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經濟師考試《經濟學基礎》復習要點

時間:2022-07-03 23:03:47 考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經濟師考試《經濟學基礎》復習要點

  一、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guī)律

經濟師考試《經濟學基礎》復習要點

  (一)物質資料生產

  考試內容:了解物質資料生產及其必備的基本要素。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是:

  1.人的勞動,即勞動力的支出,它是生產的最基本要素。

  2.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

  3.勞動對象,即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質資料。

  【例題1多選題】(2008年)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應當具備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條件

  B.人的勞動

  C.生產關系

  D.勞動資料

  E.勞動對象

  [答案]BDE

  【例題2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勞動資料的是( )。

  A.原料

  B.輔助材料

  C.燃料

  D.生產工具

  [答案]D

  (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考試內容:熟悉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過程,熟悉社會生產關系及其主要類型。

  在物質資料的生產中,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xiàn)為生產力。生產力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產力的構成包括人和物兩大要素;生產工具的變革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主要標志。注意勞動對象不能構成生產力的因素。

  在物質資料的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表現(xiàn)為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形成的,并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關系的總和。其中生產是起決定作用的環(huán)節(jié);分配和交換是聯(lián)結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消費是最終目的和動力。

  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是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歷史上的社會生產關系有兩種基本類型:

  (1)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2)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原始社會、社會主義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

  生產方式是指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fā)展而謀取物質資料的方式。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對立統(tǒng)一構成生產方式。

  一方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發(fā)展變化決定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和變革,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也有反作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guī)律,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一定社會形態(tài)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并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這個社會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對立統(tǒng)一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過程: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動力。

  【例題1單選題】(2008年)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主要標志是( )。

  A.市場范圍的擴大

  B.商品交換的繁榮

  C.勞動者技能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變革

  [答案]D

  【例題2單選題】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是( )。

  A.生產力

  B.生產資料所有制

  C.物質資料生產

  D.人的勞動

  [答案]B

  【例題3多選題】社會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形成的,并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 )等關系的總和。

  A.生產

  B.分配

  C.交換

  D.消費

  E.流通

  [答案]ABCD

  【例題4單選題】(2007年)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huán)節(jié)是( )。

  A.消費

  B.交換

  C.生產

  D.分配

  [答案]C

  【例題5單選題】在社會生產關系中,( )是最終目的和動力。

  A.生產

  B.分配

  C.交換

  D.消費

  [答案]D

  【例題6多選題】(2007年)人類歷史上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存在于( )。

  A.原始社會

  B.封建社會

  C.奴隸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E.社會主義社會

  [答案]AE

  【例題7多選題】社會生產方式包括的兩個方面是( )。

  A.生產力

  B.生產關系

  C.經濟基礎

  D.上層建筑

  E.生產資料

  [答案]AB

  【例題8多選題】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B.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C.落后的生產力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矛盾

  D.人類勞動與生產工具的矛盾

  E.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的矛盾

  [答案]AB

  【例題9單選題】(2008年)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 )的變化開始。

  A.經濟基本

  B.上層建筑

  C.生產力

  D.生產關系

  [答案]C

  (三)社會經濟規(guī)律

  考試內容:熟悉社會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及類型。

  經濟規(guī)律是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

  經濟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是因為:(1)任何經濟規(guī)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的基礎上產生,并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2)任何經濟規(guī)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3)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必須尊重經濟規(guī)律,并按經濟規(guī)律的要求辦事。

  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經濟規(guī)律。

  了解經濟規(guī)律的三種類型

  二、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

  考試內容:了解社會經濟制度演變的原因和所經歷的主要階段

  社會經濟制度是一定時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構成一定社會形態(tài)最基本、最本質的經濟基礎,社會經濟制度是區(qū)分人類歷史上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根本標志。在人類社會形態(tài)由低級向高級不斷演進的過程中,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改變自身的性質,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guī)律。

  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經歷了五個階段,即原始社會制度、奴隸社會制度、封建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1.原始社會制度

  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構成了原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隸社會制度

  奴隸主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并直接占有生產者即奴隸。

  3.封建社會制度

  封建主占有基本生產資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產者(農民或農奴)是封建經濟制度的主要特征。

  4.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了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內容:(1)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70年代的以蒸汽機的發(fā)明和廣泛應用為標志;(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后期,以電、電機和內燃機的發(fā)明和利用為標志;(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40年代,以信息技術、空間技術、核能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為主要標志。

  由于資本主義所無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和歷史局限性,建立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例題1單選題】( )是區(qū)分人類歷史上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根本標志。

  A.生產力

  B.勞動對象

  C.勞動資料

  D.社會經濟制度

  [答案]D

  三、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存在的兩種基本經濟形態(tài)。

  (一)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征

  考試內容:熟悉自然經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自然經濟是為了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自身需要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自給自足是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征。

  自然經濟存在于整個原始社會歷史時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商品經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只是處于補充和從屬的地位,自然經濟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只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自然經濟才趨于瓦解。

  (二)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

  考試內容:熟悉商品經濟產生的基本條件及發(fā)展的基本過程

  商品經濟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是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

  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的經濟條件:(1)社會分工;(2)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實體。

  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的一般基礎。人類社會的三次社會大分工是指:畜牧業(yè)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手工業(yè)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商人的出現(xiàn)。

  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條件。

  商品經濟經歷了簡單商品經濟和發(fā)達商品經濟兩個發(fā)展階段。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處于簡單商品經濟階段,簡單商品經濟以生產資料的個體所有制和個體勞動為基礎;資本主義社會處于發(fā)達商品經濟階段,即市場經濟階段。

  社會主義仍需要采取商品經濟的形式,商品經濟的充分發(fā)展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要條件。

  【例題1單選題】( )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條件。

  A.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會分工

  C.生產資料私有制

  D.市場經濟

  [答案]A

  【例題2單選題】( )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的一般基礎。

  A.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會分工

  C.生產資料私有制

  D.市場經濟

  [答案]B

  【例題3多選題】(2008年)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所需的經濟條件包括( )。

  A.社會產品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

  B.社會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加

  C.社會分工的不斷發(fā)展

  D.存在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實體

  E.人類對生活消費品的需要不斷增加

  [答案]CD

  【例題4單選題】(2007年)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指的是( )。

  A.畜牧業(yè)從農業(yè)中分化出來

  B.出現(xiàn)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

  C.手工業(yè)從農業(yè)中分化出來

  D.工業(yè)從農業(yè)中分化出來

  [答案]B

  三、仲裁法基本知識

  (一)仲裁法的一般原則

  1、自愿原則

  2、仲裁獨立原則

  3、仲裁一裁終局原則

  4、仲裁保密原則

  (二)仲裁協(xié)議

  1、仲裁協(xié)議的概念

  仲裁協(xié)議是指雙方當事人自愿將他們之間已經發(fā)生或者可能發(fā)生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書面協(xié)議。

  2、仲裁協(xié)議的生效要件

  (1)形式要件

  仲裁協(xié)議應具備書面形式。

  (2)實質要件

 、佼斒氯吮仨氂芯喖s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實;

 、郛斒氯思s定的仲裁事項不得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范圍。

  3、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和無效仲裁協(xié)議的確定

  (1)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

  仲裁協(xié)議是仲裁機構管轄案件的前提,沒有仲裁協(xié)議,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仲裁機構不予受理。除非仲裁協(xié)議無效或者當事人放棄仲裁協(xié)議,否則,只要有仲裁協(xié)議,法院對案件就沒有管轄權。仲裁協(xié)議是仲裁裁決可以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的前提。

  (2)仲裁協(xié)議的無效及其確定

  導致仲裁協(xié)議無效的原因有:

 、僖钥陬^方式訂立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

 、诩s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范圍的;

 、蹮o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xié)議;

  ④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xié)議的;

  ⑤仲裁協(xié)議對仲裁事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仲裁協(xié)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對此又達不成補充協(xié)議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

  (三)仲裁程序

  1、申請與受理

  (1)申請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儆兄俨脜f(xié)議;

 、谟芯唧w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蹖儆谥俨梦瘑T會的受理范圍。

  (2)受理

  受理是指仲裁委員會依法接受對糾紛的審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2、組成仲裁庭

  仲裁庭有兩種組成方式:

  (1)合議仲裁庭,是由三名仲裁員組成,合議仲裁庭設首席仲裁員;

  (2)獨任仲裁庭,是由一名仲裁員組成。

  根據(jù)《仲裁法》的規(guī)定,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的申請: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3、開庭和裁決

  (1)開庭

  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當事人協(xié)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jù)仲裁申請書、答辯書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

  (2)裁決

  仲裁裁決應當按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shù)仲裁員的不同意見可以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shù)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例題?單選】關于仲裁程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仲裁以不公開審理為原則

  B.申請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C.仲裁庭仲裁糾紛時,其中一部分事實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D.裁決書自出作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參考答案】B

  (四)法院對仲裁的協(xié)助與監(jiān)督

  1、法院對仲裁活動的協(xié)助

  (1)仲裁財產保全;

  (2)仲裁證據(jù)保全;

  (3)強制執(zhí)行仲裁裁決。

  2、法院對仲裁活動的監(jiān)督

  (1)撤銷仲裁裁決

  當事人提出證據(jù)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贈]有仲裁協(xié)議的;

  ②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xié)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壑俨猛サ慕M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懿脹Q所根據(jù)的證據(jù)是偽造的;

 、輰Ψ疆斒氯穗[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jù)的;

  ⑥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2)不予執(zhí)行仲裁裁決

  在仲裁裁決執(zhí)行過程中,如果被申請執(zhí)行人提出證據(jù)證明仲裁裁決有法定不應執(zhí)行的情形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zhí)行。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zhí)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jù)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xié)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經濟師考試《經濟學基礎》復習要點】相關文章:

15年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復習日記07-10

高二考試物理電荷與庫侖定律的復習要點08-14

高考最后沖刺歷史的復習要點06-02

學經濟學基礎心得體會03-15

廣播電視編導高考藝術基礎知識要點07-09

考試前的復習03-14

考試復習計劃07-11

機械基礎考試試題及答案04-13

消防基礎考試題及答案03-15

如何復習教育公共基礎理論知識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