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手工打糍粑散文

時間:2022-12-13 20:36:58 手工DIY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手工打糍粑散文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不曾飽嘗過離別之痛,不曾感受過漂泊之苦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深刻體會這種感覺的。

手工打糍粑散文

  尤其是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看到愈來愈近的年,心卻愈來愈怯;丶业哪铑^日夜在心頭縈繞,想家鄉(xiāng)那牽腸掛肚的親人,想家鄉(xiāng)那魂牽夢繞的山山水水,想家鄉(xiāng)那揮之不去的濃濃年味。

  當看到《新縣微生活》發(fā)布的《走進奇龍嶺,感受新縣民俗》一文時,看到家鄉(xiāng)那熟悉的一切,我的心不禁一熱,眼淚霎那間就流了下來。當看到那熟悉的打糍粑場景時,記憶的大門“呼啦”一下便被推開了,思緒從現實一下子被拉回到遙遠的時空里。

  小時候,記得每年一到臘月,各種濃濃的年味便會撲面而來:殺年豬、打糍粑、磨豆腐、做糯米酒、炸枕頭酥(一種糯米粉加糖制作的,有點象枕頭,故稱枕頭酥,)生產隊里還會組織人,將各個池塘的魚打撈起來分給大家過年……各家各戶都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籌備著,歡笑著,到處都洋溢著節(jié)日濃濃的氣氛。

  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打糍粑,小時候因為家貧,好像每次過完年米就不多,媽媽總是煮稀飯吃,但是僅吃稀飯不頂餓,于是媽媽會在鍋里煎幾塊糍粑給我們,所以每年過年時家里會打很多糍粑,記憶中最多的一次打了十二張。

  特別是在七、八十年代那會,每家每戶都會打很多糍粑,許多人家里都會用四斗缸甚至八斗缸來泡糍粑。不像現在的我們,父母或者公婆過年時任我們自己拿,我們看到他們自己的糍粑也不多,所以就只拿一點點,回家拿個桶或者盆就泡了。那時候糍粑是一個家庭的主食,有時候整個春天都靠它維持體力。而現在的糍粑于我們,就像是零食,吃不吃都無所謂。

  手工打糍粑說起來應該是個重體力活,每一塊糍粑都是眾人一棍一棍一錘一錘的搗出來的,即使是數九隆冬,每個人都會大汗淋漓。一天下來,許多人都累得筋疲力盡,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下。

  其實在我們老家,打糍粑也是有講究的,一個木桶,一般蒸二十到二十二公斤糯米,多了蒸不熟,少了不劃算。所以每次打糍粑時,大家都會將精心挑選過的糯米淘洗干凈然后浸泡,蒸之前稱好再放進蒸米專用的木桶里,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張都一樣大小一樣厚薄。

  蒸糯米的火要大,所以每年的夏天,人們就早早將打糍粑所需的劈柴備好,碼起來,等到過年打糍粑時好燒。熊熊的大火很快將糯米蒸熟了,等到滿屋糯米飄香時,證明糯米蒸熟了,于是可以起鍋挪到打糍粑專用的石窯里,由四個手拿打糍粑專用的糍粑拐子(木制的)來回搗。等搗到不見米粒時,又翻過來搗,這樣來來回回搗得只如一團純白綿軟的面團時,又由兩個身強力壯的人掄起大木錘,你一錘我一錘地打下去,這樣打出來的糍粑更加細膩柔軟,吃起來口感更好。等到確定糍粑已經打得夠火候時,就拿到早已擺好的案板上面,由一人拿搟面杖將它搟成如案板一樣的長方形,上下兩面都要灑上一層薄薄的淀粉,省得疊上去的糍粑互相粘連。當所有的糍粑打完了,那一張張疊起來的糍粑,驕傲地為主人家裝著聲勢。我們小孩子也常常會比誰家打的糍粑多,好像越多越有面子,現在想起來還禁不住莞爾一笑,嘿嘿。

  當然,第一桶起鍋之前,每家的主人都會拿筷子挑一團蒸熟的糯米扔進灶膛里敬奉灶神,確保來年五谷豐登。如果誰家蒸熟的糯米桶里,突然發(fā)現有一小塊沒蒸熟,那就壞事了,這就預示著這家的家人、親戚、朋友或者鄰居中有一個人該死,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就是這該死之人來提前偷吃了糍粑,這雖有點迷信,但是有時也會很準,不知道是不是湊巧?

  抱滾燙的木桶既要力氣又要眼明手快,所以常常要那些辦事穩(wěn)重又心細力大的人來做。剛剛蒸熟的糯米散發(fā)著誘人的清香,許多喜歡吃糯米飯的人可以拿碗裝來吃,主人家會備好糖或者小菜就著吃。我們小時候這家吃一點,那家吃一點,不知不覺就飽了。現在想起來,依然感覺唇齒留香。

  那時候因為幾乎家家都打糍粑,所以每個家庭都會派一個或者兩個勞動力,大家聚在一起這家打完去那家,純樸的民風純樸的人,見證了那個時代農村人的憨厚樸實。

  等到全部糍粑打完,主人家會擺上一頓豐盛的大餐,于是大家便猜拳斗酒,大吃大喝起來。整個臘月里,村子里都飄蕩著糯米的清香,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孩子們歡快的歌聲……

  后來,隨著打工浪潮席卷全國,許多年輕人都離開了家鄉(xiāng),去外地打工掙錢。我的家鄉(xiāng)也不例外,許多村莊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雖然有很多的游子過年也會回到家鄉(xiāng),但是在春運一票難求的時候,他們都會回來很晚,能夠在除夕之前趕到家的,都可以說謝天謝地,于是手工打糍粑便成了遙遠的記憶。

  許多留守在家的老人,為了讓過年回家的孩子們能吃上糍粑,于是每年的臘月,他們便將洗凈泡好的糯米拖到鎮(zhèn)上,無可奈何地選擇機器打糍粑。機器打出來的糍粑,無論從哪個方面都趕不上手工打的糍粑好吃。雖然同樣是糍粑,感覺再也吃不出從前的那種味道。

  社會在發(fā)展,而許多民俗卻在逐漸荒蕪,不知道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倒退,只是往昔那濃濃的年味,再也找不到了。

  如今又到年關,讓我又想起了家鄉(xiāng)濃濃的年味,想起了手工打糍粑,只是它們永遠停留在我的記憶深處,讓我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時而想起,時而嘆息……

【手工打糍粑散文】相關文章:

冬至打糍粑散文07-03

打糍粑作文06-07

打糍粑作文9篇06-07

打糍粑作文(精選7篇)10-29

打糍粑作文7篇[經典]10-09

手工饃散文06-27

手工的溫度散文07-03

媽媽的手工布鞋經典散文06-23

媽媽的手工布鞋散文06-29

荷葉糍粑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