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松花江上閱讀答案
導(dǎo)語:《松花江上》是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下面是《松花江上》的文學作品及其答案,歡迎閱讀!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guān)內(nèi)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時候,
才能歡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閱讀題
1.將詩歌分為三層,并概括層意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2.反復(fù)是這首詩歌運用的主要修辭方法,試分析下列詞句的反復(f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2)流浪:
(3)哪年,哪月:
(4)爹娘啊,爹娘啊:
3.詩歌畫線句中的三個“!”可以改為“!眴?為什么?(畫線句子是: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guān)內(nèi),流浪!)
答案
1.我的家在東北……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關(guān)內(nèi),流浪//哪年哪月……歡聚在一堂?//
第一層:憶家鄉(xiāng) 第二層:離家鄉(xiāng) 第三層:思家鄉(xiāng)
2.反復(fù)的作用主要是起強調(diào)思想感情的作用。具體分析略。
3.散文語言一般都很形象、生動、詳盡,詩歌語言則顯得凝練、簡潔。
【松花江上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墨》閱讀及答案 - 閱讀答案06-25
《說說“淺閱讀”》閱讀答案07-04
憶江上吳處士古詩賞析題附答案07-03
《散文》閱讀答案06-25
成語閱讀答案06-24
閱讀答案:雕塑07-02
秋思的閱讀答案07-04
自立閱讀答案07-05
伏爾泰閱讀答案06-22
溪水的閱讀答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