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 推薦度:
- 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推薦度:
- 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2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1
工作之余,反復(fù)翻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這與當今我們正在推行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對實踐課改有著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這種理念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實際、禁錮于書本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而生活無時不在改變,那么生活中就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及時的觀察,并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及時的`做出回應(yīng),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知識經(jīng)驗,豐富情感體驗,拉近學習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認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陶行知先生闡述"教學合一"理論時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那學生就如同一個機器般被灌輸知識,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獨立思考更是無從談起。
聯(lián)系我們的教學,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yīng)該更多的引導(dǎo),在關(guān)鍵地方給予學生提點,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完整的解題過程告訴學生。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和自我發(fā)展的主體,激勵和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創(chuàng)設(shè)適宜的教學情境,設(shè)計一系列程序,指導(dǎo)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自主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問題本身的理解和印象,相信在以后碰到同類型問題的時候,一定也能迎刃而解,起到了觸類旁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對照一下自己,當然與陶先生所言還有相當?shù)牟罹,在今后的教學中,爭取做到不能注重簡單的知識傳授,而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途徑,讓學生不但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學會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會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生存。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jīng)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fā)展的永恒的課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學生們相處,和他們成為親密的好朋友,成為他們心目中優(yōu)秀的老師!陶行知的思想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xù)前進、感悟和探索。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2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dǎo)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敖虒W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敖虒W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guān)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guān)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彼梅N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jù)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jù)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庇纱怂貏e強調(diào)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qū)別的。
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jié)!啊觥衷跁郧f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干,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彼J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梢娞招兄摹白觥笔墙⒃凇靶小钡幕A(chǔ)上,是以“行”求知,強調(diào)“行”是獲得知識的源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lǐng)”,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03-21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03-24
陶行知教育名篇作文10-15
陶行知教育名篇作文04-29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警句06-27
陶行知教育名篇作文5篇10-15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03-30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01-15
陶行知教育理論學習體會05-15
《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體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