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尾竹冬季的養(yǎng)殖方法
散尾竹別名“散尾葵”,產地及習性:原產馬達加斯加,我國各地多盆栽。性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喜光也較耐陰,是較耐強陰的類型。如果室內管理栽培不當常會出現(xiàn)葉子發(fā)黃、干焦的情況,養(yǎng)殖過程中平時應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分析挽救處理。
散尾竹養(yǎng)殖方法:
1、土壤:培養(yǎng)土一定要排水良好,最好使用有機質含量較多的土壤。盆栽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巖加少量基肥配制成培養(yǎng)土。
2、施肥:栽時要埋得稍深些,以利新芽吸收肥料,旺盛生長的5-6月,每1-2周施肥水1次。肥料以遲效性復合肥為好;深秋后停止施肥。
(1)缺氮癥:葉片顏色由均勻的濃綠褪為黃色,植株生長速度變緩。防治方法是增施氮肥,根據(jù)情況通過根施或葉面噴施0.4%尿素2-3次即可。
(2)缺鉀癥:老葉由綠色褪成古銅色或橙色,甚至出現(xiàn)葉片卷曲,但葉柄仍然保持正常生長,隨著缺鉀素加劇,整個樹冠都褪色,植株生長受阻甚至死亡。防治方法是土施硫酸鉀,按1.5-3.6千克/株用量,在1年中分4次施下,另外加入0.5-1.8千克硫酸鎂,以做到平衡施肥,防止缺鎂癥的發(fā)生。
3、澆水:澆水應把握“干透濕透”的原則,生長期注意及時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生長旺盛時一天要澆2次水;深秋后及陰雨天控制澆水。
4、空氣濕度:需經常保持植株周圍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還應常向葉面、地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應保持葉面清潔,可經常向葉面少最噴水或擦洗葉面。
5、溫度、光照:散尾竹生長適溫為25-35℃。耐寒力弱,對低溫十分敏感,越冬溫度應在10℃以上,若低于5℃,植株必定受害。北方散尾竹冬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過低。夏天應遮去50%的陽光,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時間曝曬也會引起葉片焦黃,很難恢復。在室內要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過于陰暗對散尾竹生長不利。冬天可置于光照良好的地方。
6、病蟲防治:在春季到來時,由于通風不暢可能有粉虱危害,可用加德士敵死蟲200倍液噴霧防治,葉片及根部都要噴到。如果能經常保持良好的通風,散尾竹就不容易發(fā)生粉虱。如環(huán)境干燥又通風不良,還會發(fā)生紅蜘蛛危害,可用速螨酮20%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稀釋液噴霧防治。
散尾竹葉片發(fā)黃主要原因:
1、土壤泛堿。購買硫酸亞鐵(俗稱黑礬)泡水澆到土壤里,每次3——5;ㄉ状笮×蛩醽嗚F泡水。每月一次。
2、營養(yǎng)不足,因為它生長較快,所以肥料不能缺少。
3、通風透氣不好,密集導致。
散尾竹葉尖和葉緣在生長期間出現(xiàn)干焦,主要原因及解決方法:
①空氣過于干燥。散尾葵喜較高的空氣濕度,空氣過于干燥時會引起葉片的焦尖與焦邊。應在整個生長期間每天向葉面及周圍環(huán)境噴水3~4次,以提高空氣濕度。但休眠后應停止?jié)菜?/p>
②日照過強。散尾葵在5~9月間喜半陰的環(huán)境,陽光直射時會出現(xiàn)葉片發(fā)黃和焦尖、焦邊等現(xiàn)象。在此期間應置于蔭棚或大樹底下,避免陽光直射。
③盆土過干。散尾葵在生長期間,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盆土長期偏干時,由于植物的生長得不到所需要的充足水分,葉尖及葉緣便會干焦。
④盆土過濕。并非是盆土中只要有水,植物便能吸收利用。盆土過濕時,由于影響了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根系對水分的吸收,并導致植物體內缺水而出現(xiàn)葉片的焦尖與焦邊。
⑤施肥過濃。施肥過濃會引起植物根部細胞的反滲透現(xiàn)象而使植物失水,程度較輕時會導致葉片的焦尖與焦邊,嚴重時則會造成爛根死亡。
散尾竹四季的養(yǎng)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散尾竹耐寒力不強,冬天溫度宜保持在8攝氏度以上。
2、平時要保持土壤濕潤,表土一干就要澆水,冬天可等到盆土2/3干時再進行澆水。
3、天氣干燥期間易向葉面進行噴水。春夏秋每個月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
4、放在室內盆栽,需要有規(guī)律地旋轉花盆,因植物具有向光性,使植物四周生長均勻美觀。
5、散尾葵下面發(fā)的新芽可進行分株繁殖,修剪時可去除黃葉及影響株型美觀的老葉,適當修剪也可保證整株采光良好
6、冬季移入室內,要放置在有光照處,室內裝有空調等取暖器的,應遠離些。否則枝葉易被烘焦。
【散尾竹冬季的養(yǎng)殖方法】相關文章:
米竹的養(yǎng)殖方法03-18
柏竹的養(yǎng)殖方法03-02
興旺竹的養(yǎng)殖方法03-24
長壽竹養(yǎng)殖方法03-16
米竹盆栽的養(yǎng)殖方法05-29
竹柏的具體養(yǎng)殖方法03-23
梅花的養(yǎng)殖方法05-24
倉鼠養(yǎng)殖方法03-23
建蘭的養(yǎng)殖方法08-01
蟾蜍的養(yǎng)殖方法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