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一場回家過年的文化苦旅散文
時隔一年,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農(nóng)歷戊戌年年關(guān)將近,回家過年成為了不可阻擋的文化潮流。
不過在今天中國高鐵遍地的情況下,我還是沒能找到一條直通故鄉(xiāng)的高鐵線路。偉大的河西走廊雖然已經(jīng)有了高鐵運營路線,但卻偏偏少了我的故鄉(xiāng)——武威。
余秋雨先生在自己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以走出去講學考察的方式,寫下了他自己對于中華文化的感悟以及有關(guān)中國文人們?nèi)烁窬竦纳羁趟伎肌=裉,我也?jīng)歷著自己的“文化苦旅”。整理行李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行李箱的拉鏈不知什么時候壞了,不得已,借了室友留在宿舍的空箱子。走進前往省會蘭州的硬臥車廂,屬于我的一場苦旅才剛剛開始。
坐火車我最怕挨著六七歲以下的孩子,結(jié)果怕啥來啥,對面坐的就是小孩,六七歲以下。小孩無休止的哭聲和肆無忌憚的嬉鬧,還有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敷衍管教,伴隨了我的整個回家之旅。
在別人眼里,孩子們是天真可愛的。但是真正地身臨其境就會發(fā)現(xiàn)那都是騙人的。面對對面小孩的哭鬧以及家長之間你來我往相互埋怨和爭吵,頭痛欲裂的我毫無辦法,只能繼續(xù)“享受”這漫長的“文化苦旅”。
如今,中國人口的巨大流動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人們攜妻帶子,背井離鄉(xiāng),前往大城市尋找新生活。到了每年的年關(guān)時節(jié),則會義無反顧地踏上回家的旅程。毫無疑問,這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潮流。很多人返鄉(xiāng)頂風冒雪一票難求,也有很多人只能站著回家,相比之下,坐擁臥鋪的我倒顯得幸運而奢華了。
這一趟武漢到蘭州的火車要走20個小時,要去武威還得再買一張4個小時的火車票。我跋山涉水,穿山越嶺,花費兩天時間在天黑的時候才回到闊別一年的父母身邊。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家過一個年。這大概就是自己身處異地求學一年中最溫暖的盼望。
南方學校的寒假普遍較短,加上實習,我在家的時間不超過20天。算一算元宵節(jié)已經(jīng)是四年都未曾在家待著了。辛辛苦苦回家過年,年還沒過完,就又得風塵仆仆地回到異鄉(xiāng),這樣一對比,反而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倒成了異鄉(xiāng),而這不是屬于我一個人的“文化苦旅”。
回家的這天,時間已經(jīng)走到立春,寒冷的冬天終于可以結(jié)束了。馬上要過年了,家里依舊在忙碌。生活是艱辛的,而我們依舊需要不斷前行,繼續(xù)人生的“文化苦旅”。
【一場回家過年的文化苦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散文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6-22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讀書09-25
文化苦旅好句07-03
文化苦旅有感10-17
文化苦旅的感悟10-24
文化苦旅感悟08-29
記事散文回家06-22
《文化苦旅》好詞好句06-24
書寫文化的苦旅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