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線條的舞蹈教學設計
研究問題
探討構建新型的音樂學科與非藝術學科整合的有效教學模式
研究目標
在音樂學科中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操及音樂素養(yǎng)
構建與各學科密切相關、整合的、充滿生命活力的音樂教育
研究策略
本課例主要采用講述、聲像呈示、動作呈示、問答、討論、練習指導、活動指導等教學策略。靈活地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積極探索和發(fā)現(xiàn)音樂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鼓勵大膽嘗試用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受。在教學實踐中分析、探究構建具有特色的音樂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提高幼兒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領悟表現(xiàn)能力。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的變化,體驗用線條、身體表現(xiàn)音樂變化的快樂
2.嘗試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不同變化
3.能大膽想象用不同形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設計
學生活動
教師策略
設計意圖
一、身韻小組合:幼兒和教師隨音樂一起做身韻小律動
老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么感受?(優(yōu)美)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你們還在哪里聽過?
幼兒:婚禮上、收音機里、電視上、洪山廣場上的音樂噴泉……
隨著優(yōu)美舒緩的樂曲做完律動后,教師準確的提問讓幼兒很快找出自己生活中與音樂相關的體驗經歷,并自然過渡到音樂噴泉。
一段優(yōu)美的樂曲,幾個舒展的動作,已經可以讓孩子們步入音樂的殿堂,進入活動的主題。
二、欣賞音樂噴泉錄像片段:了解噴泉的高低變化是和音樂的強弱變化相關的
老師:今天,趙老師就請你們觀看音樂噴泉。請小朋友仔細地觀察,提問:①噴泉是怎樣變的?②音樂是怎樣變的?③音樂強的時候噴泉又是怎樣變的?④音樂弱的時候噴泉又是怎樣變的?
教師用贊許的目光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及時對幼兒的發(fā)言給予鼓勵和肯定。
為了讓孩子能得到逼真的視覺效果,教師專門抽時間到洪山廣場錄下了音樂噴泉的全程攝像,并根據幼兒特點和噴泉的不同變化制成了2分40秒的短片。音樂噴泉場景再現(xiàn),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孩子產生更多的體驗感受。
三、動畫欣賞“花仙子的小魔棒”:引導幼兒理解不同的線條可以表現(xiàn)音樂的變化
、 感受音樂
、 玩具小魔棒隨畫面畫出不同的線條。
師:在古老的大森林里住著一群快樂的小仙子,他們會用一根神奇的小魔棒
指揮音樂,畫出各種各樣的音樂線條,F(xiàn)在我們都來當小仙子,和他們一起用小魔棒畫出不同的音樂線條吧!
活動難度由淺入深,循循善誘,教師選擇迪士尼公司專為孩子設計的音樂欣賞碟《幻想2000》中的《藍色狂想曲》片斷,交響曲和動畫的完美結合,可以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渠道,讓孩子充分感受音樂,將直接的教靈活的轉化為隱性的教,引導幼兒探索和發(fā)現(xiàn)音樂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在新信息中尋找新穎的教學切入點,利用影視片中生動有趣的動畫情節(jié)和音樂效果,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
互動游戲: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用小魔棒畫不同線條,另一人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線條。
老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一個小朋友用小魔棒畫不同的線條,另一個小朋友用身體動作做出所畫的線條。
采用互動游戲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想象。
同伴之間的交流學習,有助于幼兒學習過程的自我調整,同時動靜交替的環(huán)節(jié)設置,有利于教師教學組織的收放自如。
四、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線條的舞蹈”:學習用線條表現(xiàn)音樂的方法
、俨シ乓欢我魳罚變捍竽懴胂笤诎准埳嫌镁條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老師:剛才趙老師看到小朋友畫了很多不同的線條,有弧線、有波浪線、有折線,真精彩!我真想把那些線條留下來。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幼兒回答)
老師:那我們就拿起油畫筆,聽音樂,隨著音樂的高低變化畫出不同的音樂線條。請你們仔細聽音樂喲。ǚ诺谝槐橐魳,幼兒在白紙上用筆隨音樂的高低變化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用自身激情帶動和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火花,藝術是相通的,如音樂與美術、文學與美術、文學與音樂等。人們在聽音樂時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畫面,這是一種“異質同構”現(xiàn)象,即“通感”,讓孩子用線條大膽地表現(xiàn)音樂是我在教學中的一個嘗試,也是一個開始。
、趪L試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想。
老師:你們能不能用身體動作跳出自己所畫的線條?(放第二遍音樂,幼兒隨音樂用肢體語言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表現(xiàn)過程攝影)
引導幼兒隨音樂的起伏,結合已有的生活和舞蹈經驗,大膽地運用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動作,創(chuàng)作出別出心裁的舞蹈語匯,隨時關注幼兒的情緒體驗,引導他們互相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
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實現(xiàn)著內在的認識構思活動和外在的表現(xiàn)活動的統(tǒng)一。本次活動中繪畫與音樂兩種藝術手段整合交替,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地參與感受,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藝術表現(xiàn)力,都得到了提高,從中積累的藝術經驗,也為今后的創(chuàng)作、欣賞、把握作品內涵奠定了基礎。
【幼兒園大班線條的舞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線條的魅力》教學設計范文07-04
舞蹈教學設計01-17
幼兒舞蹈教學設計03-29
幼兒舞蹈教學設計01-21
舞蹈課教學設計02-07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學計劃02-10
大班舞蹈教學總結01-01
舞蹈教學設計15篇01-17
舞蹈教學設計(15篇)01-17
舞蹈教學設計(精選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