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云南白族三月街神秘的歷史傳說的簡介
白族大理三月街是云南省遐邇聞名的物資交流大會和白族人民的傳統(tǒng)盛大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舉行。1991年起,被定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節(jié)”。徐霞客在他的記述中贊道“俱結(jié)棚為市,環(huán)錯紛紜,千騎交集,男女雜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無不至!
隨著社會發(fā)展,三月街的會期逐漸延長,一般3至5天,多到10天;而且,除了進行大規(guī)模的物資交流外,還舉行賽馬、民族歌舞等文娛體育活動。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相傳南詔細奴羅時,觀音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傳經(jīng),因此每年屆時,善男信女們便搭棚禮拜誦經(jīng)并祭之。三月街成了講經(jīng)說佛的廟會。由于大理地處交通要道,古代云南信佛者甚眾,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廟會逐漸演變成了滇西地方貿(mào)易集市和節(jié)日。
大理乾隆舉人師范有詩:“烏綾帕子鳳頭鞋,結(jié)隊相攜趕月街。觀音石畔燒香去,元祖碑前買貨來!边@就是三月街的生動描寫。傳統(tǒng)三月街是物資交易以騾馬、山貨、藥材、茶葉為大宗。白族要對歌跳舞,彝、白、回、藏各族還要賽馬歡歌。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每年在大理縣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曠地上舉行。每到“三月街”期間,遠至千里,近到鄰縣的商人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交易。市場商品,從藥材到食品、家具、牲畜,應(yīng)有盡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暴君,奢望長生不老,聽信一個侍從的話,每天吃一對人的眼球,這給當?shù)匕鬃迦藥砩钪氐臑?zāi)難。當時有個充滿神奇威力的勇士,為了給白族人民除魔滅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計,把暴君騙到蒼山的中和峰麓,喚來神狗咬斷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消滅了這個魔王,為白族人民除了禍害。
為了紀念這個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們每年在農(nóng)歷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蒼山腳下,歡歌樂舞。年復(fù)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F(xiàn)在“三月街”期間,除了交流物資,還表演民族歌舞、體育等活動。特別是參加賽馬會的各族騎手,云集蒼山腳下,揚鞭策馬,騰云駕霧似的向洱海邊奔去,其情景煞是壯觀。
云龍白族“吹吹腔”的出現(xiàn)距今約有500年的歷史了。主要靠師傳和家傳傳承。
云龍白族吹吹腔戲最具代表性的地區(qū)是舊州鎮(zhèn)的湯鄧、下塢、舊州三個村和長新鄉(xiāng)的大達村,目前全縣已組建白族專業(yè)、業(yè)余吹吹腔劇團9個:湯鄧吹吹腔劇團、上甸尾吹吹腔劇團、三七吹吹腔劇團、丹嘎吹吹腔劇團、豐城吹吹腔劇團,湯澗吹吹腔劇團、大達吹吹腔劇團、箐干坪吹吹腔劇團、云龍縣吹吹腔劇團。
每個劇團都有戲臺。這些劇團逢年過節(jié)、迎神賽會、婚喪嫁娶、起房堅柱都要進行吹吹腔戲表演,特別隆重的是春節(jié),節(jié)目表演要達三天三夜。2000年7月24日在《云南日報》公布的滇西北保護與發(fā)展項目上,將長新鄉(xiāng)大達村列為吹吹腔保護村,舊州鎮(zhèn)列為白族吹吹腔保護區(qū)。
吹吹腔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劇種,行當分工相當細致,“生、旦、凈、丑”俱全,講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及身段譜,步法與嗩吶旋律相適應(yīng),舞蹈性特別強。吹吹腔以唱、吹為主,吹又以嗩吶為主要器樂吹奏過門,故又稱“嗩吶戲”、吹吹腔每唱四句為一段,唱詞格式為“三七一五”山花詩體。
第一句為起板,二、三句為中板,四句為落板,起板和落板都用嗩吶間奏,擊樂配之,擊樂節(jié)拍十分嚴謹。有上引、詠詩、作對、表白、做功等表演程式,有“一吹、二唱、三敲打之說法”,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即:平腔、凈腔、生腔、一字腔,地胡腔、哭腔、大哭腔、高腔、搖旦腔、走板、垛垛板、數(shù)板、倒板等,唱腔調(diào)門隨戲中人物而定。
吹吹腔音樂資源豐富,以嗩吶主奏,可加以二胡、三弦、笛子等,擊樂有大镲、小镲、點子、小鼓等。表演起來抑揚頓挫,十分精彩。
【云南白族三月街神秘的歷史傳說的簡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傳說故事:白族太陽神07-09
云南路美食街攻略06-28
云南白族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06-28
嫦娥奔月的傳說簡介07-02
漢朝歷史的簡介04-17
除夕的由來和傳說故事簡介05-02
除夕的來歷和傳說故事簡介03-31
關(guān)于除夕的來歷和傳說簡介04-01
中秋節(jié)簡介由來傳說06-28
中秋節(jié)的起源簡介及傳說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