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超级碰碰碰久久久_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_精品国内女人视频免费观_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歌賞析

時間:2024-04-24 18:41:16 林惜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歌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歌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歌賞析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作者:韓愈 年代: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詞句注釋

  ⑴呈:恭敬地送給。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铺旖郑壕┏墙值馈櫲缢郑杭毮伻缢。酥,動物的油,這里形容春雨的細膩。

  ⑶最是:正是。處:時。

 、冉^勝:遠遠勝過。皇都:帝都,這里指長安(一說洛陽)。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賞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 ,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有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新意。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令人稱贊,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坍嫾毮,造句優(yōu)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天連影兒也看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粗,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人們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臨末,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靶履甓嘉从蟹既A,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币荒曛嬙谟诖海禾斓淖詈锰巺s又在早春。

  這首詩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作者介紹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jié)度推官,累官監(jiān)察御史。后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后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軼事典故

  叩齒庵

  韓愈來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見一個和尚,面貌十分兇惡,特別是翻出口外的兩個長牙,韓愈想這決非好人,心想著要敲掉他那長牙。韓愈回到衙里,看門的人便拿來一個紅包,說這是一個和尚送來的。韓愈打開一看,里面竟是一對長牙,和那和尚的兩只長牙一模一樣。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齒,并沒說出來,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韓愈立即派人四處尋找那個和尚。見面交談后,韓愈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靈山寺的大顛和尚,是個學識淵博的人。韓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賠禮道歉。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后人為紀念韓愈和大顛和尚的友誼,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齒庵”。

  設水布

  古時候,潮州韓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會兒跳下江,一會兒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常;忌隙峭床『惋L濕病。于是他們做工索性光著膀子,不穿衣服。每天在江邊挑水、洗衣服的婦女,看見放排工赤身裸體,就告到官府。官府交涉過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韓愈來到潮州,聽聞這件事后,他跑到江邊實地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韓愈認為放排工成天穿著一身濕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讓人到江邊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間扎塊布能遮羞就好了。這塊布后來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農民勞動時帶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水布”。

  性情中人

  韓愈性格開朗豁達,與人交往,無論對方發(fā)跡或是潦倒,他始終態(tài)度不變。年輕時同孟郊、張籍友善,二人聲名地位還不高,韓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贊揚推崇他們。張籍終于得中進士,榮獲官祿。后來韓愈雖然身份顯貴,每當辦完公事的閑暇,便同他們一起談話宴飲,論文賦詩,和過去一樣。而他對那些權豪勢要,看作奴仆一般,瞪著眼睛不屑一顧。韓愈很善于誘導勉勵后進,留在家中做賓客對待的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仍和顏悅色毫不在意。他總以振興名聲教化、弘揚仁義為己任。幫助內外親和朋友的孤女婚嫁的近十人。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歌賞析】相關文章: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賞析07-03

初三語文古詩文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必背知識點歸納07-05

關于早春的詩句賞析07-03

十八歲的寄語-詩歌06-23

如何賞析詩歌07-04

小雪的詩歌賞析07-08

高考詩歌賞析06-24

父愛-詩歌賞析06-23

李白的詩歌賞析06-25

秋天的詩歌賞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