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北省荊門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階段考試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 秀頎(qí) 骸骨(hái) 狡黠(xiá) 奄奄一息(yān)
B. 慰藉(jiè ) 挑剔(tī) 闊綽(chuó) 參觀券(juàn)
C. 懲罰(chěng) 附和(hè) 按捺(nà) 彬彬有禮(bīn)
D. 舐犢(shì) 虬枝(qiú) 綺麗(qǐ) 窈窕淑女(yǎo)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蔥蘢 錘煉 提心掉膽 縱橫決蕩 B. 荒誕 惋惜 無精打采 浮想聯(lián)篇
C. 釋然 謾罵 前呼后擁 不屑置辯 D. 玄虛 典籍 舍生求法 溫文爾雅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 老師經(jīng)常提醒我們,寫字時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離書本一尺遠。
B. 《中國詩詞大會》因形式新穎,內(nèi)涵豐富,引起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注,要不要讓學生每天背一首詩,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著,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C. 現(xiàn)在的電信詐騙案件如雨后春筍,行騙者手段之隱蔽,蒙騙形式之多樣,簡直令人防不勝防。
D. 這幾天,我仔細研究了菜譜,盡心挑選了食材,終于做出了幾道菜,誰知道吃起來讓 人覺得味同嚼蠟,真是汗顏。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 《中國詩詞大會》打開了人們通向詩歌世界的大門,架起了人們與中國文化情感,點燃了人們心中對詩詞熱情的火炬。
B.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yè)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提供自行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jīng)濟的一種新形態(tài)。
C. 水生態(tài)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樹立以生態(tài)修復、循環(huán)利用為核心的科學治水觀念,加強區(qū)域間聯(lián)手、聯(lián)動、聯(lián)治的理念是不容置疑的。
D. 網(wǎng)絡經(jīng)營單位按照家長要求對未成年人的賬號采取限制措施,及時反饋該賬號的活動,并跟蹤觀察。
下列文學常識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繁星》、《春水》中的詩大多短小精煉,自然含蓄,又富有哲理,令人回味。如:“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B.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被魯迅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作者是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
C. 雨果,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diào)自由平等。代表作《哲學通訊》、《形而上學論》。
D.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篇,分為12冊,作者是西漢末年的劉向。他長于議論和敘事,本書著重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一些謀臣策士的言論和謀略。
二、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
。ㄉ裨捜宋镎劊
白石坡中學舉辦第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以“七彩神話”為主題的探究學習是其中的活動之一。請你走進繽紛絢爛的神話天地,走進神奇美妙的神話世界。
。ㄉ裨捙c詩歌)
(1)在下列表格中填出相應的內(nèi)容。
神話故事
詩句
精衛(wèi)填海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A
莫道匹夫枉逐日,艷陽歲歲照桃林
牛郎織女
B
(神話人物談)
(2)上面表格中神話故事的主人公的性格有什么共同特點 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愿望
(神話故事會)
(3)女媧補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話故事,請發(fā)揮想象,向同學們講述這個故事。(故事須包含環(huán)境、肖像、動作等要素。不少于60字。)
三、情景默寫
古詩文默寫。
中國的文人們,一旦遠離故土,總會涌起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這份思念,是崔顥在暮色蒼茫中“①_________?________ ”的喟然長嘆,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②_______ ”的孤單冷寂,是王灣行舟于江水之上“鄉(xiāng)書何處達,③ _________”的殷殷期盼,是范仲淹馳騁于塞外邊關“④________,________”的悲慨吟唱……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們,仿佛不約而同地都有著一種思鄉(xiāng)情結,這是割不斷的精神命脈,因而成為詩歌中常見的題材。
四、詩歌鑒賞
古詩賞析
早發(fā) 唐 韋莊
早霧濃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門雞未唱,過客馬頻嘶。
樹色遙藏店,泉聲暗傍畦。獨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ㄗ⑨專佾暎好烙
(1)詩歌題為“早發(fā)”,請簡要分析全詩是怎樣扣住“早”字來寫的。
(2)詩歌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
五、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甲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文:韓信受辱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北娙柚唬骸靶拍芩,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節(jié)選《淮陰侯列傳》
1.下列加點的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 于是信孰視之(通“熟”,仔細地)
B.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若:如果)
C.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被選拔,被起用)
D.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
2.下列四組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信亦知其意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B. 始為布衣時不足為外人道也
C.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紹
D.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泉香而酒冽
3.選擇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 乙文中韓信由最初的“布衣”到日后成為著名的軍事家,選文中由兩件事讓他倍受觸動:寄食遭亭長妻嫌棄,遭受屠中少年胯下之辱。
B. 面對淮陰屠中少年的侮辱,韓信沒有挺身反抗,表現(xiàn)了他忍辱能屈的大丈夫品行。
C. 遭腐刑而著《史記》的司馬遷,幼年喪父發(fā)奮讀書的歐陽修,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等三人的故事都能證明“生于憂患”的道理。
D. 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苦難、屈辱常常是我們?nèi)松囊环N磨練,我們只有戰(zhàn)勝苦難,從屈辱中奮起才能取得成功。
4.把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文。
。1)食時信往,不為具食。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六、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小題。
材料一 中華國學經(jīng)典指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專家疾呼“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國家應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收入國家實驗課程”。不少地方中小學已開設國學教育課,每周1課時。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辦了400多所孔子學院。有關部門選取《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孟子》等國學文化經(jīng)典,編寫出版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視聽讀本》,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
從材料一、二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香山中學開展學經(jīng)典活動,要求每個學生至少要有一部國學經(jīng)典著作,請你從《論語》、《唐詩三百首》、《水滸》、《西游記》等四部作品中任選一部,擬寫一句推薦語。
七、名著閱讀
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逼上梁山”已經(jīng)成為一個常用成語。請根據(jù)《水滸》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林沖是怎樣被逼上梁山的。
八、現(xiàn)代文閱讀
、倌鞘顷儽钡囊蛔呔,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齊上齊下,刀削的一般,筆直地立在那兒;崖上又極少有土,極少有草,卻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條看不大清楚的石縫間,突兀地生了一棵棗樹。照說,棗樹生長在那兒,哪來的什么養(yǎng)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強擠出幾片葉子,現(xiàn)出一點兒綠色,就算很不錯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長得健壯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間,紅的綠的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
、谀昴杲鹎锏,這一樹棗子總是紅得誘人,裝飾著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過,扛鋤的走過,都只能仰著脖子,望棗興嘆;城里人顛簸著汽車前來旅游,猛地看見了,也頓時興奮起來,躍下車,結果呢,也只能仰著脖子,望棗興嘆。他們口腔里分泌著唾液,每一條神經(jīng)都被挑逗得打著顫顫,卻都無可奈何。
、凼孪掠袀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匯集了來自好幾個縣的能工巧匠,有老漢也有年輕后生。他們雕成的和正雕著的石獅子,一個個生動可愛,擺得到處都是。這些民間藝術家們,如處近水樓臺,當然更想摘那樹好棗子。據(jù)說,他們中間的一個小后生,膂力過人,他曾運足了氣,把一塊石子兒硬是扔到棗樹上,不過也僅僅打下兩三顆棗子而已!斑@棗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著那棗樹咒罵。而那棗樹,望著氣急敗壞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氣他似的,搖了三搖。
、芤豢脳棙,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動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掃了那么多人的興,使有的人在離開的路上還要對它念念想想,人們無從弄清它的背景,更無從弄清它是輕佻還是貴氣。
、菽悄暧H眼看見這棵棗樹的時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腳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順著肩膀滑落了。與我同行的朋友說:“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嘗嘗,咱們哪天有了空兒,從山后爬到那崖上去!焙髞砦覀冋娴娜チ。繞來繞去,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襯衣全濕透了,才算近距離地看見了棗樹。也許由于特別興奮,也許是棗子的映照,我倆的臉都紅得像一片霞了。那棗樹真讓我們很想歡呼幾聲。崖上風很大,陽光也很充足,風和陽光一年年地透過了它粗糙的樹皮和枝葉,為它儲滿了誘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實又大又艷,寶石一般。雖然那樹上的每顆棗子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見爬在棗子上的幾只大螞蟻,但是那兒的地勢太險峻了,我們依然無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頭地悻悻離開。
⑥好多年之后,當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棗樹的時候,終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為我重讀了《詩經(jī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陜北現(xiàn)代民歌:
、嘌蚨亲邮纸韱讶赖浪{,咱們見面面容易說話話難。一個在山上喲一個在溝,拉不上話話喲咱招一招手。瞭見了個村村喲瞭不見個人,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
、徇@些不朽民歌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和那棵棗樹所引發(fā)的情境不是一樣的嗎?
、庀氲竭@一層,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顫栗起來,抖落了些許的俗氣。你看,那棵棗樹是那么美好,那么誘人,卻總是難以觸到,總是讓人企慕;它總是撩逗著你,召喚著你,卻又總是遠離著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結的是一樹實實在在的棗,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卻是詩的境界、浪漫的情懷、美學的情景。它讓我想起錢鐘書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報》20xx年04月10日,有刪改)
1.文中記敘了人們有關棗樹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
2.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
。1)請賞析第①段畫線句子的妙處。
。2)如何理解第⑩段中加點詞“俗氣”?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第①段描寫棗樹生長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極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養(yǎng)料和水分,以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突出棗樹的生命力頑強。
B. 第②段寫出了不同的人們見到棗子的相同的表現(xiàn),突出了金秋到來時棗子的美好和誘人,為下文年輕后生扔石打棗和我們攀崖摘棗作鋪墊。
C. 第③段畫線句子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棗樹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活潑,同時也表達了“小伙子”以及作者對棗樹的無奈和厭惡之情。
D. 文中引用了《詩經(jīng)·蒹葭》和陜北現(xiàn)代民歌,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又豐富了棗樹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4.比較第⑩段與鏈接材料,說說兩位作者分別從“詩的境界、浪漫的情懷、美學的情景”和“靜謐的世界、凈潔的世界、禪的世界”里感悟到了什么?
。ㄦ溄樱M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了。那是靜謐的世界、凈潔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是禪的世界。偶有人聲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仿佛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
。▍枪φ栋⒗锷郊o行》)
。1)命題作文:請以“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2)不闖紅燈,是對規(guī)則的承諾;走進經(jīng)典,是對閱讀的承諾;追求卓越,是對人生的承諾;關愛他人,是對社會的承諾……承諾是一份責任,也是一種素養(yǎng)。在初中生活里,你有過哪些與承諾有關的經(jīng)歷和感觸呢?
閱讀以上材料,然后以“這就是我的承諾”為題目,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作文。
要求:(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
。3)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湖北省荊門市屆九年級第一次階段考試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07-01
高二第二階段考試語文試卷06-27
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模擬考試語文試卷07-04
北京考試語文試卷習題07-03
語文考試試卷總結03-08
福建省南安市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階段考試語文試卷07-03
2018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07-01
第一次語文月考試卷(S版)07-03
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分析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