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岳麓版高中歷史選修四第1單元第5課試卷
一、單選題
唐太宗在位期間,反復強調“存百姓”的思想。下列各項政策舉措,能夠體現他這一思想的是
、僦赜梦赫 ②休養(yǎng)生息 ③慎用刑法 ④完善科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唐太宗對中外交往采取積極友好的態(tài)度,對中外文化采取開放的政策。他在位期間能體現這一思想的重大舉措是
、傥某晒魅氩
②鼓勵外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與中國人通婚
③大力推行道教
、芘尚嗜ヌ祗萌》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下列對文成公主入藏所起到的歷史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A、加強了唐對吐蕃的管轄
B、促進了吐蕃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C、唐與吐蕃已經“和同為一家”
D、松贊干布歸附唐朝
如果生活在唐太宗時期,我們可以看到的場景有
①囹圄?眨R牛遍野,外戶不閉,糧價低廉
、趤碜酝罗馁F族子弟在長安學習漢族文化
、酆芏嗤鈬嗽谥袊幼、學習、做官
、苁咳诵欧睢拔锝杂欣怼,“格物致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后,在其故地設置羈縻府州。下列有關這一制度的評述正確的
、賹γ褡宓胤降闹苯咏y(tǒng)治方式
②由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都督、刺史
、鄱级健⒋淌饭俾毧梢允酪u
、芷渚用癫痪帒艏簧县曎x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唐太宗說:“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狈从吵
A、民貴君輕的思想 B、農業(yè)為本的思想
C、君治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
唐太宗在其六十大壽上勸告官員:“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貴功名可久!睂@段史料的認識不恰當的是
A、意思是為官者要做到無功不受祿,取本分之財,不貪不沾
B、提醒官員要謹言慎行、克己清廉
C、這是唐太宗告誡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D、反映了唐太宗希望官員認識到為官者是人民的公仆,要為人民服務
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見興亡;以人為鏡,可見得失!彼谖黄陂g能體現這一思想的重大舉措是
①反復強調“存百姓”思想,勵精圖治 ②任用賢臣,善于納諫
、劢渖輳暮 ④輕徭薄賦,勸課農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他在位期間,體現這一思想的著名事例是
A、昭君出塞 B、唐蕃和親
C、遷都洛陽 D、澶淵之盟
唐太宗的主要政績包括
、僦赜萌瞬
、谏朴诩{諫
、弁晟瓶婆e制
、懿粖Z農時,輕徭薄賦
、轀p輕刑罰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唐太宗以“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為治國理念。為此,在社會民生方面,他強調
、贌o為之治,天下息兵 ②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
、廴柿x為本,慎用刑法 ④選賢任能,虛懷納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
唐太宗治國的思想之一是“民本”思想,下列材料中不能體現出他的“民本”思想的是
A、“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失以不時為本”
B、“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耳。若兵戎屢動,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C、“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可不畏懼”
D、“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貴”
《新唐書 魏征傳》記載:征見秦王(李世民)功高,陰勸太子(李建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謂曰:“爾鬩(爭吵)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從征言,不死今日之禍。”王器其直,無恨意。材料反映
、偬铺谌稳宋ㄙt
、谖赫鳛槿藙傊保矣谡f實話
、厶铺谧鹬匚赫鞯囊庖
、芪赫髟谔铺趭Z取政權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點是
A、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
B、民族政策開明
C、尊重少數民族地區(qū)
D、中原文化遠播少數民族地區(qū)
貞觀后期, 唐太宗有了一些變化,魏征發(fā)現他“漸惡其言”。貞觀十六年,唐太宗下詔說,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機關不得限制,結果造成太子的嚴重浪費現象。導致唐太宗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虛心納諫 B、權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約
C、驕傲自大,不思進取 D、國力強盛且無外部威脅
二、非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貞觀元年李世民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簡”。此后多次指示臣下:“國家法令,惟須簡約”,“不可輕出詔令”!叭舨怀6,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殺大理丞張?zhí)N古和交州都督盧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責思慮“不審”,甚至斥責臣僚們不該不加諫阻,以致錯殺了人,因此當時雖然已有“三復奏”,即死刑執(zhí)行前應向皇帝請示三次的規(guī)定,但他認為并沒有解決問題,于是又規(guī)定了“五復奏”、即決前一日、二日復奏,執(zhí)行之日又三復奏的制度。并且規(guī)定:“自今門下復理,有據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錄狀奏”。
材料二“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
——《論君道》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有哪些突出特點。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對當時的影響。
【岳麓版高中歷史選修四第1單元第5課試卷】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1第七單元第3課試卷07-05
岳麓版高中歷史選修三測試07-05
高中歷史選修三第三單元第10課07-05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1第四單元第1課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歷新政練習07-05
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學業(yè)水平訓練07-05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第7課試卷07-05
岳麓版歷史必修說課稿05-31
岳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04-02
開學第1天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