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和牧童》評課稿
《畫家和牧童》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人物情感豐富,形象生動,內含深刻哲理,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文章。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批評的事。贊揚了畫家的虛心好學和牧童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的優(yōu)秀品質。
這節(jié)課中,朱梅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關注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感受和體驗。如:
(1)提問體現主體性。在朗讀感悟課文時,她經常這樣問:“你知道了什么?”,“你讀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帶著你的體會來讀一讀”等,都是針對學生獨特的感受來設計的。;
。2)朗讀體現主體性。如,讀出自己的體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等;
。3)學習方式體現主體性。采取自讀,自悟和集體交流想結合的方法理解課文。抓住重點句感悟課文。朱老師也是先引導學生自己讀再集體交流朗讀、體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經歷了學習過程,逐步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達到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展開有效的對話。
另外,文中有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詞語,如:“濃墨涂抹,輕筆細描”。朱老師先讓學生根據字義理解,又緊接著利用多媒體出示國畫,用圖中的不同畫法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我認為這種方法很適合低年級兒童。
【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和牧童》評課稿】相關文章:
《畫家和牧童》評課稿07-05
畫家和牧童評課稿06-01
二年級《畫家和牧童》評課稿07-05
小學語文《畫楊桃》評課稿04-12
牧童之歌評課稿06-03
二年級語文《流動的畫》評課稿07-02
《玲玲的畫》評課稿03-22
《畫楊桃》評課稿04-12
《畫雞蛋》評課稿05-04
畫楊桃評課稿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