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藝伎回憶錄》影片中值得攝影師學習的拍攝技巧
1. 在弱光下拍攝
弱光永遠是開放場景的主題。無論白天黑夜,光線永遠不足。室內(nèi)被微弱的燈光照亮著,細節(jié)都被吞噬在黑暗中。導演正是利用弱光來營造氣氛。
對攝影來說這一點同樣適用。陰影很重要——它們可以確定物體的形狀,給畫面增加深度,幫助營造氣氛。我們不需要把所有細節(jié)都展現(xiàn)出來。
在電影中,我甚至想不起來哪一個鏡頭是在明亮的日光下拍攝的。當來到戶外時,場景就變成了夜間,或者多云的陰天,或者黃昏時分。如果你想拍攝類似的照片,這些時間就最好。在所有弱光的環(huán)境中拍攝,包括壞天氣、黃昏等,你就能創(chuàng)作出最具有情緒化的照片。
2. 在夜間拍攝
電影中一部分場景是在夜間拍攝的。導演選擇了景色優(yōu)美的京都,利用街道兩旁的鎢絲燈營造氣氛。你也可以在城市內(nèi)使用相同的方法。大部分城鎮(zhèn),特別是擁有美麗建筑的地方,都有非常美麗的夜景。如果你連天空一起攝入畫面,就該選擇黃昏時分,此時的天空仍然具有色彩。
3. 使用長焦鏡頭
電影攝影師使用長焦鏡頭靠近主體拍攝。使用長焦鏡頭可以拉近主體和背景的距離,同時還會使用大光圈把背景虛化。當鏡頭對演員的面部時,你能在電影中看到這種技巧的大量運用。
在攝影中,虛幻和散景是神秘的,能夠創(chuàng)造出情緒。同樣是因為攝影師沒有展現(xiàn)出所有細節(jié),觀眾必須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如果你有定焦鏡頭就更好了,不過在非全畫幅相機上使用套頭也是可以的。套頭的長焦端就是長焦鏡頭了,盡管最大光圈只有f/5.6,不過還是能創(chuàng)造出淺景深效果,特別是與模特足夠靠近的時候。
4. 近攝與細節(jié)
在《藝伎回憶錄》中,導演煞費苦心地重現(xiàn)了藝妓們生活的世界。影片中大量展示了各種細節(jié),比如演員使用的杯子,藝妓穿的木屐等。
你也應(yīng)該注意這些有暗示性的細節(jié)。當你在旅行中,這是一個很好的技巧,捕捉那些能表達所在地氣氛的細節(jié)。
5. 利用色彩
這部電影對色彩的運用非常成功。事實上,你值得再看一遍電影,只關(guān)注導演如何運用色彩。然后把學到的東西用在自己的攝影中。
電影利用色彩對比來創(chuàng)造氣氛。有一個跳舞的場景,藝妓被藍色的燈光照射著,前景中則是黃色的鎢絲燈。黃色與藍色互相形成對比。在其他很多夜景中,你都能看到這種黃藍對比。
影片中也有很多柔和的顏色,特別是在室內(nèi)場景中。室內(nèi)場景中能用的色彩很有限,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利用明亮的色彩在照片中制造沖擊力是很容易的,利用有限的色彩則很難,但卻有利于營造氣氛。例如,想象一下黃昏時分的海景,整個畫面幾乎只有深藍色影調(diào)。顏色很有限,但氣氛很濃厚。
影片中的一些場景在冷光下拍攝,另一些則是暖光。你也可以類似地控制相機。這就是白平衡,你可能已經(jīng)對它很熟悉了,知道如何調(diào)整白平衡來獲得自然的色彩。
在一般拍攝下這是可以的,但并不適合用來拍攝具有情緒的照片。通過控制白平衡,你可以讓照片更冷或更暖,取決于你所想表達的情緒。
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RAW格式,然后在后期可以自由地改變白平衡來對比決定。我對上面兩張照片就是這么做的。第一張照片的色溫設(shè)為4500K,這很符合我在拍攝時的感覺。但是我另外生產(chǎn)了一張色溫在5977K的照片。這兩張我都喜歡,它們只是展示了不同的效果。
關(guān)于作者
Andrew S Gibson是新西蘭奧克蘭的一名自由作家。他還是《EOS》雜志的技術(shù)編輯,并為《Craft And Vision》撰寫攝影文章。
【《藝伎回憶錄》影片中值得攝影師學習的拍攝技巧】相關(guān)文章:
攝影師的剪影拍攝技巧07-09
問攝影師:逆光拍攝有什么技巧?07-09
人像拍攝技巧03-05
美食拍攝技巧08-06
寵物拍攝小技巧07-04
拍攝夜景的套路技巧08-02
3個小技巧教你如何拍攝旅行中的大場景07-09
拍攝災難照片的專業(yè)攝影師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