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腳氣是什么癥狀和治療方法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有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y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足癬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蔓延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fā)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
腳氣是什么癥狀
1、真菌型腳氣的癥狀
好發(fā)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fā)白,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fā)感染。
2、水皰型腳氣的癥狀
好發(fā)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fā)感染而引起腳癬、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腳氣的癥狀
好發(fā)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腳氣沒治好,多種病菌復合感染成腳癬造成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fā)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4、糜爛型腳氣的癥狀
表現(xiàn)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fā)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fā)于3、4、5趾縫間。常見于多汗者。
腳氣治療方法
水皰型腳氣
水皰型腳氣,顧名思義就是腳上起水皰。常位于趾間、足心及足側緣,周圍皮膚無紅暈。此型腳氣一般自覺劇癢難忍,有時需將水皰抓破才能緩解。
代表藥物:
復方苯甲酸酊
十一烯酸軟膏
10%冰醋酸溶液(浸泡用)
特比萘芬霜劑、乳膏
咪康唑霜劑
環(huán)吡酮胺乳膏
治療處置:
外搽復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軟膏
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再用特比奈芬、咪康唑霜劑等涂擦。每日1-2次,連續(xù)2-4周。
糜爛型腳氣
在所有的腳氣類型中糜爛型腳氣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糜爛型腳氣好發(fā)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fā)白或起小水皰,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fā)感染。
代表藥物:
0.1%依沙丫啶液
3%硼酸溶液
5%水揚酸粉
達克寧散劑
5%-10%硫磺粉劑
復方水楊酸酊
復方土槿皮酊
10%水楊酸軟膏
治療處置:
先盡量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避免用水和肥皂洗,可用0.1%依沙丫啶或3%硼酸溶液浸泡,再涂敷硫磺粉。
無明顯糜爛時,可局部涂敷復方水楊酸酊或復方土槿皮酊,每日3-4次,連續(xù)15天。
滲出不時顯時,可用10%水楊酸軟膏按常規(guī)包扎,每2天換藥1次,連續(xù)用藥3-4次。
角化型腳氣
鱗屑角化型腳氣好發(fā)于足跟、足緣部。表現(xiàn)為角化過度,干燥,粗糙,脫屑,基底淡紅。
腳氣并不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足癬年年治,歲歲發(fā)”,事實上只要及時進行治療,腳氣是可以治愈的。但患者要明白: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
代表藥物:
復方苯甲酸軟膏
克霉唑軟膏
咪康唑劑
10%水楊酸軟膏
特比萘芬霜劑
治療處置:
先用軟膏或霜劑涂擦,每日1-2次,連續(xù)2-4周
或用包扎治療,每2天換藥一次,連續(xù)3-4次。
除了要掌握以上說的幾種治療腳氣方法外,也還要注意一些個人衛(wèi)生習慣和飲食。用藥治療的同時,要每天堅持洗腳洗襪子和涂腳氣膏,還要把鞋子放在通風的`位置,最好是在腳氣治好之后不要穿以前的鞋襪,以免再次感染。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像蘆筍、杏仁、瘦肉、蛋、雞肉、花生、牛奶、啤酒、動物肝臟,麥片、燕麥、玉米等五谷雜糧,綠葉蔬菜如菠菜、大蒜等均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以調節(jié)皮脂腺分泌,增強皮膚抵抗力。
【腳氣是什么癥狀和治療方法】相關文章:
胃痛的癥狀和治療方法06-28
胃痛的癥狀及治療方法06-22
胃痛的癥狀和治療06-28
扁桃體發(fā)炎的癥狀及治療方法06-23
胃疼的有哪些癥狀以及治療方法06-24
夏天感冒的治療方法是什么06-28
肝病治療技術和方法06-30
濕疹的治療方法和食療06-22
育兒知識:小兒消化不良癥狀及治療方法06-28
腦梗死最佳治療方法是什么08-06