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導學案
教學目標:
掌握描寫、敘述、說明、議論四種表達方法的表達效果
理解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法能夠使文章既優(yōu)美又深刻
教學重點:
在正確把握文章主題的基礎上,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探究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課堂交流掌握四種表達方法各自的表達效果及綜合運用后的表達作用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片音樂家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都喜愛在維也納森林中漫步,施特勞斯更是創(chuàng)作了《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這一世界名曲。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片與眾不同的森林,竟然能夠神奇地激發(fā)起音樂家無限的藝術靈感?(呈現(xiàn)維也納的電子幻燈圖)
2、今天我們跟隨馮驥才的腳步走進維也納森林,通過學習《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這篇課文,領略維也納森林的風光,體會作者的深沉、深刻的言外之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是作者見到的維也納森林還是作者聽說的維也納森林?你認為維也納森林名揚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1-3 聽說的維也納森林
4-11 見到的維也納森林
2、交流你認為維也納森林名揚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主要圍繞哪一點來介紹維也納森林?圈劃文中直接表達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關鍵句子。
“維也納人與這片森林互惠互利,相依相存”
“表達大自然與人類和諧與親密關系”
三、品味語言
1、文中作者通過哪些方面表現(xiàn)了維也納森林人與自然和諧親密的關系?
4-6小節(jié) 自然造福人類(視覺——賞心悅目;觸覺——調節(jié)氣溫)
7-8小節(jié) 人類保護自然(集體——訂立法規(guī);個人——呵護備至)
9-11小節(jié)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孔雀與樂隊的合奏)
2、作者為了表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親密的關系,在4——11小節(jié),充分運用了描寫,敘述、說明、議論等表達方法。請分別從文中找出描寫、敘述、說明、議論等表達方法,說說它們在文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3、學生交流,教師深入,合作歸納
描寫:形象生動,使文章增添了美感,使人能夠加深對于維也納森林優(yōu)美景致的印象。
敘述:對維也納美好的生活留下鮮明生動的印象。
說明:為散文提供了準確的科學依據(jù),為表現(xiàn)主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議論:議論能夠更加深刻的反映本質,揭示主題。
四、總結與遷移
1、這篇文章的寫作中心是什么,作者寫這篇文章時,中國剛剛經(jīng)歷了1998年的全國特大洪水,你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有怎樣的意圖?
2、作為一篇散文,作者是如何做到既能保證語言的優(yōu)美,內容的豐富,又能清晰準確地表達出深刻的思想主題的?
這篇文章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承轉自然,靈活貼切:描寫的貼切,說明的準確,議論的深刻,使人既能對維也納森林優(yōu)美的景致、維也納人美好的文化及生活留下鮮明生動的印象,又能對維也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層次內涵產生嚴肅的思考,有力地表達了文章的主題。
文章之所以既能夠做到語言優(yōu)美又能做到思想深刻,多種表達方法的靈活運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依據(jù)所學的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模仿課文第四小節(jié),寫一段介紹校園的短文。要求至少運用到描寫、敘述、說明、議論等方法中的三項。
2、課堂完成并交流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導學案】相關文章: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課文07-04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教學設計07-13
導學案及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詳解03-11
木蘭詩導學案07-04
《推敲》最新導學案設計07-02
《識字7》導學案設計07-02
《太陽的話》導學案設計07-04
《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導學案06-18
《蜀道難》優(yōu)秀導學案07-03
小攝影師導學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