了人家的狗窩。這條“死狗”翻墻的時候它不叫,等我踏到它的狗窩時,一下子咬住我的小腿死死不放。我拼命地掙扎,最終還是讓我跑掉了。嚇死我了,幸好穿著一條厚的棉褲,人沒傷著,只是把棉褲扯了一個大洞。反正,不管怎樣艱難,我們一家都不會放過的。在太陽出來之前我們的“掃蕩”必須結(jié)束,也許這是一直以來的規(guī)矩和習俗吧!我們這些孩子們都是這么去做的。
說實話,看到自己與伙伴們制作的臘八人兒一下子又被我們親手毀掉,心里很不是味道的,不過,冰人兒的碎片到來年的春天才會融化掉。在這期間,我們每次走到糞堆前,看到散碎在糞堆的冰人兒殘片,眼前不由的浮現(xiàn)出母親那碗饞嘴的臘八粥,還有和伙伴們臘八節(jié)開心熱鬧的場面。
我很回味兒時的臘八節(jié),傳統(tǒng)的習俗很有味道,簡單的讓我們開心快樂。
臘八節(jié)作文 篇4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實踐課,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臘八節(jié)。
早在上課前,老師便在群里通知了今天要包餃子,只可惜在得知要包餃子的時候,我的晚飯——一碗面已經(jīng)下肚一半,無奈只得將一碗面吃完,吃的飽飽的來到了教室。
來到作文班,還是照常的基礎(chǔ)練習,隨后我們一起了解了關(guān)于臘八節(jié)來歷的傳說故事,接下來大家就興沖沖地跑到隔壁房間。
脫外套,洗手等準備工作就緒后,我們就圍在桌子旁邊準備開始包餃子了。面和餃子餡事先已經(jīng)準備好了,于是我們就開工了。
幾個阿姨在旁邊搟餃子皮,我們在一旁包。一個阿姨見我們不會包,就給大家做了個示范。取一塊皮,放一些餡,將面皮對折,先從中間捏上,再往兩邊捏,最后兩個手的拇指和食指夾著面皮一擠,一個餃子就成了,只見那餃子穩(wěn)穩(wěn)地立在案板上,我心想,這也太簡單了吧!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動手操作了。我先拿一個餃子皮,如法炮制地按照剛才阿姨示范的動作,一步一步慢慢地來,但是做完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餃子根本立不起來,我又做了幾個發(fā)現(xiàn)都和之前的`一樣。唉,真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沒辦法,我干脆自己開了一個門派——“細長派”,于是,我包的餃子都是又細又長的爬在盤子上,像蚯蚓一樣。
轉(zhuǎn)眼間,一大坨面和一大盆餃子餡都完了。大家這才抬起頭來打量四周,觀察我們的勞動成果。哈哈,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包的餃子形狀都不一樣,真是奇形怪狀,各有千秋。陸某的餃子像一朵朵花兒一樣,都是藝術(shù)品;彭某最厲害了,他不禁包出了好看的彭氏元寶餃子,而且還是我們中間唯一一個會搟餃子皮的;楊某的餃子四周布滿花邊,特別好看;白七的餃子雖然不加裝飾很普通,但是可以立起來……只有我的餃子是趴在那兒的,唉,真是慚愧。
不一會兒,餃子新鮮出鍋了。我雖然來之前已經(jīng)吃飽了,但是禁不住誘惑,自己親手包的餃子豈有不吃之理?就拿起筷子加入了吃餃子大軍中,大家你爭我搶,一邊吃一邊贊嘆著:“嗯,不錯,真是人間美味!”“哈哈,白七餃子芳香四溢,人間極品!”“餃子下肚,幸福全有!”哈哈哈哈……歡聲笑語在房間里回蕩著。
真是有意義的一節(jié)課,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臘八節(jié)!
臘八節(jié)作文 篇5
臘月最重大的節(jié)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jié)"。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稱為"佛成道節(jié)"。
1、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jié)冰,等到了臘八節(jié)就把冰敲成碎塊。據(jù)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2、吃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傆嫴幌露N。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節(jié)作文 篇6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jù)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jīng),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jù)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睋(jù)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nèi)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以后可以增福增壽?梢姰敃r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節(jié)作文 篇7
這時間還真是過的快,好似還沒從臘八節(jié)的氛圍中走出, 眨眼的功夫便是三九第一天,雖說俗語有一九,二九不出門;三九,四九冰上走,但進入三九的頭一天絲毫沒有一絲寒氣,許是連日陰沉的天影響了心情的緣故,竟也將數(shù)九的十個日子以來當作了冬的典范,不惜傷心費力地討了詞語詛咒著尚在一九晴朗的天。
那種陽光普照,枯草靜默,情侶相擁的美景不知地被飛砂走石,枝草亂舞的景象所追逐,又怎地不叫人傷情?戳擞讶肆粞云G羨著北國之冬的我,我的城市,我的冬日暖洋洋,我的驕傲也似春風過后冰消雪融,流淌著暖暖的春竟。而這二九的天卻絲毫未曾給足我以面子,未曾讓我將這份北國的驕傲進行到底.
就連臘八節(jié)也未曾打破積存心頭的這份幽怨,畢竟誰不愛著這似九九艷陽天的二九天呢?說起臘八節(jié),各家自有不同的理解、寄托、向往。
生在北方的寧夏也少不了地方特色風情的獨解!斑^了臘八,糊了腦,大包小包往家扛東西,開始糟踐錢了!”這是地域特色明顯的寧夏回民對漢民臘八節(jié)的理解,做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臘八節(jié)有著幾千年的來歷,也積淀了豐富的南北,民族,民風特色。而這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寧夏,回民對漢民臘八節(jié)的`總結(jié)可謂經(jīng)典,臘八節(jié)過后,農(nóng)歷新年的腳步愈發(fā)近了,忙碌一年的人們可能停了手中的活兒,攜了家人,將無限喜悅與期望寄托在春的時日,或祈福平安,或載以寄托,讓來年五谷豐登,家業(yè)興旺......
仿佛是為了將這份寄托早早搶回,今天大伙似乎比往日起的早了許多,拉好了臘八粥備料清單,什么紅棗、枸杞、花生、黃豆、花豆、黑豆、芝麻、意米、葡萄干還有那營養(yǎng)的胡蘿卜,再配以精瘦肉,還未熬到火候便已勾起你無限食欲。
寂靜的走廊彌漫著混了各種食材散發(fā)的香氣,蒸騰的熱汽匯聚在窗玻璃上,不時劃下滴滴水珠,流落窗臺,滾到地面,匯成小水洼,引得貓兒狗兒竟相伸了舌頭舔食,大約它的也嗅到了臘八粥的香味,感覺到了年的腳步。
臘八節(jié)作文 篇8
今天是農(nóng)歷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傳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姥姥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谷物。光看著就讓人聯(lián)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姥姥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鍋,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谷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fā)著微微的清香。姥姥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姥姥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xiàn)在終于懂了姥姥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fā)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姥姥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里面的`水幾乎消失殆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fā)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姥姥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還能增福增壽!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jié)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臘八節(jié)的作文02-07
臘八節(jié)作文02-03
臘八節(jié)作文(精選)07-12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07-16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07-13
臘八節(jié)英語作文09-02
臘八節(jié)話題作文09-23
難忘的臘八節(jié)作文06-10
關(guān)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