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堂教學模式
上周日,我有幸到常德五中學習和參觀,在歷時一天的考察學習中,我們先后聽了一堂音樂課和一堂生物課,還聽取了該校何校長關于特色辦學的工作報告,并實地參觀了常德五中的特色辦學及文化氛圍。雖然這次考察學習活動已經(jīng)結束了,但常德五中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觸頗深。通過學習和多年的實踐,我疏理了自己的思緒之后,使我對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我覺得課堂教學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語文要注重學生的讀、說和寫,要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美:即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等;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茖W學科(理化生)要注重科學性、趣味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培養(yǎng)他們敢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數(shù)學學科注重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等等。這些學科的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不一樣,他們的教學模式能夠是一個模式嗎?
再者,同一學科的不同課型,課堂教學模式也要多樣化,就拿生物課來說:上理論課我們可以比較自然地使用我們目前的這種“三主合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上實驗課時,我們用以下這種教學模式也許更加有效:
(1)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
(2)合作探討,確立方案。
(3)動手實驗,記錄結果。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5)表達交流,完善方案。
還有同一課型不同內(nèi)容的課,所采取的模式也會有區(qū)分。就拿“小組合作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來說,首先拿來討論的問題肯定是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或者是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果這堂課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估計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何必多此一舉呢?再者,不同層次的班級,所采取的模式也應該有區(qū)別,有些班的學生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多一個討論的機會,無疑就是多給了他們一個放松的玩的機會,根本就“討論”不出什么結果。對于小組合作式學習,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學校的初中部,重點班遠遠多于普通班,留在普通班的學生綜合素質強的沒一個“漏網(wǎng)之魚”,而雙差生相對來說更加集中,即便是其中有少數(shù)習慣好一點的,有的學習能力不行,有的組織能力欠缺,即便挑出了十幾個所謂的小組長,那么每一組的局面無非就是“三懶夾一勤”,最終結果是這“一勤”受害不淺,“三懶”得不到任何幫助。對于重點班的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三勤夾一懶”的局面,受小環(huán)境的影響,“懶”的不“勤”也得“勤”,這樣確實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還有,千篇一律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本就彰顯不了老師各自的教學風格,這未免對老師的創(chuàng)新也是一種無形的滅殺。
所以,學習回來后,我就一直在深思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淺談課堂教學模式】相關文章:
淺談主持人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7-03
淺談體育教學模式的五個應用07-03
淺談海爾現(xiàn)代模式物流管理04-05
六學課堂教學模式概述04-18
構建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07-04
淺談當前數(shù)學課堂教學反思07-03
導學案及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詳解03-11
淺談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