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論文
摘 要:本文介紹了益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更多應用電子技術相關范文盡在職稱論文發(fā)表網。
關鍵詞:應用電子技術論文
1.引言
根據國家對高職教育的要求和高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迅猛發(fā)展的高職教育的要求,許多學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學改革也如火如荼的進行。教學內容、課程類型決定教學方法,只有從教學內容和課程類型的特點出發(f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才能收到實效。我們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做了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2.教學內容的改革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課以及專業(yè)基礎課在理論上是比較難的學科,課程的內容比較繁瑣、知識點抽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講授式,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安排有一定的實習或實驗,但總感覺理論與實踐聯系的不是那么密切,這種教學與職業(yè)教育的教學目的不相一致,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職業(yè)素質的提高。加上現在大部分高職學生對理論學習興趣不大,如果我們不用新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學生越來越厭學,到頭來大部分學生理論不懂、技能也不會。
再就是我們五年高職的生源是初中畢業(yè)生,學生年齡小、基礎較差,市面上的教材不能夠滿足我們學生的需要。
因此,根據五年高職學生的職業(yè)要求、學生特點和應用電子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情況,應該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在做中學,學中做。對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是對理論內容進行精簡,添加一些實際技能的學習。經過幾輪的教學實踐總結,編輯自己的校本教材。在提高學生的興趣方面下工夫,給學生添加一些實際的技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刪除元器件內部原理的分析,注重元器件的識別、元器件的外特性,注重元器件的具體應用,略去比較復雜的理論推導公式和計算步驟,是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方面。
3.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的引領
我們依據“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以實踐教學為主線”的職業(yè)教育教學思想,按照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的職業(yè)能力結構,打破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理論教學模式,積極推進“一個原則,兩個合一”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耙粋原則”,即對公共教學模塊貫徹“必須、夠用”的原則,適當壓縮其課時,控制在總課時的40%以內;“兩個合一”,即在專業(yè)課模塊,突出理論服務于技能,加強技能訓練,并把大量的教學任務搬到實訓場所進行現場教學,在學中做、做中學,實現實訓室與教室合一;在實踐課模塊,則安排學生到工場進行頂崗演練,在工場的工程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強化訓練,實現師傅與教師合一。
4.不斷完善的進階式實踐教學體系
遵循“貼近生產、貼近工藝、貼近設備”的原則,通過不斷實踐與探索,初步形成模塊化、進階式的的實踐教學體系。概括為“一條主線,四個模塊,多個綜合訓練項目與過程控制”。
一條主線即為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四個模塊包括實驗模塊、實習模塊、考工模塊、綜合模塊;多個綜合訓練項目是說在每個模塊中安排若干個實訓項目,每個訓練項目都有特定的技能要求與技能考核目標;過程控制――每個綜合實訓項目都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由學生個體或小組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導,同時進行過程考核。而且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了“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相結合,以實踐考核為主,在實踐考核中以過程考核為主”的考核體系,如圖1所示。
通過進階式實踐教學體系表明,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我們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職業(yè)素質的建立及培養(yǎng)。
5.突出核心能力的項目模塊課程體系
積極探索以專業(yè)核心能力為主線,以技能考證為抓手,整合傳統(tǒng)學科知識體系,構建核心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的項目模塊課程體系。經過一輪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已經完成三個核心能力項目模塊的課程整合。
(1)《電子裝配與調試》能力項目模塊,由《電子產品機構與工藝》、《焊接裝配技術》、《電視技術》等課程與無線電調試工考證等整合形成,主要培養(yǎng)學生能正確使用各種常用電子裝配工具、電子測量儀器,具有電子產品的安裝與調試的能力。
(2)《電子產品或設備檢測》能力項目模塊,由《傳感器技術》、《電子測量儀器》、《電子測量技術》等課程整合形成,主要培養(yǎng)學生無論是電量還是非電量,都能選擇合適的測量設備,采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實時準確測量的能力。
(3)《生產線設備保全與維護》能力項目模塊,由《低壓電氣》、《電工技能訓練》、《PLC技術》課程與維修電工考證等進行整合形成。主要培養(yǎng)學生設備或生產線的操作、維護以及檢修的能力。
目前,已經完成《電子裝配與調試》能力項目模塊與《生產線設備保全與維護》能力項目模塊講義的編寫工作,并經過一輪實踐,效果顯著。
6.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
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理實一體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對于實時操作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如單片機、PLC等,打破實驗室和教室的界限。打破理論教學與單元驗證教學的界限,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融合在一起,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邊學習邊演練,即在做中學,學中做,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堅持實踐能力與考證融通,理實一體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質。充分利用應用電子實訓中心多項資格考證平臺,在實訓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強調按照職業(yè)資格考核的要求來訓練學生,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如將電視技術課程與無線電調試工的要求進行整合,將兩者的技能訓練合二為一,學生在修完電視技術課程的同時,能取得無線電調試工的資格證書;學生在修完低壓電氣課程的同時,可取得維修電工中、高資格證書。目前,應用電子專業(yè)的學生獲得無線電調試工或維修電工崗位資格證書的比例達到100%,在幾屆的畢業(yè)生中,95%的學生至少持有3張中級職業(yè)資格證書。
7.結論
以上只是我們對教學改革的初探,真正要落實還需更多大量具體的工作,教學體系將隨著科技發(fā)展對人才的新要求而不斷改進。當然,我們在教學改革過程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也依然需要進一步不斷的探究和完善。總之,現有高職教學體系的改革,需要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的,理清思路,不斷地進行實踐和探索,總結做法和經驗,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以期順利實現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的。
【淺談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應用電子技術職師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論文07-04
高職教學改革電子技術論文07-04
電力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論文07-04
Matlab電力電子技術應用論文07-04
電子技術中PLC應用論文07-04
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論文07-04
汽車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分析論文07-04
我國電子技術的現狀及應用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