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播音與主持專業(yè)語言表達類課程的問題的分析
摘要:目前我國高校播音專業(yè)的語言表達類課程大致可分為,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即興口語表達和文藝作品演播課程,其中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學習成果往往可以直接運用于實際工作中,但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所以對于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教學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從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入手,分析了當前高校播音專業(yè)學生語言表達方面的問題,最后引出對于文藝作品演播課程教學問題的反思。
關鍵詞:文藝作品演播;語言表達;教學目的;問題
一、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教學目的
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塑造語言的張力,以及在實踐中去鞏固并發(fā)展學生之前學習掌握的演播基本技能。
與播音發(fā)聲注重對氣息運用、聲音把控的訓練和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注重對語言表達基礎的訓練不同,文藝作品演播更加注重的是如何準確的表達作品的內涵,其強調演播與作品的結合,訓練學生把握文藝作品感情基調的能力、調動自身情感的能力以及準確拿捏分寸的能力。
二、當前高校播音專業(yè)學生語言表達方面的問題
在學生學習文藝作品演播的過程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套用傳統(tǒng)朗誦方式、腔調固定、節(jié)奏死板、忽略真正的播講目的。
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最后一點,即忽略真正的播講目的,正是因為學生沒有把真正的播講目的重視起來,所以才在演播時,出現套用傳統(tǒng)朗誦方式、腔調固定、節(jié)奏死板等這些表象。
這些問題的形成,有整個教育大環(huán)境、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原因,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學生從義務教育時期開始,就習慣于接受刻板的標準答案式教學,而這種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培養(yǎng)公式的記憶、演算的技巧、是不需要情感表達的,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最強的年齡,沒有或甚少接受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導致了相關思維和技能的缺失
其次,東方文化鼓勵內斂、含蓄的處世之道,加上近現代出現并影響深遠的個人服從于集體的思潮、槍打出頭鳥的警訓,也導致了學生從小在個人表現方面忽視培養(yǎng),甚至帶有抵觸情緒。
再次,作為學生本身,普遍存在不能很好的把握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學習目的以及該課程對于未來從業(yè)的實戰(zhàn)運用,從而導致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不科學等現象的產生。
學生語言表達方面所出現了問題,勢必是由于我們的課程教學出現了問題。
三、高校播音專業(yè)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教學問題
作為實施文藝作品演播教學的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比如:重播輕演、重理論輕實踐、重魚輕漁等。
(1)重播輕演的問題出現在教師對于施教目的的把握上。對于播音基本功的教學,我們已經有了播音發(fā)聲、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等相關課程,而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設立,其側重點在于對播音和表演的結合。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塑造語言的張力,而這些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除了要求學生很好的運用所學習過的播音技巧之外,借鑒并運用肢體語言、情感調動、融入作品等表演技巧。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接受的播音訓練較多而表演訓練很少,所以我們應該在文藝作品演播的課程中,把重點放在表演技巧的培養(yǎng)與訓練之上。重播輕演的教學方法,實際上是背離了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施教意義的,我們對此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由來已久,也是我國教育的固有問題,在理論重于實踐的學科類目當中,這種教學方法是適用的,而對于文藝作品演播這類的課程,教學的重點則應該放在實踐而不是理論之上。
原因在于,上文中我們說過,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接受的播音教育遠遠多于表演教育,而在播音與表演并重的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當中,學習表演技巧是相對的重點。而表演,也恰恰屬于理論與實際必須緊密結合的學科類目。我們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或者舞臺魅力,通常是以表演得是否生動自然、是否融入到作品的感情基調當中、對情緒表達的控制是否收放自如以及是否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臺風等這些因素為依據的,而以上這些,必須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實踐來培育養(yǎng)成。因此,在有限的教學實踐內,最大限度的給予學生練習和實踐的時間,是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施教重點,也是我們作為教師,應當重視并實際應用的。
。3)重魚而輕漁,對一篇作品的把控是為魚,通過一篇作品的學習,對類似所有作品都可以自主、得體的把控是為漁。
想要授人以漁,不可避免的是要觸發(fā)學生思維的運轉,作為老師,需要做的是不僅傳授“要這樣”,更重要的是要傳授并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樣”。我們很多從業(yè)教師在這方面做的是有欠缺的,是有提升空間的。教學相長最直觀的實現途徑是發(fā)現學生的真正需求,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法,從大量實踐中歸納總結最為有效的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模式。
少做一些照本宣科的灌輸,找到作品關鍵的切入點,相似作品或不同作品的相似部分分類教學,并且嘗試更多的開放學生的分組討論,發(fā)現并歸納作品當中的關鍵點以及富有戲劇性、趣味性的方面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規(guī)劃安排更多的實操練習時間,也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另外,教書育人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除了知識的傳授以外,作為教師,還應該注重讓學生對播音主持行業(yè)的現狀以及自身未來就業(yè)形勢及就業(yè)方向有所認知、有所思考。
總之,正視并解決文藝作品演播課程的存在的教學問題,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高校播音與主持專業(yè)語言表達類課程的問題的分析】相關文章:
播音主持專業(yè)07-03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07-03
生活不分專業(yè)問題分析07-03
淺析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教育實踐類課程的改革的論文07-02
部分高校廣播電視編導(播音主持)專業(yè)考試試題!07-03
播音主持專業(yè)就業(yè)方向07-05
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