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探析論文
摘 要:對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的支護系統(tǒng)側壓力、水壓力測試和深基坑圍護結構安全系數(shù)等知識進行介紹,并聯(lián)系實際提出深基坑支護結構的選擇,對工程實際有一定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
1 支護系統(tǒng)側壓力
1.1 支護系統(tǒng)計算理論
支護系統(tǒng)的側壓力包括主動土壓力和水壓力,土壓力計算目前國內普遍采用擋土墻理論庫侖公式和朗肯公式,這是由于目前尚無完整和成熟的支護系統(tǒng)側壓力計算理論,但是應當指出該兩套公式均按平面內受力推導,而深基坑支護屬于空間問題,故兩者不一致。其次是擋土墻是先施工后填土,設計人員對填土可提出一定質量要求,因此土的內摩擦角ψ和土內聚力c值均已知,其值較穩(wěn)定,因此擋土墻計算公式求得較精確,可靠性高。深基坑支護在原地基土上施工,在地表面以下3米左右之內均為雜填土,在市鎮(zhèn)地區(qū)雜填土多為磚瓦碎片與城市垃圾,其比例有的高達70%以上,其成分與埋深也不均勻不穩(wěn)定,勘探單位提供地質報告中凡是雜填土均不列出力學參數(shù),故內摩擦角ψ和土內聚力c均無值,然而在應用庫侖和朗肯公式計算主動土壓力時要用該兩值,當雜填土較厚時,這給深基坑支護系統(tǒng)設計增加難度,因此其計算結果可靠性較差。作者認為雜填土內聚力值c應取零,不予考慮。對國內外高層建筑深基坑支擴失敗實例分析來看,除支護設計有誤和施工時技術措施不妥外,其中有一條是地基土和地表潛水不穩(wěn)定,設計時選用參數(shù)和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深基坑支護設計可靠性較差有直接關系。
從以上分析可知,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的土壓力目前采用計算理論不能滿足設計使用的要求,其可靠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仍依靠施工技術人員的經(jīng)驗,這有待于科技工作者通過科研和實踐相結合基礎上提出較為完整的計算理論。
1.2 地表潛水產生的水側壓力
擋土墻設計時一般不考慮水的側壓力,因為在設計時擋土墻背后土體采用排水技術措施,設置排水盲溝(如砂石盲溝)和排水管,將墻后土體中潛水及時排出,不但大大降低地表潛水產生的水側壓力,而且墻后土質含水量也比較穩(wěn)定,故土的力學參數(shù)和相應土質也相應較穩(wěn)定。深基坑支護不但要求承載墻后土的主動土壓力,而且要求達到防滲要求,以免地表潛水流入基坑內,故基坑支護系統(tǒng)要承擔土中水產生的側壓力,這一點與常規(guī)擋土墻設計有較大差異,擋土墻施工后其工作條件較穩(wěn)定,而基坑支護條件往往多變而差,如挖土施工順序,地面施工條件等,地面堆積過多施工機具和材料,在支護系統(tǒng)上行駛汽車,施工用水直接滲入地下,挖土機械在挖土時超挖等,因此深基坑支護系統(tǒng)附近土體水分處不穩(wěn)定狀態(tài)利支擴系統(tǒng)工作狀態(tài)多變。
沿海地區(qū)地下水較豐富,地基土多為淤泥,處于飽和狀態(tài),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時應考慮地下水產生側壓力,因此在富水地區(qū),深基坑支護系統(tǒng)應該考慮地下水產生的側壓力的作用。
水壓力取值大小國內文獻尚無具體規(guī)定,若取值過大,基坑支護費用將增加;若取值過小,安全系數(shù)過小容易出各種重大事故。地下水對深基坑支護結構作用的側壓力大小主要取決于土結構和土中含水量大小、土的密實度、空隙比e、液性指數(shù)Ic等土參數(shù),也與地下水產生的側壓力有極大關系。e和Ic值大,說明土中自由水比例大,土中自然水能直接傳播靜止水壓力;當e和Ic值較小時,上中空隙間水多于自由水,空隙水是由于受土中電子吸附作用,附著在土粒間的土粒表面,故空隙水產生的水壓力不直接傳播靜水壓力,這是由于土粒之間空隙水產生水壓力幾乎不隨土層深度增加而增加。目前尚無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建立空隙比s和液性指數(shù)Ic與土靜水壓力建立相對函數(shù)關系,這有待于科研工作者作深入研究。
2 水壓力測試
如何確定土中水壓力大小,尚無比較成熟的計算方法,作者認為最好在現(xiàn)場測量土中水壓的大小,本文根據(jù)有關材料作簡略介紹如下。
2.1 測壓計工作原理
電測式測壓計在孔隙水壓力作用在該儀器的特殊金屬薄膜上,由薄膜產生變形引起電阻值(或電感、電磁值)的變化,這是一種力傳感器。
2.2 測壓計的率定
測壓計在正式使用前應采用平衡電阻,對測壓計內阻不平衡進行調整,平衡電阻的阻值應經(jīng)過計算確定。每個測壓計出廠時均標有率定系數(shù),可是由于應變儀和示波器參數(shù)不完全一樣,所以要對新購買的測壓計進行率定。其方法是利用加壓設備將測壓計的進水和壓力表并聯(lián),然后進行分級加壓,根據(jù)精度要求(一般以lOKPa為單位)逐級加壓,繪制率定曲線,為了提高精度,應經(jīng)過多次反復加荷后求出串定系數(shù)K,這需要采用最小二乘法等數(shù)學方法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
2.3 測壓計的安裝和埋設
在土中安裝和埋設前必須在測壓計引出線附近進行密封防水處理,為了確保儀器進水口暢通,防止泥漿堵塞進水口,應在進水口處用中砂形成一道人工過濾層,用鋼絲網(wǎng)包裹。
埋設前在埋設點先進行鉆孔,鉆孔埋沒深度在測點標高下100mm以下,在孔底填砂,將測頭迅速放入孔底,再在測頭周圍和上面填砂,并適當壓實:最后用粘土將鉆孔嚴密封好。若在一個鉆孔內不同深度埋設多個測頭,應將每個測頭上下填砂,各測頭之間用原土填塞,其密度應盡量與原土相同。埋設時測頭電線不應拉得過緊,并應注意測頭放置平整,及時調試儀器,確認工作正常后方可填砂。由于測力計在埋設時需鉆孔和填砂填土,必然會破壞原土孔隙水的水壓力原始平衡狀態(tài),為此應在埋設側壓計后停歇10d左右,使其埋設側壓計部位水壓力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此時測得水壓力才能準確地反映土中水壓力實際情況。以此為依據(jù)設計深基坑圍護結構達到安全可靠的目的,且技術經(jīng)濟指標較好。
3 深基坑圍護結構安全系數(shù)
3.1 現(xiàn)狀
目前建立一套成熟的設計計算理論,仍借用擋土墻設計方法,故設計人員在設計時仍采用擋土墻設計安全系數(shù),但也有不同意見,有的科技工作者認為擋土墻是永久構筑物,而基坑圍護是施工時所采用的臨時性技術措施,故應采用較小的安全系數(shù)。從國內深基坑圍護大量實例來看,其安全系數(shù)相差較大,有的過大,有的過小,凡是深基坑支護失敗實例來看,往往與其設計安全系數(shù)過小有直接關系。
3.2 安全系數(shù)選用
深基坑圍護安全系數(shù)的確定由設計者自定,作者認為安全具體確定應與現(xiàn)場具體情況而定,當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或煤氣等市政管網(wǎng)。工程地質報告中提供土質參數(shù)較差時,應選用較大的安全系數(shù)。作者認為不能盲目套用工程地質報告有關參數(shù),應對現(xiàn)場土質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合理地選用各種土質參數(shù),特別是土的內聚力c值,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折減,以提高計算結果可靠性,提高支護結構安全系數(shù)。
4 深基坑支護結構選擇
深基坑支護結構選擇,一般應先考慮本單位現(xiàn)有施工機構,優(yōu)先考慮本工程基礎樁相同類型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如工程樁采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則基坑支擴結構應盡量選用這種樁型,其直徑可相應選用較小直徑,這樣可減少進退場費用。當基坑較深圍護樁布置允許時,應盡量選用兩排支護樁,這種布置方式力學性能較好,前后排樁與樁頂圈梁形成剛架結構,樁間土參與協(xié)同工作。改善圍護樁的受力狀況,達到減少樁的配筋量。當圍護樁要求達到防滲要求,基坑深度小于7m,地表雜填土中磚瓦碎片含量較多時,不宜單獨選用水泥攪拌樁,攪拌樁改為水泥注漿。北方粘土地區(qū),基坑較深,可選用鋼筋混凝土樁加錨桿支護形式,但南方一般不適用,可選用大直徑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頂加鋼筋混凝土圈粱,轉角處加斜支撐。凡是地基土為淤泥,且基坑又較深時,不宜選用鋼板樁,選用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xù)墻。工程造價較高,可選用大直徑兩排鋼筋棍凝土灌樁,中間加水泥攪拌樁(互相重疊150mm以上,以便形成防滲幕墻,且參加灌注樁協(xié)同工作,具有良好力學性能,當條件允許時,用井點降水作為輔助手段)。圍護樁的選用應經(jīng)過多方案比較,根據(jù)實際情況,包括周圍環(huán)境和地質條件,選用經(jīng)濟效益最佳的支護方式。
【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的優(yōu)秀論文07-03
雕塑材料語言探析論文07-03
關于高層建筑的論文范文07-02
談談高層建筑中的轉換層論文04-15
城市空間高層建筑設計的論文07-05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論文07-03
高層建筑結構選型研究論文06-21
多媒體教育技術探析論文07-03
電影空間造型設計探析論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