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心理學提出幸福的不對稱論

時間:2022-07-03 02:37:43 心理學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心理學提出幸福的不對稱論

  人們渴望幸福,往往又缺乏幸福感,這是為什么呢?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心理學教授尼科·弗里達日前提出“幸福不對稱論”。他認為,即便引起愉快感覺的環(huán)境一直存在,這種感覺也很容易消散。然而,消極的情緒卻會伴隨著環(huán)境而持續(xù)存在。就是說,人類很容易適應快樂,卻永遠不能習慣悲哀。

心理學提出幸福的不對稱論

  西班牙《趣味》雜志援引弗里達的話說,情感是不對稱的。積極情緒較之消極情緒強度弱,且持續(xù)時間短?鞓、幸福和迷醉的感受會變得乏味、蒼白。不對稱論認為,如果從前曾讓我們沉迷并帶來快樂的事情不斷重復,就會變得乏味,但消極的情緒卻不會如此。

  情感是不對稱的

  另一些科學家從其他角度來研究人們?nèi)狈π腋8械脑。精神病專家喬治·伯恩斯為了探究幸福感和促其生成的生物神?jīng)學理論依據(jù)而對一些被認為樂天派的人進行研究。伯恩斯認為,只有當人們感到不幸的時候,只有當遇到困難,面對新鮮刺激和以前從未完成的目標的時候,人們才能夠取得進步。事實上,這個理論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也很經(jīng)典。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困難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多專家認為,歷經(jīng)艱難險阻有助于最終獲得幸福。在困難面前,人的大腦會進入一個蓄勢待發(fā)的停滯階段。人們需要經(jīng)過歷練使人格成形。有時,后退是為了進步。雖然會經(jīng)歷痛苦,但直面困難的人最終要比逃避的人更加幸福。只有經(jīng)歷過艱難險阻的人才相信幸福。

  幸福只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還需要通過艱苦的努力來具備其他積極因素,例如助人精神、同情之心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集體主義文化中,人們從小就明白不經(jīng)歷風雨就不能見彩虹。

【心理學提出幸福的不對稱論】相關(guān)文章:

哈佛心理學教授提出的教育孩子的技巧07-04

認知心理學家提出閱讀題及答案07-02

幸福心理學心得06-06

幸福心理學心得03-22

不對稱圖形的圖案剪紙08-04

認知心理學家提出閱讀答案2篇07-19

怎么提出加薪?07-14

幸福心理學心得(5篇)06-06

幸福心理學心得8篇01-22

幸福心理學心得(精選8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