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一直牽動著眾多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心,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1
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目前小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加強對德育及安全教育的重視,積極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工作成效,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進而更好地保障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具體來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德育教育即是對思想品德的教育,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思想觀念尚未成型,小學班主任在這一階段開展德育教育,能夠讓小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形成正確的方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他們的個人品德和素養(yǎng)水平,塑造他們的優(yōu)秀人格。
2.能夠幫助班主任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交流
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即是一個教育的過程,也是談心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將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使他們學習、認識和理解做人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世的李杰方法,讓學生在平等、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氛圍中培養(yǎng)良好、正確的做人做事行為。
3.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小學生的年齡小、判斷力低,對社會及周邊環(huán)境的了解認識不足,使其對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識匱乏。小學班主任通過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小學生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周圍環(huán)境以及日常生活中潛在的一些客觀或人為造成的安全隱患問題,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在應對危險問題時的反映能力和自救能力,進而更好地確保小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及安全教育工作現(xiàn)狀
1.德育教育缺乏科學合理的目標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有時為了調(diào)動小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其設定的目標往往存在“高、大、上”的特點,諸如“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十年后的我”等一些華而不實、徒有其表的理想設定屢見不鮮,使得小學生在自主學習成長過程中琢磨不透、無從下手,德育目標過高、過空、過重,不僅不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激發(fā)學生奮斗精神,往往容易打擊到學生自信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2.安全教育內(nèi)容滯后
目前,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安全教育時,其內(nèi)容往往同幾年前的內(nèi)容一樣或變化不大,在教給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技巧以及危險事故應對方法上相對落后,無法跟上當前快速變化的社會發(fā)展需求,導致所教授的技巧方法同實際情形不符,其實際效用不大。
3.教育渠道相對單一
目前,在小學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中,雖然學校、家庭和社會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三方缺乏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和協(xié)調(diào)配合,導致德育及安全教育的效果不大,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的合力作用被大大削弱,而社會和家庭中的一些消極因素,也嚴重影響到學校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及安全教育工作的.措施
1.班主任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密切溝通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弱、心里承受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及安全教育時,要把握好言語及行為方面的藝術技巧,以平等、輕松、愉悅的態(tài)度對小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在糾正學生錯誤時,要在保障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前提下,耐心、和藹地提出并糾正其錯誤,在溝通過程中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從而真正走進學生心里,提高德育及安全教育的效果。
2.班主任要積極提高自身素養(yǎng)
小學班主任要通過學習、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能力和修養(yǎng)水平,著重加強自身在言語行為方面的修養(yǎng),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小學生做好榜樣帶頭作用,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3.加強教育的社會實踐性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時,除了要進行單純的理論知識教育外,更要結合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獻愛心”“助人日”“義務勞動”“安全小衛(wèi)士”等社會活動對小學生進行更加直接、靈活、豐富的實踐教育。
四、結語
總之,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對小學班主任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應該予以重點關注和加強,不斷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成效水平,充分發(fā)揮它們在小學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和自我安全意識,盡可能地杜絕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保障小學生健康成長。
關于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2
摘 要:生命安全是確保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當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在國家教育政策的指導下,如何科學合理地開展學生自護自救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對自救自護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和加強小學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的有效途徑 2 方面進行研究,以期為學校、教師及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有效性
縱觀我國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仍然是繼承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過度強調(diào)競技體育,而不注重傳授教學的生命安全知識和自護自救的方法,導致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缺失,也無法讓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的有效性,充實小學體育教育的內(nèi)容,教會小學生自我保護、安全學習是當前體育教師實踐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1、自救自護教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1、體育教學活動中安全保護意識差
體育教學課堂是小學生群體聚集的重要場所,他們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育學習、戶外活動、鍛煉身體。然而,當我們對體育課上的小學生進行訪問:“你在體育教學課堂里覺得安全嗎?”超過 90% 的小學生都一致認為非常安全,而僅有 10%的小學生對自己的安全問題表示擔心。然而在體育教學課堂中,還有大部分的小學生對自己一些體育活動行為的危險性認識程度低,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日常體育課的觀察中,我們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由于快速奔跑而發(fā)生碰撞,造成頭部磕破、手腳劃傷的事故,但是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卻不能很好地獨立處理發(fā)生的問題,無法進行自我安全保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學生認為體育活動應是比較安全的,而且對個人行為后果沒有很好的預見性,從而暴露出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安全保護意識較差。
1.2、體育教學中缺乏實踐性的安全演練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設置的體育活動主要有 50m 接力賽、跳繩、踢毽子、羽毛球等,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體育教師還不能緊密圍繞“自救自護”這個主題進行安全教育,不能讓學生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結合體育運動項目開展一系列自救自護活動,無法充分豐富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經(jīng)歷,也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并且大多數(shù)的小學校園沒有將自救自護安全演習納入校園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沒有在體育課程中開設運動安全、自救自護等生存技能和跑步等體育教學內(nèi)容,不能夠從安全演練中檢驗學生自救自護素質和能力。
1.3、體育課堂中對自救自護知識的教學程度不夠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顯得更加有分量,也讓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認識到知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小學體育教育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運動技能,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必備的自救自護知識。而這些自救自護知識的傳授,是通過長期的社會經(jīng)驗和工作經(jīng)歷積累下來的。但是,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實行競技體育為核心的體育教育,學生接受自救自護知識的渠道單一且狹窄,由于不具有較豐富的自救自護知識,對各種體育課堂中發(fā)生的事故難以理解,無法妥善的處理。因此,學生自救自護能力的發(fā)展并非隨著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而不斷提高的,學生安全保護意識和獨立處事能力仍然處于一個初步學習的階段,明辨善惡是非的能力較差,所以在體育課堂中,學生需要學習更多自救自護技能,學校教師要加深對自救自護知識的教學力度。
2、加強小學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的有效途徑
2.1、把握正確教學切入點,樹立科學教育目標
2.1.1、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素質教育的方針 對于每一位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都處于初步發(fā)展時期的小學生而言,生命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隨時需要面臨挑戰(zhàn)。小學生的生命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安康,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因而其成為當前教育部門和全社會都格外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著名的李嵐清同志說過一句話:“生命不存,談何教育?”可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課堂中增設自救自護這一教育內(nèi)容,對于教育而言就是一個可靠的質量保證。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每一位小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其能夠全面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學校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方針的重要表現(xiàn)。
2.1.2、全面提升學生自救自護的素質和能力 國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重要指導思想是:
“堅持‘以人為本’,把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每一位中小學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遵紀守法,和諧共處’的意識,具備良好的自救自護的能力!迸囵B(yǎng)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安全自護能力,一方面要有嚴謹?shù)母嬲]與禁令要求,要時刻讓學生保持對生命狀態(tài)的關注及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另一方面還要防止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處于被動保護狀態(tài),要及時對小學生勇于挑戰(zhàn)困難和敢于戶外冒險的主動引導教育。小學生自救自護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小學生對自己生命負責,而且是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建立在安全、自救自護教育基礎上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聯(lián)動,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安全自護能力。
2.2、優(yōu)化體育教學內(nèi)容,改革體育課程教學方法
2.2.1、營造“自救自護”情境教學環(huán)境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之下,著重強調(diào)應讓教學目標引領教學內(nèi)容,因此學校要按照體育課程的目標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優(yōu)化。體育運動中的田徑是一項基礎運動項目,它也是開展自救自護教育活動的根本保障,開設自救自護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素質教育的必備內(nèi)容。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小學田徑教學是學生最擔心的一個體育項目,同時也是教學成果最差的一個內(nèi)容,因此針對這種不良情況,要求學校將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如在開展賽跑項目時,可以根據(jù)小學體育項目中的定向運動進行改編,營造一種以“自救自護”為主題的情境教學環(huán)境,采用分組比賽的體育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競技體育的過程中使心肺功能得到鍛煉,從而更進一步訓練小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通過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升級,以“自救自護”為情境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不畏強敵、勇于拼搏的意志力、靈活地采取各種機智的`手段來戰(zhàn)勝對手的能力,通過這樣不但能強化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掌握躲避危險的自救自護技能。
2.2.2、在體育課程中有效融入自護自救教學內(nèi)容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流程通常劃分為準備階段、基礎階段和結束階段 3 個主要階段,體育教學過程往往只重視體育運動技能的傳授。將自救自護安全教育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在每次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入必要的自救自護安全教育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自救自護教育,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應按照新課改中的體育教學目標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造更新,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一旦體育教學內(nèi)容中涉及突發(fā)事故的自救自護訓練,教學過程中就應根據(jù)不同事故類型設置教學情境。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意識決定行動的重要性,想要全面開展自救自護安全教育就必須強化學生對生命安全的意識,由于現(xiàn)代的大部分學生都缺乏高度的生命安全意識,因此要通過改革體育課程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生命自救自護安全意識,讓學生真正學會熱愛生命和尊重生命,在自護自救的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fā)生命安全的潛能,牢固樹立生命安全意識。
2.3、借助體育課堂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自救自護的意識
2.3.1、充分發(fā)揮體育課堂自護自救教育的功能 自救自護安全教育的開展,需要一定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和體育教師資源作為強有力的支撐和重要的保證。但是,小學體育課堂是一門以身體運動技能為核心的教學課程,通常是在室外進行教學活動,由于是室外活動課程,因此就為自救自護技能的教學和實踐提供了必備的活動場地、體育器材等,便于形成體育自救自護教育模擬課堂。同時,大部分自救自護的技能和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具有緊密聯(lián)系性,如田徑項目和體操項目這些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自救自護技能教育項目的開展,有利于發(fā)揮自護自救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還要充分利用體育理論課程向學生講解各種自救自護知識,利用體育實踐課程進行訓練和學習。自救自護安全教育與學生的體質和心理有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還要加強對學生體質和心理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自護自救的能力和素質。
2.3.2、提升學校學生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體育素質教育已成為教學課程的重點核心,學生的自我保護安全意識已成為學校教育發(fā)展的關鍵之處,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發(fā)展自救自護教育是學校安全管理最終目標。小學生的體育教育涉及的點多面廣,涉及的安全自護教學內(nèi)容片面,沒有穩(wěn)定的自救自護教育體系,難以提升學生自救自護的意識。培養(yǎng)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自救自護能力,不僅是保證師生安全、維護體育課堂教學良好秩序、實現(xiàn)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目標的需要,而且是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和強加安全管理的需要。學校素質教育涉及的面非常廣泛,教育內(nèi)容較為豐富,包括德育管理、安全管理、自我保護管理等多個方面,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學生自救自護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基礎之上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體育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是培養(yǎng)合格小學生的基本前提和加強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3、結 語
小學生自護自救安全教育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生命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一味地依靠于學校體育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安全保護是完全不夠的,而需要有針對性的引導并訓練小學生獨立解決體育活動中出現(xiàn)的各種紛繁復雜的突發(fā)事故,樹立自護自救、安全保護的思想觀念,提高自護自救的重要意識。在極力推進體育課堂進行改革的新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將新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理念全面落實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當中。同時,還要對小學生進行自救自護、安全保護教育的傳授,使小學生全面掌握自救自護的相關專業(yè)知識,提高自救自護的素質和能力,通過積極參與體育教學課堂的訓練,能夠果斷正當?shù)剡M行自救自護,從而不斷提高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05-06
小學體育安全教育論文03-22
機械專業(yè)安全教育論文07-02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06-15
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08-06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6-28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標語11-04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心得11-27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感悟12-22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活動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