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旨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已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和手段,主動探索新知,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能力檔次的過程。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21世紀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更是創(chuàng)新人才必備的基本功。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往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的。死記硬背、題海訓練,得到的高分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所以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那么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情境教學是課程改革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去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興趣是一種帶有積極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它能使人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從而促使學習動機的形成和強化。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xiàn)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例如,教學圓的認識時,采用聯(lián)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課。課前做一個套圈游戲,把全班同學排成一個長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獎勵。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ǘ┙⒑椭C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
二、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在確定目標方面教師應加以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大膽放手,鼓勵學生獨立自學,使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自主活動、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體驗到主動學習的樂趣。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
三、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生活
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體驗,對每一個學習內(nèi)容的引入,都盡可能多地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處處強調(diào)從生活中的科學講起,同時又特別強調(diào)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他人、關注社會。在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后讓學生理解了舊時代勞動人民生活的窘迫。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倡導主動性學習是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一種重要手段,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淺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文章:
如何在職場中培養(yǎng)的自信的方法07-10
教師隨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09-06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04-27
教育隨筆—淺談如何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04-09
如何在面試自我介紹中突出自己能力?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