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作文集合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間藝術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間藝術作文1
一個微風的上午,我們在公園門口等張阿姨來接我們?nèi)コ燥。突然我看見一個木箱上插著一些五彩的東西,爸爸趕緊把輪椅推過去,原來那是一面人攤兒。
這個藝人叔叔有一小綹辮子,我正在奇怪,爸爸說:“好多藝人都有辮子!蔽艺f:“原來是這樣啊!笔迨宓氖趾芮,一小塊白泥他捏幾下就做成了一只小羊,活靈活現(xiàn)的。然后我看見了一個“姜太公釣魚”,我要了那個,叔叔說:“我再重給你做個吧。”我同意了。在做“手”時,叔叔拿出了一把壞梳子一壓,“手”就做成了。爸爸說:“這寬窄不知道算了多少呢!”一會兒,“姜太公釣魚”做好了。我不管怎么看,“姜太公”都像在笑。
叔叔除了會做人物、動物之外,還會做許多卡通人物,像喜羊羊、小熊威尼等等,我們都在贊嘆他捏得像,他卻說:“這是簡單的.!蔽覀兌汲粤艘惑@,這要是簡單,難的得有多難呀!他從箱子里,拿來了一個他做的“自己”,做得很像,就連帽子上的標牌都做得很像!接著他又拿出來一條龍、一個千手觀音,他做“自己”用40分鐘,龍和觀音都用了好幾天呢!叔叔可真行。
姜太公釣魚做好了,阿姨也來了,爸爸沒去吃飯。吃完飯,我回到家,問爸爸:“面人呢?”爸爸向魚缸一指,我一看,爸爸把面人插在魚缸和墻的縫里,爸爸真有創(chuàng)意。
民間藝術作文2
說到剪紙,那可是一門有趣的民間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圖案。自從造紙術發(fā)明之后,人們就開始用剪紙來烘托節(jié)日喜慶,把它貼在門上、窗戶上,非常喜慶。今天,在“春雷愛心屋”體驗營的第三天,我們體驗了一把這門藝術。
上課了,我們興奮不已,拿出剪紙工具,急切地等待著!巴瑢W們,你們先把紙對折,對折再對折,平分為四等分。”歐陽老師不緊不慢地說。咦?不是剪紙嗎,怎么是折紙?別急,聽歐陽老師說:“在對折的紙上寫上‘喜’字的一半!蔽野凑绽蠋煹囊,先在紙上畫出“喜”字的圖案,不一會兒的工夫,就畫好了。
看著其他同學還在畫著,我不禁沾沾自喜起來,拿著剪刀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剪著,哈!剪完了,我拿起來剛想炫耀一下,可打開一看,呀!怎么是斷開的?
我不解地跑去問歐陽老師,歐陽老師看了看,笑瞇瞇地說:“你看,你畫圖時把方向弄反了!蔽一腥淮笪颍贸鲆粡埣堄种匦伦隽艘槐。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又失敗了。我的紙張是正方形的形狀,而我卻按照長方形的.比例來剪的,導致“喜”字成了一個大胖子。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毫不氣餒,拿起紙張好好研究了一下,又重新開工。一張漂亮的“喜”字出爐了,我終于成功了!
課程結束時,歐陽老師送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只蝴蝶剪紙?粗蜩蛉缟暮坪跽钩犸w翔,我仿佛看到了老師一筆一筆,一刀一刀的艱辛。是啊,任何事要想成功,沒有百倍的付出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剪紙藝術無處不在,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讓我們的節(jié)日喜氣洋洋。我喜歡剪紙,這是一門有趣生動的藝術。
民間藝術作文3
4月7日下午,我們瓦市小學晚報小記者來到甌海茶山的泉川藝社來采訪民間傳統(tǒng)藝術大師——王大普先生,并來體驗與制作百鳥燈。
剛到泉川藝社,隱隱從窗口看見了一只碩大的鳥燈,燈上涂著艷麗的色彩,我心想:這就是百鳥燈吧!果然名不虛傳,長得這么像一只真正的鳥!我?guī)е闷婧鸵苫筮M入了百鳥燈制作室。哇!這里居然有這么多漂亮的百鳥燈。我看著那個未完成的`骨架,喃喃道:“這樣一個骨架要做多久呀!”大家欣賞了一會兒奇麗的百鳥燈,就坐下來,開始采訪。
起初,我們不敢提問,老師先提問:“百鳥燈是干什么的?”
王老師十分和藹地回答:“百鳥燈用于民俗活動,祈禱風調(diào)雨順!
另一個老師問道:“百鳥燈有多少年的歷史?”
王老師回答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
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膽舉手,問道:“王老師,您為什么要制作百鳥燈呢?”
王老師向我解答:“因為我想保護傳統(tǒng)文化,讓她傳承下去!
另一位同學見我開始提問,她也舉手問老師:“王老師,您一般做一個普通的百鳥燈需要多少時間呢?”
王老師不假思索地說:“只要四天!
全場都驚呆了!我原本以為做一個要一個月呢!沒想到只用四天就可以完成。
老師又提問:“制作百鳥燈需要什么材料?”
王老師回答:“制作百鳥燈需要竹面、尼龍布、做鞋子的廢料、塑料繩、膠帶紙、萬能膠、顏料、鐵絲等材料。”
……
采訪之后,我們?nèi)タ赐趵蠋熤谱靼嬴B燈的骨架。只見,王老師的手拿著一根竹面,折一折,用塑料繩綁一綁,再用膠帶紙繞一繞,一只“鳥”的腿就做好了。
我看完老師制作骨架,也躍躍欲試,拿了一條竹面,按照老師的步驟去做。沒過多久,一只“肥肥”的鳥腿骨架制作成功了。
這次采訪活動,讓我體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
民間藝術作文4
藝術,不是天生就懂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才會的,我也一樣。我掌握的民間藝術的種類中,比較拿手的就屬剪紙了。
有一次,我們上美術課,老師正在給我們講關于剪紙的要領,我只顧著做當天的作業(yè),老師的每句話,我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就這樣,一節(jié)美術課變成了一節(jié)作業(yè)課。老師講的無論那句話,我都沒有記住。
過了一個星期,上美術課時,由于我上個星期沒聽課,所以我不知道要剪紙。正當我心里責怪自己怎么沒聽課時,老師突然大喊:“開始做!20分鐘以內(nèi)剪不出四個的同學別走!”我立馬慌了,我連剪什么,怎么剪都不知道,更別說20分鐘內(nèi)做四個了,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要五分鐘內(nèi)做一個?
我心里想“唉,四個就四個吧,大不了隨便剪四個,應付一下唄“。我立馬動手,在自己的白紙上隨手剪了四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
我拿著這四張不規(guī)則的圖形,又對比了一下同桌剪的一張精美的蝴蝶,頓時覺得還是認真剪比較好。我仔細觀察著同桌的動作。首先,把紙對折兩次,接著就可以開始剪了。我看完,心中暗想就這么簡單。十分鐘內(nèi)剪四個,沒問題啊。我馬上按這種方法剪了起來?墒,當我剪完了,把紙展開的時候,圖形卻散開了,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連起來,到底是哪兒錯了?我心里思索著,肯定是我沒有觀察仔細。于是,我又仔細觀察同桌,發(fā)現(xiàn)她在剪紙的時候,是沒有把紙邊完全剪掉。我頓時明白了,原來紙的邊上,必須要保存一些地方,以此來連接。我馬上按這種方法簡單四個,每個周形既整齊又好看。看來想把剪紙剪好,必須善于思考和觀察才行!
愛迪生曾經(jīng)說過:“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能成功。”現(xiàn)在我把這句話改了一下,“藝術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四十九點五的努力,以及百分四十九點五的觀察才能創(chuàng)造的!边@,就是我的剪紙的感悟。
民間藝術作文5
面人,俗稱“捏面人”。它是以糯米面為主料,調(diào)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今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被橡皮泥所取代。據(jù)了解,雖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卻是一種藝術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
在節(jié)假日,大街上、公園里、飯店門口有時有捏面人的民間藝人,我們小朋友看見了,必定要去圍觀。那面人有文學作品中的孫悟空、林黛玉等,有動畫片里的黑貓警長、乖乖虎等,還有玫瑰花、傳說中的`龍等。小朋友看見喜歡的,會請求家長買一個,回家細細品賞。
周四作文課上,張老師帶了一個面人,是三國人物關羽。她說這個面人她已經(jīng)收藏了十多年,當時花80元錢,從山東濟南的趵突泉公園買的。
這個面人關羽,身高十多厘米。頭帶藍巾,身著五彩戰(zhàn)袍。那戰(zhàn)袍花紋精細,脈絡清晰。和戲劇舞臺上的戰(zhàn)袍一樣華美,真是巧奪天工呀!他右手握大刀,放在身后。左手放在胸前,好像在大喊:“哪個跟俺大戰(zhàn)三百回合”。
面人關羽的頭部,只有花生豆大小。棗紅色的臉上,眉毛眼睛清晰可見。你可以看到他,緊鎖眉頭,怒目而視,十分威武。真是一個“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的猛士。
這個面人關羽真是栩栩如生,可見捏面人的藝人技藝真是高超啊!
民間藝術作文6
糖畫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既是糖又是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是我國的糖畫藝術。
我走在老街上,一陣甜蜜清香撲鼻而來,我循著香氣一路走過去。在路邊,一位老爺爺正在賣糖人,他身上穿著一件素凈的棉衣,手拿著工具,正在專注的做麥芽糖。
他把麥芽與糯米濾出汁水,放入攪拌機中攪拌,直到粘稠狀再放在鍋中燉煮。這樣,糖畫的原材料就算完成了。
糖畫爺爺不用印鑄模具,而是直接拿小銅勺,舀糖液繪出圖案。用小圓勺舀起糖液,隨意揮灑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一提,一揮,一點,一捺。速度飛快,一氣呵成。隨著糖液縷縷灑下,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副糖畫。桌上放著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尤其是威風凜凜的游龍和絢麗多姿的鳳凰,讓人拍案叫絕。
我向爺爺要了游龍的糖畫,只見他手拿湯勺,用手腕帶起勺子,糖液在勺中點點灑下,飄過美麗的弧線,糖液在爺爺?shù)氖种酗h灑,揮舞,仿佛被賜予了生命。在大理石板上,刷刷留下了不少痕跡。那些線條曲折,柔美,十分美麗動人。刷刷,爺爺一點,一提,做了個完美的收尾。瞬間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游龍映入我們的眼簾,大家無不被這工藝所驚嘆,周圍的人都嘖嘖稱奇。
在我們的民間,還有許多像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讓我們?nèi)ケWo和傳承!
民間藝術作文7
我國民間有很多不朽的藝術,它們就像璀璨的星光,點亮我們心中的遐想,為我們帶來視覺、聽覺、感覺的享受,比如我們這一單元的剪紙、神話和安塞腰鼓。
這讓我不禁想了很多,就說“熟能生巧”吧!姥姥就是因為熟能生巧,才讓人物、動物、植物、器物,在手中一一呈現(xiàn),無所不能,一張普通的紙在她的手中轉瞬間就變成了一件藝術品,這需要心靈手巧、長期的觀察和歷練。經(jīng)她的手帶來的神奇,不但她的小外孫忘不了,連我們也記憶深刻。
牛郎織女,是家喻戶曉幾經(jīng)流傳的美好神話故事,因為善良,因為愛,他們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得到同情、贊許和好評。追求幸福自由的牛郎和織女雖然一年只能相見一次,但他們有那一群群喜鵲的相助,有我們真切的祝福,也是一種幸福哦!希望有一天,他們的精神能夠感動上蒼,長相廝守。
還有黃土高原的后生們,給我們展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安塞腰鼓。因為對腰鼓的熱愛,因為對腰鼓的熱情,使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不要命的捶起來,光和影的舞姿充滿了力量,人與鼓的結合奇?zhèn)グ蹴,為黃土高原上增添了幾分絢麗的色彩,為激情的勞動人民增加了一些振奮的氣魄。
我們中國民間藝術多姿多彩,大放異彩。記得去年回老家,正趕上老太爺(我爸爸的.二爺)的七十大壽,形式隆重,很是熱鬧。其中有一項是唱大戲,搭了兩座高高的戲臺,圍的人山人海,說是豫劇卻揉合了地方的一些唱腔,衣著華麗,扮相新穎,劇情動人,通俗易懂,吸引了方圓幾里的人來觀看,一連演了好幾天,還意猶未盡。這就是民間藝術,來源于生活,回放到生活,帶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
民間的藝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地方文化的提升,美麗、生動、有趣、新奇,為我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視覺上的沖擊,心靈上的震撼,情感上的熱愛。熱愛勞動人民,熱愛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作文8
傳說清光緒年間,有一種畫在民間漸漸流傳開來。此畫做工精致,在過年時張貼,被稱為年畫。
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的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產(chǎn)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產(chǎn)品叫秋版。
今天,我就在市場上看見了一幅做工精致的`年畫。
那是一個穿天藍色衣服的小男孩抱著一條紅色的大鯉魚。你看!小男孩眉頭綻開,酒窩綻放,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嘴唇笑成了一個彎鉤,紅彤彤的臉蛋,紅潤的嘴唇,多么惹人喜愛!天藍色的衣服配上火焰般紅色的鞋子,多么靚麗!多么可愛!
你看!那條金魚的尾巴多么漂亮!多么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尾巴一扭一扭的,仿佛是被風兒吹得東倒西歪的火焰。它的鱗片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一閃一閃的,仿佛是天邊的小星星,又仿佛是一件銀光閃閃的鎧甲,又仿佛是一件嶄新的衣裳。
在旁輕輕搖曳的是什么?哦!原來是一朵粉嫩嫩的荷花呀!荷葉哥哥托著她,想讓她成為天下最美、最漂亮的一朵荷花。
瞧!露珠弟弟在荷花姐姐的懷里玩得多開心呀!一會比賽賽跑,一會兒比賽跳水,玩得不亦樂乎。
我看得入迷了,致使老板娘以為我要買下這幅年畫,我聽了一溜煙兒地逃跑了,因為,我身無分文呀!
我體會到了民間藝術——年畫的魅力與魄力,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所在。
民間藝術作文9
在北京有一種別致的民間工藝品——面人,它既可以放在家里當裝飾品,也可以給小孩當玩具。
面人也稱面塑,是一種制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它用面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jīng)過防裂防霉的處理,制成柔軟的各色面團捏成,是一件小巧的裝飾,更是一件可愛的小玩意兒!
這面人在老北京幾乎隨處可見,因為捏面人的原料是蒸熟的江米面,拌上蜂蜜,再摻入十分鮮艷的礦物質顏料,分別制成品紅、湖藍、橘黃、翠綠等色面。我們這很少有人買江米面,賣江米面的也少,而北京最有特色的江米糖就是用江米面做的,由此江米面多,有這門技術的人也多,就造成了制作面人的、賣面人的人多了起來。
面人和我們平時玩的橡皮泥差不多,但我們只是捏捏玩兒會兒而已,面人藝人卻是將它捏成一個個深動有趣的老奶奶、老爺爺、小動物……他們是不同的捏法,也就是不同的家族的不同捏法捏出來的東西有不同的特性,他們手里可以蹦出一個栩栩如生的面“人”!
但面人這門工藝品的技術在一家一家地失傳,只有極少數(shù)的'家族還保留著這門技術,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再也不會有捏面人的藝人的蹤影了。
面人是那么的可愛,有趣,讓我們一起向別人請教制作面人的方法,不然面人這個名字,就真的會成為我們腦海里的“回憶”!
民間藝術作文10
今天,我學完琴出來,在門口看到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婦女坐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前忙活著。說不起眼,是因為那個攤位只有我們的一張課桌那么大,可是她旁邊的草垛卻有一頭大象那么大,而且草垛上插滿了用糖做成的各種動物。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
“我們請她做一個吧。”媽媽問了價錢,只要三元,我選了一條跳躍的鯉魚。只見她麻利地在桌前的白色大理石板上抹上一層油,然后從右手邊的鍋子里舀了一勺化好了的糖汁,用一把平鏟輕快地抹在大理石板上,頃刻間一條鯉魚的魚身就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就像中國畫的
“大寫意”。她又舀起一勺,朝魚身慢慢傾倒。隨著糖汁的緩緩流下和她手不斷地舞動,魚身上的鱗片出現(xiàn)了。隨后是魚鰭和魚尾,片刻間,一條鯉魚已呼之欲出。她拿起一根竹簽子放在魚身上,可魚眼呢?卻見她用那鏟尾的尖蘸了點糖在魚眼處一按,
“真的'是畫龍點睛啊!”我忍不住叫了出來。當那位婦女將那條活靈活現(xiàn)、晶瑩剔透的糖畫魚遞到我手里時,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用舌頭舔了一下,呵,真甜!可我不舍得吃,我還要好好欣賞。
不知什么時候,原本空空的攤位前一下子圍了很多人,成了一道最搶眼的風景。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告訴我,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的民間手藝,它在我們勤勞的民間藝人中傳承……聽著媽媽的話,我心里想:我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可真神奇呀!
民間藝術作文11
民間的藝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地方文化的提升,美麗、生動、有趣、新奇,為我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視覺上的沖擊,心靈上的震撼,情感上的熱愛。熱愛勞動人民,熱愛民間藝術。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很多,但我最喜歡剪紙這個民間藝術。
關于剪紙,有一個傳說:據(jù)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四處作惡,只要是小孩遇到他,就會發(fā)燒生病,所以人人都很害怕。有一次他見到了一個賣 紅鞭炮的小孩,“年”被那個顏色和形狀嚇到了,轉身就跑掉了。后來大家聽說了這個事情,就爭先恐后地去買紅鞭炮,去嚇!澳辍。后來因為放鞭炮太吵,也不 美觀,于是慢慢地就轉變成了紅色的剪紙。
剪紙的`樣式和題材都很豐富,有的渾厚、粗獷,有的秀麗、精巧;有單色剪紙,也有套色剪紙;有花木、有蟲鳥;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也有自然景觀。人 們經(jīng)常剪貼蓮花和金魚,象征“連年有余”;剪貼喜鵲、梅花寓意“喜上眉梢”;還有用桃子象征長壽,用鴛鴦象征愛情。真是五彩繽紛,氣象萬千。
剪紙最講究的是構圖,你必須要先想好什么東西放在哪個位置,以何種方式跟其他圖案相連接,然后才能開始動手剪。當然剪紙藝術也離不開靈活的雙手!
我曾經(jīng)在二年級的美術課上學過簡單的剪紙技術,當然我們只能剪最簡單的窗花。首先我們把紙對折了好幾次,因為這是剪出對稱圖形最關鍵的一步,折好后再簡單剪幾個圖案,打開就是一幅很漂亮的窗花了。當然我希望能有機會再繼續(xù)學習,更上一層樓!
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中國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我們一定要盡力讓它好好傳承下去!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我對剪紙最感興趣。我通過翻閱課外書、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到許多關于它的知識。
民間藝術作文12
談起中國的民間藝術,許多人都津津樂道。因為它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內(nèi)容豐富多彩。據(jù)我所知的民間藝術就有許多種,如:繪畫、舞蹈、建筑、服飾等。其實,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和某個民間藝術還真有幾分相似吶!
你一定好奇,是什么有趣的玩意兒?告訴你吧——皮影戲!
顧名思義,皮影是用皮革制成的。表演的時候,有三至五個藝人在幕布后操縱戲曲人物。他們還會用當?shù)亓餍械那{(diào)唱述故事。我想在過去電影、電視還不發(fā)達的年代,皮影戲一定是十分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聽著就覺得心里癢癢?不要緊,一場好戲就要開始了!還不去看?
看戲的窗口竟是一個茶葉罐大小的圓孔!往里看,皮影戲鬧得有聲有色……只見一個手套金鐲、腰圍紅綾、足蹬風火輪的俊俏男孩生有八臂。其中兩手使一桿火尖槍,其余六只手舞金磚、九龍烈火罩、混天綾、乾坤圈、陰陽雙劍六件法寶。哈,不用我說這就是哪吒鬧海的故事。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哪知靠皮影也能弄得如此精彩:士兵被哪吒打得落花流水,準備要逃,第一個士兵被石頭絆倒了,后面的.士兵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個倒地而亡……
我看到幕布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跳動著,興奮不已,情不自禁得也跟著影子舞動手腳。難怪我這樣,你見著了栩栩如生的皮影戲,不高興才叫怪呢!
中國的民間藝術真是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我想她的魅力遠遠不僅止皮影戲。也許我們真的該細細品味,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創(chuàng)造的文化——中國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作文13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tài),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nóng)村婦女閑暇制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xiàn)了群眾的審美愛好,并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xiàn)語言,傳達出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和本質。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qū)別在創(chuàng)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tǒng)稱為剪紙。
剪紙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用一種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就叫單色剪紙,它如同版畫中的單色木刻一樣,是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顯得十分樸素大方。而套色剪紙則是用不同顏色的剪紙可出來的作品,這種形式并不常用,這類作品看起來生動形象。
嘉靖中制夾紗燈,刻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罩色,熔蠟徐染,用輕紹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芳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明《蘇州府志》
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把剪紙的線條歸納為五個字:“圓、尖、方、缺、線”。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笨梢哉f線條是剪紙造型的基礎。
民間藝術作文14
過年了,大街小巷都熱熱鬧鬧的,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千古絕句,還讓我聯(lián)想到了有著深厚民族文化與藝術價值的年畫。
年畫,起源于中國古代秦漢時期,又稱“門神畫”。是把一些拜神祈福、民生寫真、花鳥山水等喜慶的東西,用刻板、印色等種種工序制做完成的。年畫的題材有很多,我所知道的著名的有《清河橋》、《假金牌》、《老鼠娶親》等。這些眾所周知的.故事講述的都是中國古代極為喜慶的場面。這樣既裝飾美化了環(huán)境,又起到烘托節(jié)日氣氛表達美好祝福的作用!
今天,我特地來到了西湖博物館,體驗了年畫制作的全過程。我在很多套木板里慢慢挑,細細選,最終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套《年年有余》的木版上。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我先用刷子把顏料在木板突起的地方飛快地掃一遍,趁顏料沒干之前,把紙拉直、扯平,再謹慎壓一下,一塊鮮艷的顏色就在紙上展現(xiàn)了。站在一旁的奶奶笑著說:“還真像個樣子呢!”等全部印好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張畫上有一個小孩抱著一條鯉魚,有著每年的糧食錢財都有多余的美好寓意。可是我印出來的小孩已經(jīng)達到了非人非鬼的最高境界!要知道慢工出細活,我國的一位年畫大師,制做一副自己原創(chuàng)的《農(nóng)家樂》,光印制就用了四個月,從構思到完成共用了8年呢!真是不容易呀!
年畫,就是與年俗有關的版面,也是過年期間特有的民間藝術。它寄托著人們對新年的希望!如今年畫不會再有鼎盛年代了,但是這種獨特的藝術值得我們?nèi)鞒校?/p>
民間藝術作文15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jù)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于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xiàn)在,剪紙更多地是用于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于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并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xiàn)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后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后,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妒フQ琴聲》、《收獲》、《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chuàng)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現(xiàn)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chǎn)重點搶救對象,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民間藝術作文】相關文章:
民間藝術作文12-31
民間藝術作文【精】04-11
民間藝術作文【熱門】04-11
關于民間藝術作文05-18
寫民間藝術的作文05-12
【推薦】民間藝術作文07-03
(合集)民間藝術作文07-31
民間藝術作文9篇04-10
民間藝術作文(精選15篇)04-07
民間藝術作文精選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