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
對于每個教育人來說,提升教藝、永無止境。我校將不斷探索、且試且行。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一起來看看吧。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1
由于我校生源的因素,學習困難學生較多。學生個體間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速度、學生能力的差異較大,尤其是到了初三、這種差異明顯擴大。針對我校的這種狀況,結合外出學習“分層教學走班制”的經驗,我校從去年下半學期開始,本著因材施教、實踐“個性差異式教學”的改革方向,通過醞釀、探討、發(fā)動,商定了“選課走班”的教學模式。嘗試選課走班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實施差異分層教學、追求質量整體提高”。
一、“分層”的依據
1、學生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業(yè)水平兩個方面。“學習品質”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毅力、學習方法等。“學業(yè)水平”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科“雙基”水平,學科綜合能力。
2、“教學分層”主要依據,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練習”、“課堂指導”等。目前我們主要是把學生分為AB兩層,班級設為AB教學班。針對學生實際,在學生的學業(yè)上我們對師生有著不同的要求:A層教學注重“低起點、慢速度、重雙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自覺完成課本及練習冊中的基礎題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B層著重在“穩(wěn)基礎、求深度、拓寬度”上下功夫,在完成教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富有思考性的問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無論A班B班都必須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融合。
二、分層的原則與實施方法
分層的原則是“教師指導,學生自愿,家長同意”。首先任課教師、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較為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把分層建議提供給學生,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層次、參考教師的建議,按照自己的意愿申請、征得家長同意,再到在校內同年級不同層次的班級進行學習。目前我校只在初一、初三的部分學科實施選課走班,七年級英語、數學學科,九年級增加理化學科,其他學科仍在原建制班級上課。
“選課走班”實施相對的動態(tài)管理。學生在學習英語、數學、理化這四門課中,根據分層分別到不同的班級上課,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習情況變化,教師指導學生每月或半學期再自主調整層級,特殊的學生如短期感動不適應在某班學習,可隨時調整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堂。
此外我們對“選課走班”的教師也實施相對的動態(tài)管理,原則上一月交換,最長半學期調整,具體換班時間按學校實施方案由AB班教師商定。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師生的自卑心理。在推行之初,我們把相對基礎較差的A層級班教師配備了相對較強的教師。以便于選課走班的推進。
三、“選課走班制”實施的機制保障
為確保“分層教學走班制”的扎實、有序、規(guī)范實施,學校專門成立了“選課走班”教學改革領導小組。討論制定了《選課走班實施方案》,領導小組負責對分層走班的教學過程實施質量監(jiān)控,強化過程管理。并根據分層的基礎學生學習成績實行月度評估和考核、建立追綜評估機制。領導小組每個月進行一次質量監(jiān)測調研,針對性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及時調整。著力解決解決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努力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由于學生大多不在原行政班中上課,原行政班班主任也就無法及時了解這些學生的情況,管理難度變相增大。我們把兩個班分為一組,由分管中層干部為總班主任,圍繞完成年級教學質量任務目標,負責兩班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指導。
為確保“分層教學走班制”的規(guī)范實施,防止將AB班扭曲為“快、慢班”,杜絕教師對B層重點施教,對A層敷衍塞責的現象,教育教學質量考核實施“動態(tài)走班”和“整體捆綁”考核相結合,從而為“分層教學走班制”順利實施提供了機制保障。要求班主任相互溝通合作,共管年級的每個學生,謀求年級學生的整體提升。由于初一、初三學生人數在七十人左右,我們將AB層兩個班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張甸初中教育聯(lián)盟的整體考核,這樣就使得教師對潛能生的轉化上更為重視和有效。使“走班”真正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學力的發(fā)展,素質的提升。
選課走班在我校實施半年來,只能說是初見成效。教師普遍感到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強多了,學生非智力因素有所改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成功體驗增多了,學生的學習勁頭比以前足了。教師通過經常不斷地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分類指導,不少學生進一步規(guī)范了學習行為,形成了切合自身實際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在目前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在較高層級的B班學生有成績掉隊的現象,A層級班級的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進步不夠明顯,教師認為這部分學生主要由于學習習慣差、基礎差的問題,上課不能真正做到:使他們“動起來、學進去、感興趣”。
教師認為有必要再從A班分層出c層級,也就是學困生層級的,但真正了解后,發(fā)現愿意去c層級班級的只有幾個學生,目前我們將這幾個學生與摔跤隊的學生放在一個班,基本上都是由高級職稱的教師兼教,想以此來吸引其他的一些學困生選課到c班。另外目前初二年級數、英等教師還不愿意實施這一模式,盡管我們開會動員時強調“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革,就不會有質量的轉型提升”但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我們想用時間和實績來證明這種改革的實效性、先進性。同時,我們深知“選課走班”還須針對各層級的學生,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方面我們還做得很不夠!我們將在各個層級的班級要求教師圍繞“教師助學、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為主”,改革設計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學進去,感興趣”。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們深知: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于每個教育人來說,提升教藝、永無止境。我校將不斷探索、且試且行。我相信:有上級領導對我校的關心、指導與支持,有我校教師的執(zhí)著追求、扎實努力;xx學校教育教學的美好春天就一定會到來!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2
在半期考質量分析會上的發(fā)言下面是xx屆高三畢業(yè)班半期考后質量會上的講話,考得比較差,應該是教書歷史中最差的一次了,沒能扮演好大家期望中的救世主的角色,非常慚愧,發(fā)言幾近辯白,但也屬實:
這次兩班數學考得比較差,但是成績差也并不是從現在開始的,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正是基于底子差這一前提,接受后,也想從教學手段與教學管理兩方面著手把基礎趕上去。在教學上,主要是降低難度,爭取一大批低分的同學重拾信心,把基礎補上。同時,自己辛苦點,將高考的?键c進行不斷的強化和反復的訓練。但事實表明,最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是那些個低分同學并不買帳,由于他們對自己的目標并不清楚,也對當下形勢沒有任何緊迫感,導致他們并沒有與老師很好的配合。對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復習,他們時常掉鏈子,沒有老師的嚴格督促,他們根本不會去主動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但是對于八班的同學來說,由于很多同學頭腦不太靈活,采取的方式都是死記硬背型的。這樣的復習方式,對于單個的模塊復習,可能還會有些效果。但是一旦綜合,很多由于知識掌握比較夾生,就嚴重消化不良了。這就是為什么上次月考八班換錯,這次就掉下來的主要原因了。同時也正是因為不斷的降低難度,大大地拖慢了進度,在其他班還有時間進行再次復習時,我們才剛好一邊復習完。
因此十分的被動。比如選修的題目,其他班還可以在練習練習,我想這也是產生差距的一個原因吧。在學習自覺性方面,學生表現得相當差。晚自習時間基本上沒有什么人問問題。不是沒有問題,是沒有學習的熱情,當然也沒有進行深入地思考問題。班上也沒有學習的氛圍,每節(jié)課鈴聲一響,還沒等老師說下課,學生已經有人跑出去了。仿佛上課讓他們非常難受似的。其實布置的'作業(yè)都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消化上課的內容精心挑選的。但現狀是少部分人做大部分人抄襲。暴露這一情況的最明顯特征就是考試同樣的題目一大部分人錯。參考書的題目那些做那些不做布置下去,基本上也只是做做記號而已。還有就是課后老師的監(jiān)督檢查,學生比較反感。而牽常會影響上的氣氛,比方說你要是批評的話,有人上課時就會瞪著你,嚴重影響老師上課的情緒?傊瑧撜f整整兩月的教學基本上比較不順,成績看不到進步也在所難免了。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3
一、統(tǒng)一思想,充分認識“進入先進行列”的現實意義
1、不能進入先進行列是我們的恥辱。
2、不能進入先進行列我們將失信于發(fā)。
3、不能進入先進行列我們無法留住優(yōu)質生源。
4、不能進入先進行列我們沒有什么理由。
二、堅定信心,切實增強“進入先進行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我們這一屆承載著“絕地反彈”的巨大壓力。
2、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實力,不能懷疑自己。
3、我們要相信學生的'潛力,不要輕易放棄后進學生。
4、我們要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多找自身原因。
5、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學校一定會越來越好。
三、正視問題,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名學生,上好每一節(jié)課。
1、低分率和及格率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們要接受它,然后心再大一點,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解決現實的問題。
2、正確理解分解的質量目標,任何時候不輕易放棄一個學生。確定質量目標是希望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對象身上,但不意味著放棄那些“對象”之外的學生。
3、精益求精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質量是由每一節(jié)課的效果累加起來的,課堂效率不高,其它的措施都是本末倒置。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用我們的激情感染學生。
4、善待每一名學生,多一些交往、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引導、多一些童趣。
四、加強合作,讓我們的工作過得進一步優(yōu)化,讓我們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
1、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在學風建設、紀律管理、日常管理、學科協(xié)調方面發(fā)揮主導作用。
2、落實集體備課,整合優(yōu)質資源,實現優(yōu)勢互補。
3、加強年級管理,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增強服務意識,及時解決老師們工作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4、解決“學科歸一”問題,盡量減少無效勞動。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校長在質量分析會上講話11-22
質量分析會會議紀要12-16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06-23
質量分析會心得體會03-10
初中月考質量分析會交流發(fā)言02-01
【熱】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03-11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熱】03-11
英語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07-04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推薦】02-15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發(fā)言稿【熱門】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